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同舟共进》2012,(12):F0003-F0003
依靠"双转移",10年从粤西一个小农场成长为国家高新区10年,在历史长河不过一瞬,然而对肇庆高新区(大旺华侨农场)这个当年被地方视作发展"包袱"的区域来说,10年的发展无疑树立了一座丰碑:10年时间依靠"双转移"从广东中西部的一个小农场成功实现"三级跳"成长为国家高新区,在广东书写了一个借力"双转移"转型升级的神奇模式。这个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调任广东后7次莅临视察指导工作的地方,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张力?  相似文献   

2.
《同舟共进》2014,(5):F0003-F0003
珠海(阳江)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成立于2008年10月.位于阳江高新区和江城区的发展核心区。园区规划面积21.8平方公里,分为福冈片区、港口片区和银岭片区等3个片区。园区主要具有三方面优势:一是地理区位优势。处于珠三角与粤西经济走廊中间位置,可辐射珠三角、粤西及我国西南等地。二是港口及土地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3.
以粤西湛江为现实样本深入解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成本,并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成本、城镇管理与服务成本、随迁子女教育成本、就业扶持成本、社会保障成本、住房保障成本进行测算。借此得出结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成本的规模固然庞大,但只要摆正态度、正确对待,并从明晰成本支出责任、创新成本支出结构、完善责任分担机制、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思考出路,是完全可以实现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度也会不断加快。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5,(2)
<正>从"双转移"到"对口帮扶",韶关、东莞两市,虽不接壤,却因共建莞韶产业园而多了一份血脉相连的"兄弟情"。"我一路向北,离开有你的季节,方向盘周围,回转着我的后悔。"歌曲《一路向北》萦绕着哀伤凄凉的基调,一路向北,一路压抑。然而,对于从粤南东莞来到粤北韶关"对口帮扶"的干部们来说,却是一路北上,浩浩汤汤,昂扬自信。他们是动身最快的一个帮扶团队。"2013年12月9日进驻,东莞14人,韶关8人,共22人,一个星期之内全  相似文献   

5.
史学仙 《传承》2010,(36):52-53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扩大,激化了农村劳动力的非正常转移。从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其转移模式入手,分析农村劳动力非正常转移原因,并从新农村建设的"新"字出发提出化解劳动力非正常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政府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政府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三农"问题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在找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为的同时,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成本问题,在此基础上,阐释了过高的转移成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阻碍,提出了政府提供更佳的公共服务是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7.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能力的分析与建议——以贵州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后10余年间,我国城镇化率将以平均每年1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推进。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接近60%,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城镇化高速推进的过程中,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问题尤其重要。以"非农就业能力"为视角,分析了贵州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现状,探索了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赵旭 《理论月刊》2013,(1):119-123
大学科技城是知识的聚集区,大学拥有大量科学研究的成果和科研人员,企业拥有市场研发人员和了解市场的需求和体验人员。目前我国大学科技城技术转移模式主要有衍生企业模式、公共实验室模式、"带土移植"模式、"风险资本早期介入"模式。本文分别从衍生企业模式对原始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公共实验室模式对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带土移植"模式对难以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风险资本介入"模式对专利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等方面对大学科技城技术转移模式的选择与实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李敏 《人民论坛》2015,(2):169-171
当前,限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问题就在于其缺乏"市民化能力"。构建完善的农业转移人口培训体系是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的重要举措。文章从分析农业转移人口的基本特征和市民化需求入手,提出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培训体系的层级理论和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0.
罗若愚 《求索》2012,(9):15-17
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和财政中心主义的政绩观,使得地方政府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本文利用重复博弈模型分析了产业转移下承接地政府间合作面临的困境及破解方法。研究指出产业转移下承接地政府的个体理性导致了集体决策的非理性,我国政府官员的任期制和考核晋升制阻碍了政府间合作的实现,形成了典型的"行政区经济"。在重复博弈模型中,引入中央宏观调控的这一贴现因子,提出了破解承接地政府间合作"囚徒困境"的方法。最后,针对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实际背景,本文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同舟共进》2013,(10):42-43
韶关市位于广东省的北部,北接湖南、江西省,南连珠江三角洲,总面积1.8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23万,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和欠发达地区。近年来,韶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立足生态发展区定位,依托实施“双转移’,战略,着力推进产业城市双转型,积极探索山区科学发展新路子,呈现出经济日趋繁荣、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喜人局面。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5,(2)
<正>农产品直接对接,丰富了东莞市民的"菜篮子",也带动韶关农村经济发展尤其是贫困户脱贫致富。不出远门,新鲜到家。自从韶关农产品专供店在东莞陆续开业后,韶关的优质农产品丰富了东莞市民们的"菜篮子",韶关的大米、茶叶、芋头、青瓜、红茄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这是莞韶对口帮扶在社会民生上一大举措。在东莞建10个韶关优质农产品直供销售门店,其中市级3个,镇街级7个。通过直供门店建设,将东莞消  相似文献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湖北省1990-2012年相关数据,对影响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乡收入差距和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水平显著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城镇失业率对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就业并没有产生显著的"挤出效应";高成本约束以及对城市就业的悲观预期使得农村劳动者即使在面对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的情况下仍然对选择转移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14.
在一般意义上,买卖以所有权转移合意为核心要素,是转移所有权的行为。在买卖过程中,指向所有权转移的债权性合意是从所转移所有权合意中分裂出来的一个阶段,产生转移所有的法必然性,为转移所有权服务。决定所有权转移的因素只能是行为人转移所有权的意志。由于买卖行为所处的条件不同以及当事人的选择不同,买卖过程的环节及其法律属性而有不同。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产业转移的本质出发,论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双向需要。在分析产业转移的前提和总结产业转移作用的基础上,文章认为: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环境标准的差异是产业转移的依据;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执行比东部发达地区较低的环境标准是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动力和能够有效进行转移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要求。当前财政转移支付在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存在资金严重短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忽视及各级政府的财力与支出责任不匹配问题,造成这些现状的原因是多维度的。建议完善当前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测算时以常住人口为依据,确保人口流入地与流出地的政府间财力与支出责任相匹配,并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从而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彭立明 《群众》2007,(8):60-61
2002年7月,省委、省政府苏北发展协调小组提出推进产业、财政、科技、劳动力"四项转移"以来,科技向苏北的转移同其它三项转移一样,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但是,由于科技本身的快速  相似文献   

18.
武云兰  李基 《前沿》2012,(10):93-95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多年来备受关注,党和政府以及经济学者为寻求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多年的不懈探索,四川是我国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之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实质性稳定转移,在四川经济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本文就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提出四川农村剩余劳动力本地转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5,(20)
<正>县(市)级公立医院改革如何突破?日前,记者在粤西部分县(市)级人民医院调查时发现,它们始终坚持公益第一的理念,不断推出便民、惠民、利民措施,真正让老百姓以较少的支出,获得优质的服务,受到群众的喜爱。大医精诚,医者大爱,"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的品德。粤西部分县(市)人民医院在医疗改革的大潮中异军突起,明珠般熠熠生辉于粤西热土之上。它们始终坚持公益第一的理念,不断推出便民、惠民、利  相似文献   

20.
聂亚珍 《新东方》2007,(8):58-60
一、国外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转移模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选择了不同的劳动力转移模式,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