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北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省份,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重。自然灾害作为湖北省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其经济社会的发展。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减灾救灾工作,全面加强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全面推进湖北省减灾救灾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徐娜 《中国减灾》2012,(15):27-30
湖北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省份,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重。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间,全省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75%,自然灾害作为湖北省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减灾救灾工作,全面加强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近日,本刊记者就湖北省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等问题专访了湖北省民政厅厅长、省减灾委副主任谢松保。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意见》贯彻党中央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总结了我国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的成功实践,充分借鉴国际减轻灾害风险管理先进经验,顺应我国灾害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竹溪县属自然灾害多发县,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自然灾害发生,特别是近几年来,以干旱、特大暴风雨和洪涝等为主的重大灾害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为全力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该县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救灾工作全局,增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意见》贯彻党中央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总结了我国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的成功实践,充分借鉴国际减轻灾害风险管理先进经验,顺应我国灾害发展趋势,适应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形势,明确了新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新定位、新理念和新要求,对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是指导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规范性、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6.
正宜昌位于川东鄂西,区域内地形复杂、地质环境脆弱,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宜昌市充分发挥市减灾委的综合协调职能,积极开展灾害风险大排查,广泛举办防灾减灾宣传和演练,创新保险、贴息贷款分担机制,不断提升全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今年以来,湖北省宜昌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宜昌)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紧贴中心大局、着力改革创新、主动担当作为,确保各项防灾减灾救灾政策落地落实,全面提升宜昌应急保障能力和灾害救助水平。  相似文献   

7.
李贵明 《中国民政》2013,(12):47-48
灾害发生不仅仅是由于大自然外力的影响,还有人类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脆弱性的作用,正是在这二者的共同作用下才形成风险并转化为灾害。因此,在减灾救灾工作中,必须树立起灾害“可预防”、风险“可管理”的意识,全面加强减灾救灾综合防范防御能力建设,从源头上防止或减少(减轻)灾害的发生,实现从被动救向主动防的转变。笔者认为,全面加强减灾救灾综合防范防御能力建设,必须做到以下五个”坚持”:  相似文献   

8.
正贵州省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灾害防范与救助工作任务十分艰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自然灾害防范与救助工作,全省上下全力投入,成功应对了一系列重特大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各级减灾委统一指挥职能地位不明确、综合协调能力不强,各部门单打独斗、条块分割,防灾减灾救灾资金投入不足,重灾后救助、轻灾前防范等问题仍然存在。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防灾减灾救灾的工作部署,  相似文献   

9.
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历史。如何有效应对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使救灾减灾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是湖北省孝感市民政部门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徐娜 《中国减灾》2013,(11):26-29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省份。同时,由于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自然灾害给河南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减灾救灾工作任务艰巨和繁重。近年来,在民政部的关心支持下,在中共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坚持减灾救灾工作方针,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提高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能力,成功应对  相似文献   

11.
科学减灾高效救灾积极推动减灾救灾工作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省份.同时,由于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自然灾害给河南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减灾救灾工作任务艰巨和繁重.近年来,在民政部的关心支持下,在中共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坚持减灾救灾工作方针,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提高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能力,成功应对了多次突发的自然灾害,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日,本刊记者就河南省减灾救灾工作开展情况专访了河南省民政厅巡视员黄亚林.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全球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态势的不断加剧,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最重大的全球性问题,各类自然灾害对造成的损失日益严重。甘肃省生态环境脆弱,地形复杂,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致灾因素日益复杂多样的背景下,各类自然灾害的复杂性、突发性、异常性、难以预见性日益突出。本文以灾害社会学的视角,在全面调查近年来甘肃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甘肃省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提高科学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我国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部分地区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减灾救灾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国家减灾委各成员单位积极部署各项减灾救灾工作,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灾害,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高祖兴 《中国减灾》2004,(10):29-31
云南省是我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省区之一,每年因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社会财富损失,且有灾害强度逐年增加的趋势,自然灾害愈演愈烈,已成为严重影响云南省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矛盾之一,减灾救灾形势非常严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抗灾救灾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强化减灾救灾措施。作为省政府主管救灾工作的职能部门,云南省民政厅认真履行职责,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先避险、后抢险,先救人、后救灾,先安排生活、后量力恢复的理念,有力地保障了灾民生活,减灾救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  相似文献   

15.
<正>为适应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需求,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坚持系统思维,努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面对重特大自然灾害,全市上下凝心聚力、主动作为,尽最大努力将灾害影响降到最低,取得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良好成绩。根据当地复杂严峻的灾害形势,本文总结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对策,以期提升自然灾害防治水平,护航合肥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十堰市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和南水北调库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恶劣,灾害多发频发,全市常年因自然灾害需安置救助灾民30万人以上。十堰市坚持预防为主、防救并重,大力推进区域性减灾救灾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17.
正自然灾害是东盟成员国发展所面临最为迫切的挑战之一。为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东盟成员国通过签订协议、宣言等建立自身减灾救灾合作机制,并利用东盟与中日韩、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与有关国家、联合国有关机构开展合作。不断完善的减灾救灾合作机制,也有力提升了东盟地区的灾害风险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十堰市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和南水北调库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恶劣,灾害多发频发,全市常年因自然灾害需安鼍救助灾民30万人以上。十堰市坚持预防为主、防救并重,大力推进区域性减灾救灾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12月19日)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彰显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积累了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宝贵经验,国家综合减灾能力明显提升。但也应看到,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当前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灾害信息共享和防灾减灾救灾资源统筹不足,重救灾轻减灾思想还比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减灾》2013,(12):41-41
定安县位于海南省北部,地处南渡江中下游,自然灾害多发,救灾任务十分繁重。近年,为提高灾害救助应急管理能力,提高救灾工作科学化管理水平,定安县切实加强自然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县、镇(农场)、村(居)委会三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全县减灾宣传、灾害预警、灾情收集、灾后救助等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