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从2003年开始,一场波涛汹涌的“颜色革命”席卷了独联体的一些国家。动荡、骚乱,伴随着抗议的人浪、军警的人墙、燃烧的汽车,重新成为世人街谈巷议的一个热得发烫的话题。人们不禁要问,苏东剧变后的中亚上空。为何风云突变?从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到乌克兰的“橙色革命”,再到吉尔吉斯斯坦的“柠檬革命”,各国反对派借众“逼宫”,然而,这背后我们似乎都能隐约看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身影。  相似文献   

2.
黄拯 《时事报告》2010,(4):63-64
2月25日,乌克兰新任总统亚努科维奇宣誓就职。此前的2月7日,在乌克兰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亚努科维奇以微弱优势击败美女总理季莫申科,当选总统。这位5年前乌克兰“橙色革命”的失意者,今天成为乌克兰“橙色时代”的终结者。  相似文献   

3.
3年来,3个独联体国家相继发生“颜色革命”,标识出后苏联秩序变迁的一段特殊历程。3场“革命”不仅暴露了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3个国家自身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矛盾,也折射着美俄两大国在争夺独联体势力范围上的得与失。“颜色革命”作为苏联解体的余波还有可能持续,美国作为“颜色革命”的积极推动者如今处于嚣张与困窘并行的状态之中,而俄罗斯则逐渐学会了以平常心态看待自己霸主地位渐失的现实。  相似文献   

4.
郭刚 《思想工作》2006,(6):38-39
“颜色革命”是近几年来国际政治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专指以某种花卉或物品颜色为代表,亲西方特别是亲美国的政权变更行动。“颜色革命”与上世纪苏东剧变时捷克斯洛伐克的“天鹅绒革命”一脉相承,指的是通过非暴力的柔性政变夺取政权。鲜花、美丽的色彩与天鹅绒一样,都暗示着组织者试图让革命以尽可能“优雅”的方式进行。格鲁吉亚反对党的夺权行动之所以被称为“玫瑰革命”,是因为反对党领袖萨卡什维利在冲入议会大厦时,手中高举玫瑰花。乌克兰反对党的行动被称为“橙色革命”,其支持者以橙色为标志。在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变动中,反对派来自…  相似文献   

5.
《时事报告》2005,(6):31-39
自去年以来,中亚地区先后发生了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乌克兰的“橙色革命”和吉尔吉新斯坦的“黄色革命”,而且,“颜色革命”大有在俄罗斯周边继续蔓延之势,探究一系列“颜色革命”的根由,既有这些国家的内部因素,更有外部因素,“颜色革命”带给世界的影响与启示是深刻的,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6.
陈波 《现代领导》2010,(3):46-46
2010年1月.备受瞩目的乌克兰大选拉开了序幕。这是乌克兰“橙色革命”后的首次总统选举,尤先科、季莫申科、亚努科维奇等18名候选人参与角逐。最终。亚努科维奇出人意料地战胜了“美女总理”季莫申科.艰难地赢得了这场选战的胜利。笼罩在“橙色革命”阴影下的乌克兰或将面临新的变局。  相似文献   

7.
世人关注的“颜色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来,接连发生并仍有蔓延之势的“颜色革命”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一、颜色革命”的发生2003年11月2日,格鲁吉亚举行议会大选,以萨卡什维利为首的反对派指责选举中有舞弊行为,鼓动民众游行抗议。11月22日下午,当谢瓦尔德纳泽总统在新成立的议会上讲话时,萨卡什维利高举象征“和平”的红玫瑰花带领支持者冲进议会大厅,要求谢氏下台。28小时后,谢氏宣布辞职,萨卡什维利在随后的大选中当选为格鲁吉亚新总统。由于萨氏冲入议会大厅时手举玫瑰,因此这一事件被称为“玫瑰革命”。2004年底,乌克兰举行总统大选,经过两轮投票,库奇马总统支持的亚努…  相似文献   

8.
正经过国内大规模冲突和街头政治中的流血,乌克兰国内局势由于亚努科维奇政权被从堡垒内部攻破发生骤变。"祖国党"控制议会后,迅速解除原总统的权力,释放了反对派拥护的前总理,并宣布提前举行大选。在反对派开始庆祝,甚至国际社会的一些旁观者又在欢呼"民主的胜利"之际,乌克兰局势的危险性实际上被大大低估了。乌克兰一夜变天,让人想起其十年前的"橙色革命"。当时亲西方的尤先科等,正是通过街头政治的力量,使亲俄  相似文献   

9.
自2003年11月以来,独联体国家第三次发生导致政权易主的“颜色革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4月26日刊登孙壮志的文章指出,这三个国家的政局突变,根本原因在国内。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等独联体国家,1991年才获得国家独立,国家建设、经济发展经历了困难的初创阶段。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不少矛盾,一方面立法上很超前,另一方面总统又大权独揽,政策的随意性很强;一方面推行多党制,另一方面政党的作用严重弱化,政权失去了群众基础;一方面要恢复民族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对长期以来的地区和民族矛盾束手无策。因此,政治、经济的发展容易…  相似文献   

10.
《时事资料手册》2005,(1):53-54
2004年底的乌克兰局势引人注目。2004年12月31日,当时在任的乌克兰总理亚努科维奇宣布辞职。同年11月28日,根据乌克兰中央选举委员公布的总统选举第二轮重新投票结果,乌反对派候选人尤先科以高出亚努科维奇7.8个百分点的优势胜出。但亚努科维奇一度拒绝承认失败,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2月27日,举世关注的乌克兰大选尘埃落定,反对派领导人尤先科胜出.从乌克兰选举风波,看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及南联盟政权更迭和格鲁吉亚的改朝换代,人们发现:"街头政治"是美国支持一国反对派夺取权力和建立亲美政权的得力工具.20年来,美国的"街头政治"屡屡得手,扶持了一批亲美势力上台;今后它必将把这一套推而广之,威胁更多不愿听命于它的国家.这一动向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2.
相继爆发“颜色革命”后,独联体一些国家亲西方的倾向更加明显。虽然俄罗斯想力保自己的战略空间,却显得力不从心。也许,土库曼斯坦退出独联体将是这一组织解体的开始。  相似文献   

13.
常喆  马剑  闻一 《思想工作》2006,(2):40-41
至1月3日晚,俄罗斯中断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进入第三天。几天来,俄乌天然气大战越闹越大,俄罗斯又宣布停止对摩尔多瓦供气。此前相对超脱的西方国家终于不再沉默,开始介入这场争端。西方媒体更将此事大肆炒作,《必须抵制俄罗斯的蛮干》、《新的冷战——俄把能源当作政治武器将是一场灾难》......看看这样的标题就可以知道它们的态度。分析人士认为,这说明俄乌在天然气问题上的较量,已超越双边范畴,成为俄罗斯与乌克兰背后的西方国家进行博弈的一个缩影。西方对独联体国家搞“颜色革命”,千方百计遏制俄罗斯,现在受够了气的俄罗斯终于要用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发生在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深切关注,有人惊喜,有人迷惑;有人欢呼,有人担忧.人们注意到,美国是在惊喜和欢呼之列.不仅如此,美国公开表态支持"颜色革命",尽管某些国家的动乱具有多少"革命"成分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云彬 《湖北宣传》2006,(2):27-27
“颜色革命”挑战主权国家 在2005年1月20日的就职演说中,布什明确提出“要在全球传播民主,结束世界上的暴政”。格、乌发生“玫瑰革命”、“橙色革命”后,美国国务院公开承认自己在这些“政权更迭“中“发挥着中心作用”。事实表明,力图建立“没有边界的、全球性的新美利坚帝国”,以长期确保无人能够动摇其单极世界霸权格局的战略,将在布什第二个任期内继续推进。  相似文献   

16.
从格鲁吉亚到乌克兰,再到吉尔吉斯斯坦,独联体国家已经出现的政治危机,美国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可以说,美国长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影响和文化渗透,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来自美国的直接支持,是这些国家反对派有恃无恐的主要原因.具体来说,美国的策略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7.
9月份以来,一场空前的政治 风波在乌克兰“橙色政府”上演。9 月8日,乌克兰总统尤先科解散了 “美女总理”季莫申科领导的政府。 舆论分析,官员腐败、权力争斗是 乌新政权危机四伏的主要原因。 2004年11月至12月,一场轰  相似文献   

18.
<正>从4月开始,乌克兰总统尤先科和总理亚努科维奇之间刀来剑往,互不相让, 2004年橙色革命以来潜在的政治危机终于浮出了水面,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自冷战以来乌克兰东西部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外交立场上都存在很深的裂痕,橙色革命后脆弱的权力分配让这些冲突更加白热化,美国、欧洲与俄罗斯在其中的外交角力和利益关系更让这场争斗变得变幻莫测。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月4日,俄罗斯与乌克兰就连日来争吵激烈的天然气争端达成协议:俄供乌气价由原来的每千立方米50美元提升到95美元,而俄经乌境内出口到欧盟国家的天然气过境费则由原来的每千立方米/百公里1.09美元提高至1.6美元。协议虽成,但双方得失却很难用经济指标来衡量。谁都知道,乌克兰是俄罗斯文明的摇篮,“基辅是俄罗斯的诸城之母”,如今,兄弟也要明算账,到底为哪般?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来,俄乌此番“斗气”,是俄给“去俄西进”的乌克兰的惩罚。2004年在乌“橙色革命”中上台的新领导人,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北约和欧盟的向往之情。特别是2005年12…  相似文献   

20.
最近,独联体两个重要成员乌克兰、格鲁吉亚先后传出了要与该组织“分道扬镳”的消息:乌克兰打算在今秋前递交申请加入北约的一揽子文件,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则抱怨本国从该组织中“除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