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耀德 《春秋》2020,(2):F0002-F0002,F0003
1937年7月7日,日军蓄意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共山东省委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全民族抗战的指示,直接领导发动了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1938年1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率领机关人员、民先队员和泰安县共产党员、爱国志士160余人,会聚泰安徂徕山大寺,举行了庄严的起义誓师大会。  相似文献   

2.
论边境生态文化旅游--东兴旅游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阳国亮 《桂海论丛》2002,18(1):62-64
边境旅游是我国新兴的旅游形式。东兴作为中越边境的旅游地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交通可达性、城镇依托关系及区域市场潜在因素成为支撑东兴成为旅游中心地的基本条件。边境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的特质使东兴旅游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据此 ,东兴的旅游发展战略可确定为“以边境旅游为基础 ,以生态旅游为主导 ,以文化旅游为底蕴”的多元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措施主要为 :科学制订旅游发展总体规则 ;加大优势宣传 ,形成中越双向交流和活而有序的边境旅游格局和管理模式 ;将生态旅游作为长期的发展战略目标来抓 ;对文化旅游进行深入研究和整合 ;形成多元旅游投资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兴义市南龙村民族生态旅游开发为例,结合南龙村的具体情况,系统地分析了南龙村生态旅游相关开发原则、开发思路、产品开发方向,提出了南龙村乡村旅游开发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通过教育培训,强化旅游服务意识;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逐步推行规范化管理;依法治理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多渠道筹集旅游开发资金等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恩施州建设生态旅游州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旅游州的客观因素包括旅游资源的特色与知名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旅游的空间聚集等,是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主观因素包括当地居民态度、政府和开发者决策行为等,它决定资源价值能否得到认可与有效开发。协调好主客观因素,是成功建设生态旅游州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随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即将建成,对长江三峡线旅游产品进行升级换代迫在眉睫。我们应该改变长江三峡传统的旅游发展方式,鲜明地提出和尽快地实施以生态旅游为内涵的三峡旅游,把开发生态旅游作为长江三峡旅游业新世纪发展的方向,围绕生态旅游把长江三峡旅游线打造成全新的旅游精品。长江三峡发展生态旅游的核心和重点在开发和包装上,三峡生态旅游开发最缺乏的不是资源,而是观念;发展三峡旅游业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不是资金,而是意识。因此,发展三峡生态旅游要从“三抓、五新”上入手:  相似文献   

6.
塞舌尔群岛和西沙群岛在地域位置上和旅游资源上都有很多共性,作为有着“世界最后的伊甸园”地位的塞舌尔群岛,它今日的成功经验对西沙旅游资源的开发有着很重要的借鉴作用。笔者以开发条件和开发模式作为切入点,对塞舌尔群岛和西沙群岛的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对比研究。提出西沙群岛旅游资源开发可从开发规划、开发理念、环保机制和管理体制等几方面向塞舌尔群岛的旅游资源开发中获取经验;根据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从科学规划、资源整合、生态旅游建设以及监督管理体制四方面对西沙群岛旅游资源开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李慧欣 《前沿》2004,(5):70-74
生态旅游承载量作为旅游者、旅游资源与环境、旅游社区居民及管理者之间的有效接口 ,对于实现生态旅游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上都有创新的空间和必要。本文首先对生态旅游承载量的构成要素加以分析 ,并提出对承载量研究思路的几点思考 ,指出要切实注重承载量、生态旅游开发和旅游地区域经济的相关性研究 ,寻找到最佳资源配置点  相似文献   

8.
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郝晓兰 《前沿》2002,(10):145-148
本文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本质与内涵出发 ,分析了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资源基础 ,提出了草原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生态安全性、社区参与、产品多样化、多渠道筹资等原则 ,并对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提出了科学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建设具有专业知识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 ,提高服务质量与加强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擎 《长江论坛》2010,(6):75-78
准确的区位选择是房地产投资开发获得成功的重要因数。随着我国旅游业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提升转变,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紧密结合,共同合作,产生了一个新型业态——旅游地产,并成为各地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支撑。本文在调查和归类大量旅游地产开发实例的基础上,探讨了旅游区位对旅游地产投资开发的重要影响,并将房地产企业的区位选择策略归纳为顺适区位、改造区位、创造区位三大类别,旨在为旅游地产项目区位选择提供参考,促进我国旅游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随着乡村资源条件、区位条件、综合环境条件的不同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其中观光农业就是我国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以具有"生态蔬菜之乡"美誉的凤鸣村乡村旅游开发为例,通过对乌江河畔的凤鸣村乡村旅游开发的资源特色、开发模式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在现有基础上发展观光农业模式的可行性及其开发策略进行探讨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王亦秋 《思想战线》2011,(Z1):59-60
生态旅游是昭通市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昭通正处于生态旅游大开发的关键时期,研究根据生态旅游学理论对昭通生态旅游开发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李立 《传承》2011,(3):82-83
如何构建生态旅游产业,实现旅游产业的发展与自然、文化和人居环境的和谐统一,使旅游业能顺应现代旅游倡导的绿色、环保、健康、持续地开发,是城市发展旅游经济中重点思考的问题。从生态旅游可持续性内涵出发,以宜春生态旅游为例,通过对宜春生态旅游资源现状的阐述,对生态旅游涉及的法律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毅 《当代建设》2003,(6):42-42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据估算,生态旅游年均增长率为20%-25%。由于我国国土广袤,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致使生物景观异常丰富。美国夏威夷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朱卓任教授来华讲学时,曾郑重其事地建议:“中国应重视发展生态旅游”。他说:“当前,生态旅游在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中越来越兴盛。中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许多尚未开发的大自然风景,这是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难以找到的。中国政府对此给予重视。但就我国的生态旅游现状,其开发应放慢速度”。1、生态旅游的概念与特征自从Ceballoslasourain于1983年提出生态旅…  相似文献   

14.
如何构建生态旅游产业,实现旅游产业的发展与自然、文化和人居环境的和谐统一,使旅游业能顺应现代旅游倡导的绿色、环保、健康、持续地开发,是城市发展旅游经济中重点思考的问题.从生态旅游可持续性内涵出发,以宜春生态旅游为例,通过对宜春生态旅游资源现状的阐述,对生态旅游涉及的法律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荻生徂徕的思想涉及范围很广,包括文学、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对当代和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徂徕学"站在客观主义的立场,以古文辞的方法论批判朱子学的性理学说,极大地推动了儒学思想的传播。其"‘四民’皆‘役人’"思想学说积极肯定了庶民的存在价值,对当时的民众思想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史园地     
《春秋》2007,(2)
泰安市政协安排部署文史工作近日,泰安市政协召开学习宣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会议决定2007年文史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认真搞好《泰安市政协年鉴》(2003年-2007年)和《徂徕山大观》一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对《泰安文史》杂志的内容和版面进行调整充实;进一  相似文献   

17.
韩巍 《前沿》2009,(8):105-107
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开发潜力。将草原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并有效的开发,既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又可调整产业结构,还可发展旅游经济。应把握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面临的机遇,充分吸取经验、摒弃教训,确保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贵州民族旅游的优势:节日多、服饰变化多、分布广和特色鲜明等。通过研究现有的民族资源开发形式,发现我省民族旅游资源还有很大开发空间,但在开发中存在着交通条件差、旅游景点质量不高等问题。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注重民族特色、打造旅游品牌,促进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与邻省市的旅游连线,保证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从而推动全省民族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相似文献   

19.
生态旅游与海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生态旅游概念作出科学界定的基础上,针对海南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海南旅游资源的特点出发,论述了生态旅游是海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并就海南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思路及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初步的设想和建设。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我国旅游资源的逐渐开发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已经成为现代都市生活中的一种新时尚。而生态旅游作为“回归大自然”的“绿色旅游”活动,在我国可谓方兴未艾。但是,随着生态旅游的不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更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