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等,浙江安吉人。中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领袖级人物,“诗、书、画、印”四绝,为“后海派”的代表人物,曾担任享誉海内外的百年名社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与任伯年、蒲华、虚谷齐名,同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相似文献   

2.
文刀 《观察与思考》2006,(16):18-20
<正>光绪甲辰(1904年),一桩中国印史上绝无先例的大事件——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后来成为中国研究金石篆刻艺术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著名学术团体,发展为一个国际性的研究印学、书画的民间艺术团体的“西泠印社”,在浙江省杭  相似文献   

3.
马锋辉 《今日浙江》2014,(20):60-60
正(1881—1955年)马衡原西泠印社社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浙江鄞县人,为我国近现代著名的金石学家和书法篆刻家,毕生致力于经史、金石诸学,精于汉魏石经,注重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推动了中国金石学向考古学的过渡,被誉为"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前驱"。马衡的书法实际是其考古金石学的一种延伸,因为在传统学问中书画金石、史学经学都相互浸染渗透。相对于马衡的学识而言,书法实在可说是治学之余的  相似文献   

4.
孙道荣 《传承》2008,(3):54-54
著名书法家姜东舒先生不久前因病辞世。姜老先生工篆、隶、楷、行各体,犹以小楷见长,曾担任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姜东舒先生师承书法大师、西泠印社社长张宗祥。他的拜师经历,颇为传奇。  相似文献   

5.
陈半丁(1876-1970)现代中国画画家,浙江绍兴人。他少年时家庭贫穷,但勤奋好学,更爱好诗文书画,常临摹一些名家作品,而且画得不错。20岁那年,他赴上海,为了学习书画,结识了名画家任伯年、吴昌硕,并拜他俩为师。在名师的指导下,他的诗书画印的造诣与日俱进,深得吴昌硕等的赞赏。40岁后,他到了北京,先就职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后又受聘为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画教授。在居京期间,他又和画家陈师曾、齐白石结为朋友,经常一起相互切磋画艺,作品渐趋成熟。当年曾和美术界同仁组织过北京画学研究会,自己也曾多次举行过个人画展,受到美术界同仁的好评。…  相似文献   

6.
正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三位大师不受社会各阶段风起云涌的艺术风潮影响,一心一意追求文人画传承的最高境界。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是近现代中国画坛三位杰出的艺术大师,2014年适逢吴昌硕诞辰170周年,齐白石诞辰150周年,同时为了迎接2015年黄宾虹诞辰  相似文献   

7.
刘江     
《今日浙江》2012,(4):60-60
刘汀先生是浙江书坛公认的、无可争议的元老级人物,以甲骨文书法篆刻创作享誉天下,主攻金石篆刻与篆书。刘江先生创作丰盛,近年先后获中闰书法终身成就奖,西泠印社终身成就奖。去年冬又出任西泠印社执行社长,在业界拥有崇高威望。  相似文献   

8.
(1912—2005年)启功原西泠印社社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央文史馆馆长启功先生,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书画鉴定家、文献学家、书画家、诗人,国学大师。曾师从贾羲民、吴熙曾先生学画,师从戴姜福先生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习文史词章,后经傅增湘先生介绍,受业于陈垣先生。幼年时书法以《九成宫醴泉铭》、《多宝塔碑》等唐碑入手,渐涉宋米芾、元赵孟頫、明董其昌等,广师碑帖及历代名家墨迹,尤以智永《千字  相似文献   

9.
正(1900-1992年)沙孟海原西泠印社社长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沙孟海,出生于浙江鄞县(现宁波市鄞州区)塘溪沙村的名医书香之家,被书坛推为20世纪十大书家之一,其书法熔冶碑帖,雄浑刚健,气势磅礴,尤擅长榜书大字,有"海内榜书,沙翁第一"之誉。其父沙孝能为一位儒医,酷爱书画,多有收藏,行医之余常舞文弄墨,对年幼的沙孟海提供了先天的家庭基础。沙孟海早年学书由篆隶入手,远溯汉魏,近法宋明,于钟繇、二王、欧阳询、颜真卿、  相似文献   

10.
王夏斐 《今日浙江》2012,(13):54-55
连日的雨,早上还在下着,在国学大师、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饶宗颐到杭州的当儿,悠悠地放了晴。 6月28日至29日,96岁高龄的饶宗颐从定居的香港辗转沪杭两地造访。此番饶老是到上海办书画展,并到杭州西泠印社"履新"。有百年历史的"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团、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影响最大的学术团体。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5,(11)
<正>近日与厦,参加一专门关于两岸新媒体研讨会,与会者不论专家学者、业界前瞻、媒体前沿、青年俊家,均献一言,听后感慨受益有余。无独有偶,几日前,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在《融合元年——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年度报告(2014)》出版座谈会上,一篇"媒体融合发展是改变历史、也是创造历史的大变革"之演讲,可谓入木三分、力透纸背,道出了今媒体人应有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仅看振武兄列举的一组数字:人民日报社已由一份报纸转变为全媒体形态的"人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诞生不久,金仲华受宋庆龄委托创办对外宣传刊物《中国建设》(现易名《今日中国》)并担任首任社长,为对外宣传新中国付出大量心血。在纪念他今年4月诞辰100周年之际,为缅怀他对杂志社的关怀,我想起在总编室工作时,曾见到他遗留下的一些信件,尽管是片断,但字里行间,洋溢着这位宋庆龄的挚友、国际传播专家对《中国建设》的殷切关怀与期望,其中有转达宋庆龄指示的,也有他本人的指导与建议。现在重新学习,对今天的对外传播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里迅速崛起的中国青年中,"海派"青年是格外引人注目的一群.这些生活在昔日大上海——"冒险家乐园"中的年轻人,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使他们无论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还是在行为特征上,都表现出与内地青年不同的特点,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海派"青年文化.本文试图概括"海派"青年文化的特点,并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作一剖析.开放性的"海派"青年文化与内地青年的正统、保守和相对封闭相对照,"海派"青年文化则表现出新潮、现代和开放的总体特征.本来,上海就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曾接受过西方文化的长期熏陶,对西方文化的开放和较强的吸收能力是"海派"文化的固有特征."海派"青年无疑承袭了  相似文献   

14.
正玉石文明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主要脉络之一,玉石雕刻的历史超越万年,渊源深远,绵延不断。清中期后,中国玉石雕刻艺术达到了中国古代史上的最后一个高峰。中国当代玉石雕刻艺术分南派、北派和海派。北派翡翠玉石雕刻庄重古朴;南派灵动轻盈;海派精致古雅。苏然,北派宫廷风格玉雕的代表人。她还是一位涉猎广泛的多面手,她的创作横跨古今,形制多样,呈现出丰富多变的美学风格。除了大家熟悉的中正典雅、恢弘大气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的中国画坛,齐白石是最负盛名的大师之一,他是继吴昌硕之后最伟大的艺术家,是20世纪诗、书、画、印深造求通、承前启后的大师。15岁先后拜齐仙佑、齐长龄为师,学做大木器作。37岁拜清末大儒王湘漪为师,学习诗文,开始了由民间画匠向文人画家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6,(24)
正冯远,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1952年生于上海。198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并留校执教,曾任学院教务处长、副院长、教授等职。1999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司长,2001年任艺术司司长,2004年任中国美术馆馆长,2005年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首任馆长、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首任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17.
金鉴才(1943年生)西泠印社副秘书长原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金鉴才是上世纪60年代浙江美院的书法大学是书法界最早的科班人才。但因为兴趣广泛,尤其对老一辈艺术家诗书画印兼能的提倡会心日久,故花鸟画极有专家风范。写书法自是当行本色,尤以书驰誉书界,亦能篆刻铁笔。近年人书俱老,反而越注重诗文之雅与国学之醇,且嗜古琴,寄佛寺,俨然逸江南文人墨客矣。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接手西泠印作后,倡导诗文对西泠印社的重要性并力荐古文辞入社,公开征稿时也专设诗文项并组织专家评审,极身体力行、惺惺相惜并全力支持作为坚强后盾者鉴才兄也。金鉴才的书法经历了行书、狂草、楷书等几个轮  相似文献   

18.
马锋辉 《今日浙江》2013,(11):62-62
朱豹卿,杭州人,祖籍海宁盐官镇,师承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由吴昌硕、齐白石入手,于黄宾虹得悟,写意花鸟,简淡空灵,生涩古拙,为现代浙派花鸟画高古一脉画风的代表。其绘画艺术沿袭中国文人写意传统,着力于笔墨精神,重人品修养,渗溢哲学之辨析、人生之体悟,多以佛家的"圆妙"、老庄"无为"的玄境以及禅宗的"参悟"为基石。《鲤鱼》图是朱豹卿在2006年隆冬之日所作、以鱼为主题的系列作品之一,引借脍炙人口的中国传统民俗故  相似文献   

19.
<正>曹原彰的头衔很多:前台湾民意代表、"两岸艺术之家"总裁、《两岸商情》社长、《卓越》杂志社长、福建平潭绿色家园农业公司董事长、湖北省丹江口阿里山农业公司总监……企盼和平在上述头衔中,"两岸艺术之家"总裁目前最为大陆民众所熟知。借由这个平台,退休前一直致力于两岸"三通"事业的曹原彰继续发挥余热,用文化行善,资助福建贫困学子。4年来,他共为福建贫困学子募得善款100多万元。面对提问,曹原彰吐露心声:"现在,许  相似文献   

20.
郭芙秀 《同舟共进》2008,(12):18-18
保育钧,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兼人民日报社华东分社社长、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现任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有名言:"民营经济要争的是平等,而不是特权。"危机催生改革,创新改变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得人心。就是因为顺应了民意,令旧体制不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