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借鉴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期待可能性理论所体现的人道主义、刑法的谦抑性等视角,探析了吸收和借鉴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合理内核"对我国刑法理念的更新、立法和司法的改革与完善以及公民的守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洁 《人民论坛》2010,(1):54-55
期待可能性,究竟能否纳入我国现有的刑法法律体系,值得商榷。在我国,期待可能性理论在刑事立法层面上存在着与现有刑法语境不兼容及理论本身的缺陷性等方面的困境,其应该作为刑法规范正当性的依据渗入刑法规范中,以利于司法实践中体现出其存在的价值,完善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论期待可能性理论对我国刑法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念胜 《求索》2007,(10):89-91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大陆法系规范责任论的核心。该理论体现了“法律不强人所难”的价值蕴含,表达了刑法对人性的尊重与关怀,使刑事罪责建立在更为科学、公正的基础上。由于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不同于大陆法系的犯罪论体系,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我国犯罪构成中没有对应部分,但该理论所蕴含的价值却值得我国刑法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期待可能性是根据行为人行为当时的客观具体情况.期待行为人不做出犯罪行为而实施合法行为的可能性。意志相对自由是期待可能性的哲学基础,人性的宽容是期待可能性的人性基础,刑法的谦抑是期待可能性的法理基础。期待可能性的认定应以行为人的认识为标准。我国刑法应当确立期待可能性理论,这不仅有利于我国刑法理念的更新,也有助于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论期待可能性的理论基础及在我国刑法中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进平 《前沿》2009,(3):156-159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大陆法系国家刑事责任理论的核心。这一理论蕴涵了深厚的哲学基础和法理学基础,对我国刑法有较大的借鉴价值。在我国的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实践中应当吸收这一理论的“合理内核”,以便更好地维护刑事司法的公正。  相似文献   

6.
陆海 《求索》2013,(6):195-197
功能比较是从问题出发,对解决同样问题的不同的法律制度或法律概念进行比较分析。本文运用这一方法。从期待可能性功能比较的视角发现我国刑法中存在很多反映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制度性规定.体现了我国刑法的人性关怀.即期待可能性理论所发挥的功能在我国的刑法学体系中并没有缺失,只是没有期待可能性这一概念。在我国“四要件”的犯罪构成体系下.难以照搬大陆法系的模式将期待可能性植入其中,而将期待可能性置于“犯罪一刑事责任一刑罚”模式框架下的刑事责任中作为刑事责任评价所要考虑的要素之一.这是期待可能性的良好归宿.  相似文献   

7.
期待可能性理论产生于20世纪初期,之后,其理论体系日臻完善,影响日益广泛。在德、日以及我国台湾等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刑法理论里,期待可能性理论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中得以承认和采用。追根溯源,期待可能性理论具有较大生命力使然,而这种生命力又来源于其坚实的理论根基,我们应将该理论在我国刑法理论的框架内合理引入并贡献刑法的立法、司法资源。  相似文献   

8.
期待可能性是刑法中规范责任论的核心内容,在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获得了普遍认同,我国刑法也有必要移植该理论。在判断标准上,应采取类型人标准,而超法规的期待可能性,应当作为刑事责任的阻却事由。  相似文献   

9.
紧急避险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不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期待可能性是大陆法系中的重要刑法理论。二者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但也有相当的差异二者基于不同的理念,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不同。紧急避险是我国刑法中的非禁止性条款,是刑法允许、保护的行为,所以法定合法是其核心;而期待可能性理论则适用情形更为广泛,它以人性为切入点,体现刑法的人文关怀,二者不可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10.
周博文 《公安研究》2008,(12):36-39
期待可能性是作为阻却或减轻刑事责任的事由而提出的一个刑法学概念,最初起源于德意志帝国法院第四刑事部所作的癖马案判决,后被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刑法学界所接受。在理论和实践中,期待可能性逐渐显示出其符合人类理性的一面,在大陆法系中逐渐成为重要的刑事责任理论。我国刑法理论界对此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中期,才有少数学者对期待可能性理论进行介绍、评述,随后逐渐引起我国学界的重视,其在我国立法和司法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