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拉伯世界政府倒台,给中国人以警醒! 萨达姆死了,并没有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今,天天爆炸、袭击、派教冲突。 卡扎菲死了,利比亚人民幸福了吗?如今,遍地废墟,重建遥遥无期。  相似文献   

2.
黄如诔 《小康》2011,(10):72-75
执政42年,卡扎菲本人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卡扎菲的终结,是否意味着利比亚必然走上新途?而利比亚的变局,对中国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就这些问题《小康》记者专访了中东问题专家、资深外交官时延春先生  相似文献   

3.
穆阿迈尔·卡扎菲27岁时组织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利比亚共和国,此后在他的绿皮书中提出了所谓既反对资本主义、也反对共产主义的“世界第三理论”,并以此为依据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进行改革。对于利比亚的改革,舆论态度各异,褒贬不一。卡扎菲作为利比亚领袖人物也因此多了一层神秘的光环。1992年的一天,本文作者有幸采访颇具传奇色彩的卡扎菲,并将其所见所闻如实记录下来奉献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4.
地缘分裂决定了利比亚民族国家构建的不稳定,革命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注定利比亚难以与西方国家从内心深处握手言和,而部族政治则使得卡扎菲政权仅能得到少数部族的支持,这也为政治分裂危机打下基础,从而也使卡扎菲的四射魅力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5.
人物     
《小康》2011,(11):22
逝者卡扎菲枭雄之死10月20日晚上,利比亚前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被证实在其家乡苏尔特中枪,落入反对派手里,伤重身亡。至此,利比亚结束了长达8个月的战争。卡扎菲也实现了其在2月份表示要"战斗到底"的宣言,战死沙场。报道中用得最多的照片,是一张卡扎菲浑身是血、奄奄一息时的照片。让人难免想到,一  相似文献   

6.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1999年5月24日报道,英国情报机关掌握的证据显示,发生在十多年前的美国泛美航空公司客机在英国洛克比上空爆炸事件的真正幕后主使者是利比亚现任总统卡扎菲。该报指出,当年,卡扎菲为了报复里根政府对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空袭,下令利比亚驻海外的情报机关炸毁泛美航空公司的班机,造成机上259人及地面11人丧生的惨剧,其实美国政府早已掌握这些证据,只是为了恢夏与利比亚的政治、经济关系,而刻意进行了隐瞒。卡扎菲被疑为洛克比空难的幕后主使  相似文献   

7.
8月22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支持的利比亚反对派攻占首都的黎波里,卡扎菲时代结束,利比亚战事进入尾声。利比亚战争是近十几年来北约对外进行的第五场地区性局部战争。从1994年起,北约先后进行了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  相似文献   

8.
刘国军 《今日中国论坛》2011,(5):46-47,50,51
法国、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开始对利比亚实施代号为"奥德赛黎明"军事打击。法国战斗机在利比亚叛军控制的城市班加西附近,向支持卡扎菲的利比亚政府军地面部队开火,打响军事干预利比亚的第一枪。随后,美英两国从位于地中海的军舰和潜艇上向利比亚发射了约110枚导弹,打击利比亚政府军的防空系统和空军基地,"为禁飞区的设置扫清障碍"。在第一轮的空袭中,造成利比亚64人死亡,另有150人受伤。  相似文献   

9.
的黎波里和阿齐齐亚军营易手标志着卡扎菲政权基本终结。考虑到英、法两国首脑早已为这场战争押上了自身的政治声誉和命运,不得不尽全力一搏,加之不少阿拉伯国家也大力参与,如攻占的黎波里卡扎菲住宅及其他堡垒的是约旦皇家特种部队(巷战专业部队),面对这样一个占压倒优势的多国统一战线,卡扎菲政府要想翻转局面,希望非常渺茫了。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主席  相似文献   

10.
<正>曾经的革命,现在的被革命,卡扎菲终于"求不仁得不仁"了。栽在"学生兵"手上的独裁者21岁的奥姆兰·沙班,一名羞涩、瘦弱的"学生兵",怎么也不会想到,是他第一个抓住了卡扎菲。这是2011年10月20日,利比亚  相似文献   

11.
自3月19日北约对利比亚发动大规模空袭以来,迄今为止,战争已逾100天了。利比亚战争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西方发动的第三次战争,会对今后国际形势的走向产生重要影响。战争打了100多天之后,情况又怎么样了?西方国家没有能实现速战速决的目标。卡扎菲政权并没有像他们原来所预料的一样,在其打击之下立即土崩瓦解。相反,卡扎菲和他的支持者们正在顽强地反抗,战争呈现出一种胶着状态,任何一方要想迅速消灭另一方,大概都很难。  相似文献   

12.
持续了一年的中东剧变,继续在阿拉伯世界蔓延。利比亚卡扎菲政权瓦解、也门达成交权协议后,叙利亚被进一步推上风口浪尖。国内反政府示威活动如火如荼,阿盟对其不断施压,北约要复制"利比亚模式"。反对派、阿盟和西方国家步步紧逼,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可谓压力重重。反对派不仅要改革,还要政权更迭。  相似文献   

13.
《上海支部生活》2011,(11):52-52
“不是胜利,就是战死”——卡扎菲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以死为其统治42年的王朝画上句号。将其视为胜利的不仅仅是利比亚反对派,还有美国等西方“列强”。然而,多位美国专家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却认为,无论是对奥巴马,还是对美国政府,卡扎菲之死未必是一场彻底的胜利。  相似文献   

14.
近来,中东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突尼斯、埃及任职数十年的政治强人本·阿里和穆巴拉克辞职,利比亚爆发了延续至今的内战,卡扎菲遭到国际制裁和联军的猛烈空袭,也门萨利赫四面楚歌,  相似文献   

15.
廖百智 《时事报告》2011,(10):50-52
利比亚危机如今渐入“收官”阶段,尽管卡扎菲依然未被“缉拿归案”,但北约等国际社会已不约而同地将关注重点转向“后卡时期”的政治、经济重建工作。中国可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波 《现代领导》2009,(4):46-46
2009年2月6日,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当选为新一届“非洲联盟”(非盟)主席,这位以“放荡不羁、特立独行”闻名于世的政治家再次走入公众的视野。当身着金线镶边阿拉伯长袍的卡扎菲从上届非盟轮值主席、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手中,接过象征非盟最高权力的木槌后,他鲜明表示,在自己任职期间,将为推进实现“非洲合众国”的梦想而努力……  相似文献   

17.
秦天 《时事报告》2011,(12):56-57
随着卡扎菲兵败身亡,利比亚战场的激烈枪声暂告平息,但政治重建又成了看不见硝烟的战场。重新洗牌的利政坛就像一块大蛋糕,无论是国内各派反卡势力,还是参与对利军事行动的外国,都希望咬一口、切一块。  相似文献   

18.
利比亚为他降半旗 2006年的最后一天,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安葬在他的出生地。他在12月30日被绞死,这一世界媒体中极为轰动的事件,在世界政治中却表现得相当平静。一些国家表达不满,但语气都不重。欧洲只是表示反对死刑本身.一些阿拉伯国家对行刑的时机强烈不满,因为目前正是穆斯林喜庆而神圣的宰牲节。只有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公开称绞死萨达姆是“荒谬的”,并宣布利比亚全国降半旗表示哀悼.从30日到31日,世界媒体更多在讲述萨达姆跌宕起伏的一生.  相似文献   

19.
利比亚 利比亚的总统保安队是极具特色的。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她们全部是由女性组成。这支队伍共 10余人,是由总统卡扎菲亲自从军校挑选出来的,个个年轻貌美,武艺高强,机警灵敏,不戴任何首饰,只在胸前别一枚卡扎菲的像章,被总统夸为“忠诚的战士”。 日本 首相宫泽喜一的身边有一名花容月貌的女保安。她警校毕业,办事细心,待人文静,擅长柔道,枪法极准,负责首相休息时的安全,在外国首脑偕夫人来访时,保护外国领导人的夫人。被誉为“首脑的护身天使”。   美国 在总统身边有一名“特别”的女保安,她总是幽灵一般跟随在总统…  相似文献   

20.
执政与民心     
<正>最近,中国共产党正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联想到这几年来,中东北非局势动荡、烽火连天,不管是穆巴拉克还是卡扎菲,最终都难逃倒台覆亡之命运。而更早一些的苏共,在1991年则自行解散,被迫交出政权,退出历史舞台。以上这些国家的执政者或执政党,倒台覆亡的原因固然有诸多方面,但最大的原因则在于丧失民心。诚如孟子所言,"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这就是说,得天下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