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中国减灾》2012,(15):63
日前,安徽省淮南市减灾救灾委结合实际,建立了"淮南市自然灾害应急专家库"。"淮南市自然灾害应急专家库"由淮南市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专项设立,其主要职责是受委托对全市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分析,研判灾害趋势,查核和科学评估灾情,对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提供决策建议、意见、专业咨询以及技术支持。根据灾情从专家库抽列人员组成专家组,对灾情进行会商。  相似文献   

2.
《中国减灾》2013,(12):41-41
定安县位于海南省北部,地处南渡江中下游,自然灾害多发,救灾任务十分繁重。近年,为提高灾害救助应急管理能力,提高救灾工作科学化管理水平,定安县切实加强自然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县、镇(农场)、村(居)委会三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全县减灾宣传、灾害预警、灾情收集、灾后救助等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民政部门抓住玉树地震灾后重建的有利时机,建立起一支涵盖各类自然灾害、覆盖全省城乡社区、配备必要工作设备、承担灾害预警、灾情收集、传递和应急救助工作的灾害信息员队伍,全面夯实了减灾救灾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山东省安丘市民政局把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为民生保障工作的重点,着力从健全救灾体系、加强设施建设、开展减灾宣传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救灾减灾工作水平,不断开创安丘民政救灾工作新局面。加强减灾体系建设增强灾害救助能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了安丘市防灾减灾工作委员会,建立了灾害预警、灾情会商、应急联动等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综合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修订完善《安丘市自然灾害应急处置预案》,精心编制市镇村三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救灾网络体系。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在县级,抽  相似文献   

5.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灾害管理工作。把防灾减灾作为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把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救灾工作的基本任务。在救灾工作中,各级政府及时行动。启动救灾应急程序和预案。尽全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今年.民政部根据灾情的发展,按照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工作规  相似文献   

6.
《中国减灾》2012,(11):29-30
近年来,安徽省淮南市始终立足“防救并举,以防为先”的救灾工作理念,科学谋划,突出特点,锐意进取,狠抓落实,以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为抓手,灾害应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综合减灾成果丰硕。  相似文献   

7.
《中国减灾》2004,(6):4-5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5月19日在中组部、民政部、国家行政学院联合举办的“省部级干部灾害应急管理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强调。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自然灾害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灾害应急机制,切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8.
《中国减灾》2013,(2):22-22
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又多丘陵和山地。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自然灾害频发。一直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减灾救灾工作,切实加强对减灾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灾害救助制度和综合减灾管理体制,制定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组织开展一系列防灾减灾活动,加大减灾救灾的经费投入,有力提高灾害应急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全社会综合减灾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甘肃省省委十二届六次全委会议强调,要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目的是通过健全体制机制,增强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灾害管理由“应急救助”向“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转型。甘肃省是全国自然灾害高发易发省份之一?素有“十年九灾”、“无灾不成年”之说,特别是近年来多灾并发、重灾连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在经受一系列重特大自然灾害的考验后,甘肃省民政厅深刻体会到,建立和完善“综合政策”、“联动共享”、“综合减灾救灾责任”三大体系,是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的基本手段和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全省灾害信息员灾情管理水平,扎实做好汛前各项准备工作,4月16日,江西省民政厅在南昌市举办汛前灾害信息员培训班。培训采取授课为主、交流互动为辅的方式进行,重点就灾情管理要点及注意事项、灾害救助实务、自然灾害救助评估基础知识等有关内容进行了全面培训。灾害信息员队伍在减灾救灾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开展灾前预防和灾后应急救助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地要严格按照灾害信息管理规定,按规定程序、按时间要求上报灾情,要提高灾害信息  相似文献   

11.
3月27—28日,河南省郑州市民政局举办了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信息员培训班。来自全市18个县(市、区)民政局救灾办主任、救灾科长、自然灾害信息员和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操作员50多人参加了培训。郑州市民政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郎克俊在开班仪式上进行动员讲话,部署了2013年救灾工作。河南省民政厅救灾处处长张渊宣读了《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关于命名“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决定》,向10个获奖的社区颁发了奖牌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我国灾情管理工作与时俱进,发展迅速,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灾情管理制度不断得到完善,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灾情应急值守制度、灾情会商核定制度、灾情报送通报评估制度等为防灾减灾救灾决策提供了支撑;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不断发展,分级培训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这支队伍力量逐步发展壮大、能力不断提升,为解决灾害预警、灾情报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提供了保障;灾情管理技术也取得了新突破,多网络多终端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平台、全国灾害信息员数据库、  相似文献   

13.
正灾情信息管理作为一项基础业务,支撑着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在防灾减灾救灾全局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灾害事件发生频率明显提高,我国正面临更加巨大的自然灾害风险。灾情信息管理作为一项基础业务,支撑着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在防灾减灾救灾全局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减灾》2014,(4):58-58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减灾委完成了2013年自然灾害评估工作,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提交了3万余字的总结评估报告。此次总结评估工作由自治区民政厅牵头,共有25个减灾委成员单位积极参与。总结评估报告从灾情基本概况、灾情特点分析、救灾工作情况、重大灾害过程评估情况、存在问题和建议5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反映了民政、气象、国土、农业、林业、地震、水利等主要成员单位一年来开展的减灾救灾工作情况,剖析了减灾救灾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6个薄弱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工作的7条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自然灾害多发,救灾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近几年,受气候异常影响,旱灾、风灾、虫灾、雹灾、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频次明显增多,给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困难。为提高灾害应急救助管理能力,提高救灾工作科学化水平,自2007年起,通榆县在全县各乡镇、村、屯建立了灾害信息员队伍,进一步提高灾情信息收集上报反馈能力。从实践经验看,灾害信息员队伍建立以来,在快速反映灾情、实施灾害应急救助、减少灾害损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自然灾害多发,救灾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近几年,受气候异常影响,旱灾、风灾、虫灾、雹灾、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频次明显增多,给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困难。为提高灾害应急救助管理能力,提高救灾工作科学化水平,自2007年起,通榆县在全县各乡镇、村、屯建立了灾害信息员队伍,进一步提高灾情信息收集上报反馈能力。从实践经验看,灾害信息员队伍建立以来,在快速反映灾情、实施灾害应急救助、减少灾害损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减灾中心立即启动救灾应急响应机制,第一时间派员参加省应急管理厅召开的应急工作协调会,全体干部职工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全力以赴开展灾害应对工作。灾情发生1个小时后,四川省减灾中心通过国家自然灾害灾情报送系统向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报送第一条宜宾兴文地震灾情信息;灾情发生4小时后,省减灾中心通过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系统生成了第  相似文献   

18.
周燕 《中国减灾》2007,(9):59-59
为了切实增强浙江省台州市各级、各部门的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完善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快捷、高效的灾害信息报送、会商程序,全面提高灾害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努力减轻灾害损失,浙江省台州市于7月31日上午举行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四级灾情报送演练。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灾害评估"一词由来已久。过去,灾害评估主要服务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多是对于灾情及其损失的评估。如今,灾害损失与应对工作评估逐渐贯穿灾害管理全过程,对综合减灾、救灾救助、恢复重建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发挥灾害损失与应对工作,提高其支撑应急管理决策和灾害风险防范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了一套自然灾害情况统计的指标体系和调查制度,明确了灾害损失评估的指标内容。  相似文献   

20.
今年10月8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副主任、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发表电视讲话,对我国的减灾、救灾事业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呼吁全社会认识和把握自然灾害的发生特点和变化规律,提高全社会的灾害救助能力,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刊现予刊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