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占芬 《前沿》2006,(2):30-31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加强信用建设,整顿和规范信用秩序,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良好市场经济秩序、推进整个经济健康发展的一项全局性工作。因此政府、社会、企业和银行必须齐心协力,联手打造中国金融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2.
陈新 《理论月刊》2005,(11):84-8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信用经济、契约经济,是法治和德治相统一的经济。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构建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首先是政府信用。没有政府信用,就没有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也就没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穆乐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从长远看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的机制。浙江市场发育较早、较快、较好,要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继续保持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必要条件。然而,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因信用缺失而引发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信用环境的恶化,正严重地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因此,努力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大力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已刻  相似文献   

5.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部署和省委提出的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维护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总体要求,打造"诚信辽宁",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推动全省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加快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现就加强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6.
建设税收信用体系 弘扬诚实守信风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一步推动和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对于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长期努力,目前中国的税收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建设税收信用体系非常必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衡量公民道德建设情况的重要标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为我们在新时期搞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市场…  相似文献   

7.
试论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迫切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国 《新东方》2002,(5):15-18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契约关系基础上的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银行经营的根本,是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当前,我国信用制度、信用环境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信用恶化已严重阻滞了经济金融的良性发展,直接造成银行业务经营的萎缩、高险与低效。银行信用是社会信用的主导与核心,要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必须系统研究银行信用存在的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从代表身份、权力和信誉的印章改革和管理入手,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监督机制和管理体制,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也是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的治国之策!解决了印章管理和有效防伪,才能真正建立起社会的信用管理体系,也才能从根本上达到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之目的。这将是我国经济振兴和高速发展的百年大计。如何才能解决印章的有效防伪和管理,建立起一整套的社会信用管理监督机制?结合我公司开发的系列网络图文防伪信用印章管理系统和信用信息备案管理系统,就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下面政府协调和市场运作的几大步骤,供领导和专家探讨。…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这是完善我国现代市场体系,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重大决策。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极端重要性,采取积极措施,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 (一) 社会信用体系是在一国(或地区)范围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形成和维护良好的社会信用秩序,由一系列与之有关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确立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的要求。其核心就是“以诚实守信为重”,建设诚信社会。价格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价格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积极探索并加快价格诚信体系建设,对于加强和改善价格管理,促进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白鹤祥 《当代广西》2006,(19):16-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诚信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要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交换经济,也是一种信用经济,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无信为忧的社会氛围,才能提高社会诚信水平,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当前,企业、…  相似文献   

12.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信用已不单单是道德问题,而且是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重建信用已经成为优化投资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  相似文献   

13.
信用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保证。信用是在市场交换过程中双方让渡存在的时间差而产生的,是一种社会约定,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大部分交易表现为信用交易,信用经济成份的大小决定了国家经济的规模、水平和竞争力。信用缺失将极大地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危害。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各级政府对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非常重视。2001年底,中关  相似文献   

14.
一、诚信经济的建设需制度化要素配置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制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 ,个人信用制度是整个社会信用制度的重要基础 ,没有个人信用制度 ,市场经济就失去了基石。目前我国个人信用建设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加快建立我国个人信用体系 ,对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推动市场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要以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为出发点。传统社会是小型封闭简单的社会,人格信用与之相适应;现代社会是大型开放复杂的社会,抽象信用与之相耦合。市场经济取代了传统信用赖以建立和存续的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但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信用,由此带来了信用危机。信用危机的实质在于,信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为了一种特殊商品,但是这种信用商品由于市场机制尚不健全而难以得到准确的市场定价,导致了信用市场的混乱并最终引发了信用危机。这一危机只能依靠市场经济的发展,在逐步积累过程中得到清除。  相似文献   

17.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17号)精神,加快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省政府同意,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社会信用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对于  相似文献   

18.
为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进入以信用交易为主导的“信用社会”时代,适应我国加入WTO,从根本上治理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建立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问题已提到了政府的议事日程。本文针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探讨了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定位和政府如何发挥“推动”作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信用缺失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目前,我国信用缺失现象较为严重,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建立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完善产权制度,规范政府行为,加强法制建设,以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进  王宁江 《今日浙江》2003,(15):36-37
信用评价体系作为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有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当前,浙江经济正日渐融入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中,然而,脆弱的企业信用基础和落后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仍在一定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