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首倡者,他早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两篇理论文章中所阐发的许多思想,被马克思吸收,成为《资本论》Ⅰ卷写作的重要参考文献。恩格斯参与了《资本论》Ⅰ卷的创作出版和宣传,编辑、出版了《资本论》Ⅱ卷、Ⅲ卷。恩格斯驳斥了对《资本论》的种种攻击,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2.
一恩格斯写于1843年底和1844年初的早期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是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处女作.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为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提供了许多重要原理,被马克思誉为“批判经济范畴的天才大纲”①,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建的历史上起了重要作用.这是大家所公认的.但是,对于《大纲》中的价值理论的评价就不同了,无论在国内外,都长期存在着争论,而且持否定态度的观点相当普遍,似乎占着上风.例如,在苏联,列·伊利切夫等集体编著的,看来是代表着官方或者至少是  相似文献   

3.
2020年是恩格斯诞辰200周年。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首倡者和捍卫者。恩格斯初期创作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为马克思所吸纳,成为马克思构建政治经济学大厦的理论精华。在其中后期,恩格斯创作了《反杜林论》这部著作,并对《资本论》进行了整理、出版和补充。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伟大贡献,对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斯图尔特 《传承》2012,(15):92-93
随着全球意识形态的不断发展变化,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思想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马克思最杰出的政治经济学著作《资本论》的销量自2008年以来一直激增,《共产党宣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也是如此。2012年7月4日,英国《卫报》发表了该报专栏作家斯图尔特·杰弗里斯的文章《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再次兴起》。  相似文献   

5.
梅学兵 《求索》2011,(11):103-105
日本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望月清司在其代表性著作《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中提出,《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早期不成熟思想之学术著作,其历史理论是科学主义的“分工展开史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依赖关系史论”则是其成熟的人本主义理论。连接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桥梁是在《雇佣劳动与资本》、《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中频繁使用的“社会联系”这一范畴。望月清司对马克思历史理论实质及其早晚期判断的失误决定了其对“社会联系”范畴的解析具有明显的目的论色彩。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写于1857年8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奠基作。在这篇经典著作中,马克思从解析“生产”或“生产一般”这个概念入手.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在《导言》的开篇部分,马克思阐明,生产从来都是具有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任何一种生产都是通过人们结成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进行...  相似文献   

7.
从对《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重新解读出发,莫伊舍·普殊同发现了一个与“传统马克思主义”不同的马克思,在阐述劳动与时间的辩证法的过程中完成了对马克思批判理论的重构。但是由于普殊同颠倒了价值形式与私有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导致他抽去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中的生产关系维度,而把资本主义的崩溃理解为一个与私有制和阶级关系无关的客观历史过程的结果。因此,他无法在资本的辩证运动之中找到超越资本的力量,最后走向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背离。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一生不断地批判,既批判别人,也批判自己。本文就是攫取马克思一生反思海洋中的一滴水,来浅析马克思主义是怎样完成从隐藏着新思想萌芽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的人本主义到他与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实践的唯物主义转变以及它转变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主义著作中,最先出现“对抗”这一概念的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在讲到工人劳动产品的异化时指出:“工人在他产品中的外化……意味着他给予对象的生命作为敌对的和异己的东西同他对抗。”但是,此时马克思还没有涉及到对抗和矛盾的内在联系。后来,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写道:“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3页)这标志着马克思的认  相似文献   

10.
在文本和思想的语境中,马克思对辩证法的理解和建构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过程中展开的。作为马克思初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巴黎手稿》蕴含了他早期辩证法的存在样态,其思想通道是对国民经济学形而上学的批判。在该文本中,国民经济学的形而上学主要表现在劳动、资本和土地以分离的方式存于其中,从而使私有财产充满了形而上学性质。由此,与借助于费尔巴哈的异化论来理解马克思的国民经济学批判不同,从国民经济学批判的视角来理解费尔巴哈,更能彰显马克思辩证法对它的内在超越。马克思在这一方法论上的超越也预示了他后来整个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主题及其方法的开端。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秦柳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资本论》虽然在19世纪后半期已经出版和印行,开始向世界传播,但它向全世界更广泛更深入的传播,则是在20世纪。马克思著、考茨基编的《剩余价值学说史》(即《资本论》第4卷)是在1905—19...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旨趣是实现彻底的人类解放,作为马克思毕生研究成果结晶的《资本论》,更是关于人类解放的理论巨著。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对具体的经济范畴的分析入手,对资本主义的症候进行了诊断,深刻揭示了资本增殖的逻辑及其剥削的秘密,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分析和人的生存状况的考察,将对"人的解放何以可能"的探索熔铸于其理论研究中的"三大批判"——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当中:其中,哲学批判体现的是人类解放的存在论关怀;政治经济学批判展现的是人类解放的认识论自觉;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则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实践论探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真正实现了"三大批判"的理论统一,并将三者融入对"人的解放何以可能"的探索进程当中。  相似文献   

13.
弗兰尼茨基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理论为基点,发现、重建马克思主义和当代社会批判的人道主义基础。他认为异化范畴恰当确切地反映出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哲学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理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所有其他前提都是从异化理论中引申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王清 《前沿》2014,(19):66-67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文献,重温《序言》,可以看到其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作出了精当概括,是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一篇经典文献。《序言》系统阐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5.
异化这一范畴在1843年以后的马克思早期著作中,尤其是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从1843年起,马克思开始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以及青年黑格尔派决裂,并在唯物主义基础上,根据资本主义制度现实的矛盾,展开了对旧世界的批判。当时他就力图用异化作为钥匙,去打开资本主义制度和它的政治经济学的秘密。自从1932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全文出版后,围绕着异化问题出现的长期持续的争论,已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斗争的一个部分。论争的内容固然已远远超过异化原来的含义,但却又和对马克思的异化思想的理解直接联系着。论争的若干问题,包括异化究竟是历史范畴、抑或  相似文献   

16.
现代性批判问题是马克思重点关注的理论议题,在他那里,对于现代性的审视不仅是一项哲学任务,更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焦点所在。透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我们发现,马克思对于现代性的批判有一条清晰的运思逻辑:从哲学批判走向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哲学批判是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逻辑起点,在深刻剖析黑格尔理性形而上学的基础上,马克思以“感性活动”批判黑格尔的“纯粹活动”、以“现实主体”批判黑格尔的“理性主体”,同时批判了黑格尔对劳动概念的抽象理解。以此,马克思摧毁了现代性的基本原则——抽象的主体性。然而,哲学批判难以切中社会存在和现实社会的经济关系,难以触碰现代性问题的根基。基于此,马克思将现代性批判上升到政治经济学批判,他具体考察了国民经济学、异化劳动现象与私有财产问题,并立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批判资本主义问题,最终揭露了资本主义自身的内在矛盾以及资本逻辑对现代社会的抽象统治。  相似文献   

17.
《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是马克思先后计划并写作的两部巨著。《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写作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出版均早于《资本论》的写作和出版。《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写作计划包含了《资本论》的内容,《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写作过程孕育了《资本论》。《资本论》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一般”相关内容演化发育的结果。《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续篇是《资本论》,《资本论》的“续篇”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册除“资本一般”篇外的其他篇和其他册。《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在写作计划、考察对象、逻辑行程、叙述风格和完成程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政治经济学批判》不是《资本论》的“准备著作”或“手稿”,而是一部未完成的、比《资本论》内容更全面的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巨著。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蕴含着生命政治学批判的诞生,主要体现于宗教批判的"神学治理"维度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人口治理"维度,尽管马克思的生命政治学批判与其政治经济学批判有着较大的区别:前者以"生命权力的逻辑"为批判对象,而后者的批判对象则是"资本权力的逻辑"。如果说福柯的生命政治学批判以"权力"为中心,那么"权力的形成"则是马克思生命政治学批判的核心。在此意义上,"权力、资本和生产"构成了马克思权力谱系学的三个基本要素。其中,权力和资本构成了资本主义的资本权力逻辑;而权力和生产则构成了资本主义的生命权力逻辑。据此,在福柯与马克思理论传承关系的意义上,马克思是生命政治学批判的奠基人。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与生命政治学批判的内在关联进行考察,不仅有助于恢复马克思批判理论在当代生命政治学谱系中的历史地位,而且在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生长点方面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9.
薛俊强 《前沿》2011,(7):72-75
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经济哲学批判标志着"个人""群体"和"社会"和谐共生之社会整合视域的基本形成。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体现在其独有的"经济哲学"批判路径。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哲学批判路径集中体现在:对古典经济学研究起点和方法的批判,即抽象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批判。在这一批判过程中,深刻地体现出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之经济哲学批判的实质和核心:在从事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以重塑"个人""群体"和"社会"发展有机统一为理论旨趣而展开对古典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及其所引申出来的对其研究对象的人学批判。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哲学批判路径折射出马克思试图寻求"个人""群体"和"社会"三者发展的有机统一的社会整合思路,而这一整合思路为其终身为之奋斗的理想社会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20.
邓丰 《传承》2008,(16):18-19
本文通过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劳动观的批判,指出这种批判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特别是唯物史观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使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同黑格尔唯心主义明确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