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项久雨 《学习与实践》2008,(12):144-149
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整个综合国力中占有重要位置,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该国的国际影响力。建设中国特色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为经济建设赢得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和凸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繁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我们建设中国特色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确保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建设中国特色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和领域,需要政府推动和支持、全民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2.
特色小镇建设作为国家城镇化格局中一个重要战略对推进我国城镇化向高水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特色小镇建设需要营建自己的文化品牌,这不仅是解决特色小镇同质化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而且有利于增强特色小镇在城镇化建设中的效能,促进特色小镇产业的转型和协同发展,推进特色小镇走出"镇门""省门"和"国门"。营建特色小镇文化品牌是塑造特色小镇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灵魂。在特色小镇建设的实践中,需要提炼特色小镇的精神与价值,整合及创新特色小镇的文化资源,完善特色小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品牌化运营特色小镇的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3.
和谐大学建设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和谐大学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充分发挥大学的社会职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的大学必须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与社会保持良性互动;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谐的大学应实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和谐,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统筹发展与安全,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原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文化安全是文化安全主体及其文化利益和价值处于平稳、发展和放心状态,并具有克服文化威胁的能力。据此定义,文化安全问题的分析框架,主要由四个层面构成:一是文化安全主体确认;二是文化安全利益和价值评估;三是文化安全威胁来源辨识;四是消除文化安全威胁对策。在多种文化安全研究方法论中,影响比较大的有现实主义、自由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等,其各有所见各有所蔽。文化安全研究的科学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安全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当今时代已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文化与德育的融合是必然趋势.网络文化的德育价值是从德育的视角来考察网络文化的价值,反映的是网络文化的属性与德育主体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具有多种良好的特质;另一方面,德育主体即青少年对网络文化具有特殊的需求,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网络文化的德育价值.  相似文献   

6.
刘立华 《传承》2010,(12):48-49
当今时代已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文化与德育的融合是必然趋势。网络文化的德育价值是从德育的视角来考察网络文化的价值,反映的是网络文化的属性与德育主体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具有多种良好的特质;另一方面,德育主体即青少年对网络文化具有特殊的需求,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网络文化的德育价值。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主体,对传播优秀民族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大学是专家学者的聚集地、人才培养的摇篮,担负着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引领社会文明、科学发展的义务和责任.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学科、专业设置过于商业化,过分追求办学效益,人文学科发展失衡;文化传承创新教育与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学科建设等缺少融合;部分院校文化建设单一化,缺少人文特色;多数大学缺少文化研究、交流与服务设施,博物、审美、陶情等人文教育实践活动无法有效实施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黄芳  ;石正义 《人民论坛》2014,(10):203-2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中国特色执政理念的不断创新与提升。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艺复兴出发,探寻我国特色执政理念的思想起源;回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的基本价值诉求及其实践,从执政理念的核心价值目标、具体价值目标和价值诉求实现途径三个维度详细分析了我国特色执政理念的形成、发展和演进。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国法治文化建设中的主体现状不容乐观,其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问题日益突出、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不少差距。所以,在当前我国法治文化的建设中,要克服主体意识的缺乏,为推动我国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要解决法治文化建设中的主体缺位问题,努力形成由领导者、立法者、执法者、司法者和全体守法公民等各方面、各层次、各形式的主体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统筹推进、共建共享的建设法治文化的良好局面、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最终实现人民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0.
刘冀瑗 《长白学刊》2008,(3):113-118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基本途径是完善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基本实现形式;加强协商民主主体建设,构建平等的协商主体关系;加强与权力机关及其执行机关的互动,建立协商民主的保障机制;推进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中国特色执政理念的不断创新与提升。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艺复兴出发,探寻我国特色执政理念的思想起源;回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的基本价值诉求及其实践,从执政理念的核心价值目标、具体价值目标和价值诉求实现途径三个维度详细分析了我国特色执政理念的形成、发展和演进。  相似文献   

12.
程明  万绍芳 《前沿》2012,(9):180-182
傩文化源于群众、源于生活,是老百姓自己的艺术,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民间文化是建设我省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基,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在农村世代传承,渗透于农民的精神世界,构成当地传统文化根基和传统思想道德规范;传承好民间文化,不仅有利于增强广大农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激发他们热爱家乡、投身家乡新农村建设的热情,而且有利于塑造农村新风貌、建设和谐新农村;通过对赣傩这一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有力地推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群众中的广泛传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推动特色文化专项骨干队伍的组建,培养文化艺术爱好者,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才能极大地繁荣基层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的新要求。社会治理主体是社会主义社会治理创新的突破口,需要适应当前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从政府主导转向多元共治。探究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主体的转变及其未来发展的新格局,对推进当前我国社会治理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属性。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人民主体性思想主要体现在文化来源于人民,文化服务于人民,文化的优劣由人民来评价这三个方面。文化来源于人民即坚持人民是文化创造的主人、文化表现的主体及文化发展的动力;文化服务于人民表现为文化要贴近人民、关切人民、引导人民;文化受人民评价具体表现为人民对文化的"自觉消费"、文化在人民中"有市场"、先进文化是先进性与群众性的统一。文化建设的人民主体性思想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依靠什么力量来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价值取向和评价尺度是什么等一系列涉及我国文化发展的基本问题,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相似文献   

15.
切实推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一环。唐宋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基本构成,包含着具有参照意义的制度文化、引领意义的物态文化、启迪意义的心态文化、导向意义的行为文化,以及兼具竞争性与聚合性的"尚公"价值、开放性与包容性的"贵和"价值、调和性与稳定性的"崇礼"价值、和合性与内省性的"思辨"价值。它们具有穿越时空的传播效力,构成了推进唐宋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思想资源与价值遵循。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推进唐宋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需要通过构建多元化传播主体解决"谁来传播"的问题;通过打造多样化文化传播内容解决"传播什么"的问题;通过优化立体式文化传播手段解决"如何传播"的问题;通过挖掘本土化传播要素解决"更好传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化作为世界范围内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价值维度,也是彰显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反思我们的文化建设与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保持与发扬文化自觉,不仅是一种理论需要,更是一种实践需求,对于提高我国国家软实力、促进现代化建设稳定、和谐、可持续地向前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残疾人文化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它不仅是一种词语的解释,还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涵盖了文化主体、文化对象、文化产品和文化评价诸方面. 而残疾人社区文化,顾名思义,是指以残疾人文化为主体,以社区文化为基础的行为、制度、精神多维度的特色文化.残疾人社区文化直接反映残疾人群体的思想意识与行为生活,展示残疾人群体热爱生活与自强自立的生命价值,彰显残疾人群体与健全人之间在社区文化平等共享与残健共融的精神理念,因此,残疾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与建设程度,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准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其大众化问题不容忽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大众化既是理论传播的过程又是理论创新的过程,其价值意蕴体现在: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入发展;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有利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维护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有利于民族文化自信的树立。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信是全球化时代展示中国文化魅力的心理基础。坚定文化自信,在理论层面上有助于体现文化主体的自身价值,在现实层面上有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实践形态。从文化哲学角度分析影响我国文化自信的主要因素有: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冲突;中国社会存在的文化自卑心理;对文化精神的历史连续性和价值超越性缺乏理性认识。重塑中国人的文化自信,需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原则,加强对自身文化的认知,主动做到文化自觉;培养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增进文化的交流互鉴;增强文化的创造性和吸引力,发挥中国文化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农业高校建设研究型大学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呼唤,也是农业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行业属性和地方差异则要求农业高校必须特色化发展,建设特色研究型大学。美国赠地学院立足农科发展、突出农业服务、重视农业科研、注重规划带动、践行现代治理,走出了一条特色研究型大学建设之路,其中许多高校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之列。借鉴美国赠地学院发展的经验,我国农业高校建设特色研究型大学需要做强农科,带动整体发展;围绕三农,服务经济社会;重视科研,打造兴农之源;注重规划,谋划跨越之道;改革管理,探索治理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