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广西精品报纸的思考卢佑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经过几十年,特别是近20年的努力,我国出现了象《人民日报》、《文汇报》、《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这样的精品报纸。这些精品报纸代表了我国报业发展的方向和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阳美燕 《求索》2010,(10):193-195
《字林汉报》是英商字林洋行在汉口创办的中文日报《汉报》初创阶段的报纸,系外国人在中国内地发行的第一份中文日报。本文旨在通过对该报现存两份珍贵原件的分析,揭示这份标榜来汉口开辟内地"华人阅报之风"的、在外国人深入中国内地办报历史上有着独特地位的中文日报之面貌。  相似文献   

3.
付玉杰 《求索》2011,(4):63-65
自17世纪世界报纸出版业兴起以来,世界报业经历了前后近400年的"前互联网时代",期间,报纸与广播、电视一道,成为世界主流媒体。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媒介形态的出现,报业的发展开始面临严峻挑战。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逐步展开,期间,报业发展亦经历以报纸电子版萌芽时期、印刷报纸与报纸新闻网站并重时期以及数字新闻社区时期等三个发展阶段。不可否认,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报业发展面临危机,但是,在媒介融合态势下,传统报业既不会全部转型成为数字报纸,也无法在互联网冲击下独立潮头以不变应万变。传统报业或将融数字技术于一体发展成数字报业,或独辟蹊径,走向分众传媒之路。  相似文献   

4.
大型文献纪录片《陈嘉庚》封镜中国中央新闻纪录制片厂和厦门市委市府联合摄制的大型文献纪录片《陈嘉庚》,是中国第一部为华侨华人制作的大型传记性纪录片。该片真实生动地记述了著名爱国华侨领袖、伟大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陈嘉庚先生光辉的一生。陈嘉庚早年开拓南洋,...  相似文献   

5.
项堃与陈嘉庚家族李竹润,杨晓红在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项的相册里,珍藏着一张照片,那是他1987年去新加坡治病,故地重游时与一代侨领陈嘉庚先生唯一胞弟的儿子、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两届主席陈共存先生的合影。项曾经塑造过许多军人形象,无论是《南征北战》中的张军长...  相似文献   

6.
我接触陈嘉庚先生,从一九三七年"八·一二"上海的枪声起到他的弥留时刻终,凡二十五年.早在新加坡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听过陈嘉庚先生的名字,知道有一位大家敬佩的大实业家,爱国爱乡,倾资兴学,可是为人很严厉,从来不笑,他的孩子们都怕他.十多年后,我年二十五岁,以《南洋商报》记者的身份见到他,发现这位有名人物不像传说中那么可怕,对记者很亲切,不摆架子,严肃的外形藏着一颗刚正而赤热的心.《南洋商报》是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陈嘉庚有限公司"收盘后,报馆易主,就  相似文献   

7.
华文报纸是华侨华人社会三大支柱之一。2001年5月,马来西亚华人政党马华公会收购南洋报业《南洋商报》和《中国报》,引起华人社会一场大风波。之后南洋报业一直亏欠。2006年,马华公会出售南洋给星洲媒体集团。马来西亚华文报业遭到垄断。本文对这一事件进行阐述,希望华报与华社同舟共济,不宜相互交恶。  相似文献   

8.
2004年7月下旬,福建省厦门市陈氏研究会代表陈国良、陈枢龙先生第三次到固始寻根。陪同两位老人寻根的固始县有关人员,借此机会拜读了他们赠送的由陈嘉庚先生撰写的《南侨回忆录》,并聆听了陈国良先生讲述的有关陈氏在故里建造“龙湖(池)亭”和“七星拱月”的故事。从中不难推测出,陈嘉庚先生在《南侨回忆录》中所描述的祖籍“河南光州固始”,再联系“七星拱月”,可以得知,爱国华侨陈嘉庚为固始浮光之陈。在《南侨回忆录》中,有陈嘉庚先生对祖籍故地的有关记述:民国二十九年三月六日,即1940年4月13日,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陈嘉庚率…  相似文献   

9.
《报纸出版管理规定》已经2005年9月20日新闻出版总署第1次署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我国报业的发展与繁荣,规范报纸出版活动,加强报纸出版管理,根据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0.
这幅题为《交换看报》的漫画初看起来平淡无奇,两个身穿毛式中山装的人站在阳台上,隔着一面墙壁亲切地交换手中的报纸,脸上还挂着热情洋溢的微笑.尽管建筑和人物都不过是寥寥数笔,勾勒大概,但画家却特别着意描述了—个细节,也是赋予整幅漫画精神内涵的点睛之笔——两份报纸分别是《人民日报》和《解放日报》.  相似文献   

11.
深入探究包括《解放军报》和军区军兵种报纸在内的军队报纸的特性,是军事新闻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科学地分析军队报纸与其他类别报纸的共性和个性,准确地把握军队报纸的特性,对于进一步明确军队报纸的性质、任务和风格,改革宣传方法,提高报纸质量,具有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人民军队几十年报纸工作的丰富经验和光荣传统进行梳理、概括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将其置放在我国社会主义报业系统之中,与其他党的机关报进行分析比较,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军队报纸作为军队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媒体和有力武器,具有同…  相似文献   

12.
峥嵘 《传承》2010,(13):24-26
<正>周恩来的英名在华侨华人中几乎是家喻户晓。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生前与中外政要人物多有交往,周恩来是他印象最深,分量最重,最为崇拜和最知心的朋友。周恩来和陈嘉庚在正义的斗争中结为知己,新中国成立后两人又为国家的昌盛各尽其力。两人的深厚情缘让后世为之感叹。  相似文献   

13.
叶国斌 《政协天地》2014,(12):46-46
江天德,人们亲切地称他为"江大师"、"江天师"。他是清流县政协常委、清流县客家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痴迷客家文化。他勤于笔耕,先后出版过散文集《乡关》、《乡韵》和长篇小说集《乡野》。他的散文作品《怀念母亲》被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课题组选入《收获灵感与感动》一书;《茶树·茶籽·茶油》荣获第二届"古风杯"华夏散文大奖赛优秀奖,  相似文献   

14.
王金珊  李静波 《前沿》2012,(9):170-171
成舍我是一代报人,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他所创造的成就在很多方面无人能及。他的报纸副刊可算作是其中一支。从成舍我报纸副刊的成功经验来看,副刊的传播效果及对报纸的影响是显著的。他的办报经验和教训,无疑是我国报业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值得今天的办报人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一、实行集团式经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报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激烈的市场竞争必然出现兼并,出现集团式经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海外新闻媒体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基本完成了报刊高度集中经营集团化的过程。美国1975年共有1763家报纸,分别由近百家出版社出版,而到了1995年,共有1478家报纸,集中到6家出版社出版;日本全国形成了《朝日新闻》、《读卖新闻》和《每日新闻》三大报纸;我国的台湾地区则形成了中时报系、联合报系和以  相似文献   

16.
《思想工作》2009,(2):25-25
李涛在《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撰文指出,国内报业信息化始于激光照排技术的采用和新闻综合网络处理系统的开发,后经历了创建报社新闻网站对媒体信息资源的整合,推出报纸电子版,生产电子纸张,出版电子报,开发手机报,建立互动多媒体等等,为报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数字报业与传统报业在出版介质,显示与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17.
《政协天地》2009,(8):52-52
王毅林是位有68年党龄、88岁高龄的老同志。离休前系厦门市政协原副主席。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政卧成立60周年,福州解放60周年以及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回国参政60周年,他编写了《王毅林文集》(以下简称《文集》)。  相似文献   

18.
在电子传媒兴盛的今天,报纸会不会消亡?认真研究与分析报纸的传播特质和报纸报业所面临的时代机遇,结论是:前者决定了报纸不会消亡,后者决定了报纸报业可以通过深化改革和自身优化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十多年来,河南报业主流市场竞争的主角是都市报和晚报。《大河报》同《郑州晚报》两强争霸,《大河报》后来居上,成为河南报业主流市场中的“老大”。《东方今报》的创办和初期的成功运作,让很多人断言河南报业主流市场将出现“三分天下”的局面,但据笔者分析,这种局面不会出现。  相似文献   

20.
《大公报》汉口版依靠出色的广告经营,创造了武汉报业史上的奇迹。报社在广告经营上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如广告刊价细分、开辟面向普通百姓的经济小广告专栏,以及组织全社会献捐活动和抗战戏剧演出,树立起报社良好的社会形象等。汉口版《大公报》的广告经营为报纸在抗战中坚持"四不"方针打下了经济基础,并显示出大公报人在报业广告经营方面的杰出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