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郭卫中 《传承》2010,(12):18-19
高校学生党员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体,学生党员在高校学生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主要推动者,和谐师生关系的协调者,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构建者,良好学风的营造者,校园稳定的维护者。因此,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引领作用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内涵要求,要发挥学生党员的引领作用,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加强学生党员与普通学生联系,学生党支部建在宿舍,学生党员要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经常性开展主题创建活动,拓展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阵地。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生党员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体,学生党员在高校学生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主要推动者,和谐师生关系的协调者,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构建者,良好学风的营造者,校园稳定的维护者.因此,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引领作用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内涵要求,要发挥学生党员的引领作用,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加强学生党员与普通学生联系,学生党支部建在宿舍,学生党员要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经常性开展主题创建活动,拓展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阵地.  相似文献   

3.
王东红 《前沿》2013,(10):191-192
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如何创建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是摆在各高校党建工作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本文从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学生党支部发展的现状出发,将"学习型组织"理论引入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构建了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凝聚力建设机制和党支部成员竞争力提升机制,力求强化学生党员主动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党员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4.
构建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军政治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军队组织文化建设与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有着内在的统一性.以军队组织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藕合为逻辑起点,充分发挥军队组织文化的价值观塑造功能,对于构建军人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外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践类型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基本方法路径.任何社会都需要有核心价值观作为共同的导向,国外在建构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本文梳理归纳了国外核心价值观建设力量和建设方式类型及各自地位:核心价值观建设力量方面,执政党组织是社会核心价值建设主要推动者和引导者,政府组织是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主导力量;企业组织是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辅助力量,民间组织是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承担者;在核心价值观建设方式方面,充分利用学校公共教育、与宗教的链接、大众传媒等多重手段以及对核心价值观本身凝练柔性的表述等等.国外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经验,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传承》2015,(6)
公正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价值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目标与价值准则。高校学生作为高层次人才,理应培养形成较高的公正素养,努力成为包括公正理念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公正价值目标实现的促进者。探索提高高校学生公正素养的途径方法,有助于促进学生个体成长及中国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罗金彪 《前沿》2014,(21):58-59
在新时期,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改革,要求加强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而马克思主义是对物质世界、人类社会及人类的精神世界科学的阐述和总结,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地传递和发展政治文化,培养学生对社会主流价值的认同,促进社会精神文化层面的统一,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找寻科学有效的途径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提高高校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8.
儒家文化为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文化资源和文化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可以从儒家文化中找到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我们应该汲取儒家文化中的精华,推动公民道德建设,通过彰显儒家大同思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本原理在高等学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应努力做到以人为本,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实际工作中,要确立高校学生管理的人本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解学生的现实处境与成长需要,时刻彰显学生管理的“育人”本色;构建高校学生管理的新模式,以保障、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注重管理与服务的融通,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展开文化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势在必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反映,具有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难以比拟的优越性,指明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我国可以不断总结他国经验,通过借鉴他国价值观培养、传播和实践方法,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相似文献   

12.
姜丹  ;单中元 《前沿》2014,(13):30-31
创先争优与学习型党支部建设是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党支部正在普遍开展的两项重要活动。这两项活动的开展对于促进各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发展、提高高校学生党员的先进性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在厘清创先争优活动与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二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目标探索“创先争优”背景下高校加强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主要原则和具体路径,促进高校学生党支部向着学习型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赵玉英  矫兴艳 《前沿》2013,(20):193-194
心理契约是一种未言明的协议,不是有形的契约形式,但它在组织中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的学生党支部作为学生组织之一,其建设和构架存在着心理契约的特征.借鉴心理契约的相关理论,构建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有助于学生党支部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建设的中轴力量,不仅能够为文化建设凝聚青春力量,还能够为文化建设提供价值规范.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具有重大意义,即有助于为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环境,也有助于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根本保障,还有助于为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根本方向提供动力引擎.因此,要着重从顶层设计、思想领域、实践平台、具体举措四个方面入手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即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  相似文献   

15.
秦茂森 《前沿》2014,(11):163-165
高校学生干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骨干力量。高校学生干部能否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干部是否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因此,我们必须针对目前高校学生干部道德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对策,提升高校学生干部的道德素质以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利用传统文化加强公安院校学生警察职业价值观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可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职业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对将来工作的适应性,是决定行动方向的核心。但价值观作为较高精神层面的教育由于其不能体现在实际的教学成果上,往往被学校教育工作者所忽略。可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观念指导学生构建职业价值观,以促进公安院校学生警察职业价值观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黄兴国 《前沿》2012,(1):41-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方向,丰富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内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夯实党员教育工程、健全学生党建管理、创新学生党建活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8.
张彦 《观察与思考》2012,(12):22-26
本文在东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历史阶段的情境下,立足于中韩两国建设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全局,从探索多元化与一元化辩证关系的角度,展开对韩国国民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的全面考察,就当今韩国国民核心价值观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和回应,重点就韩国国民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有益经验及其对浙江省倡导“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价值观的启示展开分析和归纳,为浙江省凝练和建设“我们的价值观”提供可供借鉴的构建方案和建设进路.  相似文献   

19.
邓名瑛 《求索》2011,(8):109-110,11
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人的精神生活构建一个"意义世界"。文化与价值观紧密相联,负载不同价值观的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不同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大众文化发展迅猛,但其良莠混杂的状况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也是积极与消极并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建设,提升大众文化的品位,促进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是一个紧迫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理论的逻辑起点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可以从哲学基础、历史材料、作用边界等三个方面来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理论进行解构,为反思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路径提供理论;为促进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哲学基础;为推进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历史视野;为实现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出作用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