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代农民工向廉价劳动力说“不”,而对尊重与认可说“要”。最近出炉的《广东省第二代农民工调查报告》显示: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第二代农民工”与第一代相比,更多的是为改变生活方式和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而外出打工,因此.他们希望融入城市主流社会的愿望特别强烈,更希望被尊重和认可。去年,《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农民工正发生三大转变: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城乡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我们的政策取向,核心问题应该是如何给农民工以真正的城市市民待遇.更关切他们身上的权利链条。“尊重”必须有实质内容.审慎研究他们的权利保障.是政府应切实考虑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批农民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涌进城镇。他们活跃在建筑工地、工厂车间,给城市带来繁华,为居民带来方便,为社会创造财富,不断改变着城市面貌。他们的辛勤劳动,理所应当得到尊重;他们的付出奉献,天经地义应当得到应有的回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企业和一些雇主没有给民工平等的地位,对民工不尊重不理解,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拖欠、克扣民工工资。根据调查,农民工工资占农民工家庭经济收入的40%,是农民工全家赖以生存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由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存在,致使许多农民工辛苦一年甚至几年,…  相似文献   

3.
迷失在城市边缘?——农民工“第二代”问题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农民工对尊重与认可说“要”的时候,人们发现第二代农民工作为一个群体.已赫然出现在身边:他们与乡村渐行渐远,在城市中无根漂荡,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显歧视”和“潜歧视”,正日益加剧他们的“底层化意识”——不论他们是第几代。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劳动权利长期没有得到尊重和保障。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确立了农民工在劳动关系中的主体地位,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利、用人单位的义务、政府的责任,从而使农民工作为劳动者的权利保障有了坚实的法律制度。因此,应当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宣传,普及劳动合同法知识,切实保障农民工的权利,创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的聚群性,容易形成共同的利益扩求,并通过其群体的骨干去诉求这些利益。这是社会中一个平等的群体,虽然处于城市的边缘,却需要其他群体的包容和尊重随着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聚群性问题出现,沿海较发达地区城市社会管理中新生代农民工聚群争取利益引发的公共安  相似文献   

6.
城市农民工是指常年或大部分时间在城市企业务工,但户籍仍在农村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在现行的户籍制度下仍被认定为农民,但他们已从农民中分离,不同程度地融入城市社会,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是从事非农产业的工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城市农民工正在向工人阶级转化,已具  相似文献   

7.
对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霞  魏丛东 《前沿》2005,(1):97-100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肩负着建设城市和繁荣农村的双重任务 ,对我国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由于我国城市社会中的二元劳动力市场是基于身份所建立 ,从而在这种劳动力市场中就形成了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这些歧视不仅极大地损害了农民工的权益 ,而且还严重地违背了现代社会的公正原则 ,阻碍了农民工与城市的融合。因此 ,就如何消除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问题 ,在当前法律及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上予以探讨和研究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进程及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农民工在过去的30年中经历了从"离土不离乡"到"离土又离乡"、从"第一代"到"新生代"和"第二代",以及从"暂住"到"常住"或"居住"的实质性转变,国家的相关政策也出现了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但是,到了新生代农民工为主的时代,他们在城市融入上面临着三大难以化解的张力:政策的"碎步化"调整与新生代农民工越来越强烈的城市化渴望和要求之间的张力;他们对城市化的向往与他们实现城市化的能力之间的张力;中央城市化政策与地方落实城市化措施之间的张力。新生代农民工如果长期处于这样的张力之中,那么他们会在城市社会中建构出另一个不同于城市主流社会的社会圈子,会产生更大结构张力的"半城市化"问题。因此,现在应该全面改革城乡体制,建构出一个基于公平机会之上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管理制度,才能化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在城市处在一个身份认同和自身定位的转型期,本文以W市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从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和心理融入三个层面来探讨青年与老一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差别,并且得出结论:两代农民工有着不同的社会认同感和生活期望值,导致他们不同的个人行为选择,他们的差异是多方面甚至是全方位的.相较于老一代,青年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的"嵌入"式和"失范"性程度更加突出,需要从理论层面和制度设计中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邬小平 《前沿》2008,(11):138-142
本文通过作者近年来在几个城市与农民工的接触沟通,对农民工有了一定的了解、理解和认识,结合自己的感受,产生了如果条件允许愿意为农民工做心理咨询的想法。文中主要讲述了如下内容:农民工的奋起,不仅改变了个人和家庭的命运,而且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推动着广大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加速了城市化建设的进程。这其中有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现象,那就是,他们的起步是靠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而不是靠哪一方面的投资;他们的发展是靠自身的吃苦顽强,而不是靠哪一方面的照顾;他们的创业是从一点一滴开始,而不是在固有的模式上运行。他们的进步对城市人的就业和发展产生着冲击,带来了挑战。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一种劳动力大迁移现象。农民工是一个群体,但不是一个阶层。农民工的称谓就像当年人们对下岗职工的称谓一样,是过渡性的,不会永久地存在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农民工在城市各行各业的融入,农民工这个称谓必将被职工这一通用的概念所取代。从长远来看,对农民工最大的爱护应该体现在与同一岗位的其他职工的平等上。让他们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待遇。对农民工最大的关怀应该体现在给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上。为他们办理应有的社会保险,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对他们最大的帮助应该体现在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成长机会上。让他们的才能充分发挥、贡献得到社会的认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应该体现在建立所需的维权机制,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上。让他们的权益不因个人文化素质高低、法律意识强弱而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的社会适应不仅包括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的适应,还包括他们对农村社会的适应。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他们不仅在对城市社会的适应方面存在重重障碍,而且对农村社会的适应方面也存在诸多障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心理层面。  相似文献   

12.
朱秋莲 《求索》2012,(11):248-249
农民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尊重。之所以处于弱势社会地位是与他们的弱势社会资本密切相关的。因此必须全面改革户籍制度为农民工社会资本提升提供制度保障;加强农民工制度内正式组织建设,为农民工社会资本提升提供组织保障;加强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为农民工社会资本提升提供内在源泉。  相似文献   

1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的2013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一就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这标示着中国的城市化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大量农民工将脱离农村融入城市,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大批农民工虽然身在城市,但心灵却并未融入,文化隔膜是他们融入城市的主要阻碍之一。作为城市弱势群体的农民工需要政府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体现人文关怀,为他们的城市融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4.
邬小平 《前沿》2008,(10):118-122
本文通过作者近年来在几个城市与农民工的接触沟通,对农民工有了一定的了解、理解和认识,结合自己的感受,产生了如果条件允许愿意为农民工做心理咨询的想法。文中主要讲述了如下内容:农民工的奋起,不仅改变了个人和家庭的命运,而且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推动着广大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加速了城市化建设的进程。这其中有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现象,那就是,他们的起步是靠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而不是靠哪一方面的投资;他们的发展是靠自身的吃苦顽强,而不是靠哪一方面的照顾;他们的创业是从一点一滴开始,而不是在固有的模式上运行。他们的进步对城市人的就业和发展产生着冲击,带来了挑战。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一种劳动力大迁移现象。农民工是一个群体,但不是一个阶层。农民工的称谓就像当年人们对下岗职工的称谓一样,是过渡性的,不会永久地存在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农民工在城市各行各业的融入,农民工这个称谓必将被职工这一通用的概念所取代。从长远来看,对农民工最大的爱护应该体现在与同一岗位的其他职工的平等上。让他们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待遇。对农民工最大的美怀应该体现在给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上。为他们办理应有的社会保险,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对他们最大的帮助应该体现在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成长机会上。让他们的才能充分发挥、贡献得到社会的认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应该体现在建立所需的维权机制,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上。让他们的权益不因个人文化素质高低、法律意识强弱而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的2013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一就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这标示着中国的城市化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大量农民工将脱离农村融入城市,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大批农民工虽然身在城市,但心灵却并未融入,文化隔膜是他们融入城市的主要阻碍之一.作为城市弱势群体的农民工需要政府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体现人文关怀,为他们的城市融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6.
判断农民工对目前中国社会可能造成的震荡,与一个问题有密切关系,这个问题就是:在经济紧缩时期,当城市中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的情况下,农民工还有没有可能回到家乡.如果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的特征,这个问题就尤其值得注意.一般地说,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时期,城市中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会大量增加.这就意味着这时会有大量的农民工向城市涌来.但当经济紧缩的时期到来的时候,城市中的就业就会明显减少.在这样的情况下,为城市所无法容纳的农民工有没有回去的可能性和现实条件?而要回答这个问题,又会涉及两个更具体的问题,一是他们是否有回去的意愿,二是他们是否有回去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面对农民工第二代已经生长在城市这一客观事实,社会政策改革的总体方向是让农民工二代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健康的心理,提升他们的人力资本,让其具备在城市社会中向上流动的能力。同时,城市要向他们充分开放,让他们看到生活的希望与发展的社会空间,鼓励他们通过正当途径去实现个人理想,在社会的阶梯上向上攀登。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主观上愿意融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客观上却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捆绑,在既有的二元社会保障权基础之上,形成了"间架性社会保障权",在形成路径、表征和制度支持方面与二元社会保障权差异明显。从生存到精神再到社会认同等社会保障权方面,没有出现新生代农民工想要的、将他们纳入城市社会保障权的社会政策;而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农村社会保障权的社会政策,并未得到他们积极回应。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和农村社会融合出现裂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作者近年来在几个城市与农民工的接触沟通,对农民工有了一定的了解、理解和认识,结合自己的感受,产生了如果条件允许愿意为农民工做心理咨询的想法.文中主要讲述了如下内容:农民工的奋起,不仅改变了个人和家庭的命运,而且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推动着广大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加速了城市化建设的进程.这其中有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现象,那就是,他们的起步是靠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而不是靠哪一方面的投资;他们的发展是靠自身的吃苦顽强,而不是靠哪一方面的照顾;他们的创业是从一点一滴开始,而不是在固有的模式上运行.他们的进步对城市人的就业和发展产生着冲击,带来了挑战.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一种劳动力大迁移现象.农民工是一个群体,但不是一个阶层.农民工的称谓就像当年人们对下岗职工的称谓一样,是过渡性的,不会永久地存在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农民工在城市各行各业的融入,农民工这个称谓必将被职工这一通用的概念所取代.从长远来看,对农民工最大的爱护应该体现在与同一岗位的其他职工的平等上.让他们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待遇.对农民工最大的关怀应该体现在给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上.为他们办理应有的社会保险,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对他们最大的帮助应该体现在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成长机会上.让他们的才能充分发挥、贡献得到社会的认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应该体现在建立所需的维权机制,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上.让他们的权益不因个人文化素质高低、法律意识强弱而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日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力,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作为研究对象,以他们在城市融入中的社会层面作为研究视角,分析与研究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如何克服社会交往"内卷化"、可动用社会资源匮乏、社会歧视严重这些社会融入方面的壁垒,从而让他们在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的同时,也能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生活,并真正享受到城市发展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