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本利 《前沿》2012,(11):89-91
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呈现出由气候政策行动向气候立法转变、由以减缓为主向减缓与适应并重、由以国家行动为主向国家与地方行动并重的趋势。中国作为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之一,加强气候变化立法,不仅是提高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重要行动举措,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制保障。中国气候变化立法应考虑从以下重点着手:气候变化国际法的国内化、综合性气候变化立法、适应性气候变化立法、地方气候变化立法。  相似文献   

2.
《人大论坛》2010,(2):20-21
现实回放: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推动节能减排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009年9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明确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3.
全球气候正在发生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气候变化事关人类生存和各国发展,成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努力、共同应对。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人口众多、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是最易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气候变化严重威胁中国许多地区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  相似文献   

4.
气候正义的研究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晓鲜 《求索》2011,(12):72-74
气候正义是由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正义问题。从根本上讲,气候变化问题涉及到人与自然、代与代之间的利益问题以及国家之间、群体之间的利益问题。因此,气候正义研究主要包括生态正义、代际正义和全球正义等几个研究向度。这些研究向度从不同维度共同推进气候正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根据2011年世界气象组织的相关报告,2001-2010年是有记载以来最温暖的十年。没有人知道气候变化的影响在多大程度上才算是“安全”,但我们却清楚地知道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及生态系统带来的灾难:旱涝灾害增加、致命热浪与极寒等极端天气以及冰川消融、永久冻土层融化、珊瑚礁死亡、海平面上升等生态系统改变。现在,不再是科学家在预言着这些改变,而是从北极到赤道,人类已经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挣扎着求生存。  相似文献   

6.
《公安研究》2009,(5):94-95
胡鞍钢、管清友在《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撰文认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治领导人的共识,但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趋势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之间却面临巨大的不平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一项全球性公共产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单独承担。  相似文献   

7.
乌格 《中国减灾》2008,(3):50-51
2007年底,许多国家的首脑、非政府组织和跨国公司的代表12000余人,从世界各地赶赴印尼巴厘岛,共同寻求气候变化的解决之道。这就是令世人关注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其实,早在2004年,一本由我国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的专家和学者们撰写的《全球气候变化——人类面临的挑战》一书就已问世,作者在书中真切地告诉人们——  相似文献   

8.
邢悦 《中国减灾》2008,(3):8-11
2007年被称为“气候变化年”。在这一年里,气候变化从一个环境问题演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政治议题。许多国家围绕气候变化这个议题,进行了大量的讨论甚至争吵。毫不夸张地说,气候变化问题正随着全球变暖而迅速升温,变成一场场国家间的政治博弈。2007年12月。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的巴厘岛路线图,正是世界各国经过反复讨价还价而达成的重要成果。短期利益最终在人类生存和未来发展面前低头——巴厘岛上,美国在最后一刻也不得不妥协,会议最终的成果为今后气候变化谈判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切实加强对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对外视工作需要可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或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作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  相似文献   

10.
11月19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研究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面临的形势,就进一步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进行了部署。国务院总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1.
汪纪戎 《中国人大》2009,(18):29-29
从原先单纯的环境问题逐步演变成一个重大的国际政治、经济问题,并进而影响到政府决策及国家之间政治关系的策略转变。气候变化应对当下正成为全球瞩目的重大问题。8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在8月25日的分组审议中,参会的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力求在中国经济和气候保护之间寻找到平衡点,为中国探索出一条符合其自身情况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此特刊发几位委员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省内生产总值(GDP)从124亿元增长到22830多亿元,从全国第14位上升到第4位,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财政收入达4500亿元。浙江处在全旧最具经济活力的长三角地区.在经济基础、社会发展、城乡建设上都具有一定的实力,理应在低碳发展、生态建设中走在全同前列,同时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3.
理论视野     
《长江论坛》2010,(2):96-96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2010年2月22日下午主持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事关世界各国人民福祉。长期以来,我们本着对我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负责的态度,始终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相似文献   

14.
王庆喜 《中国人大》2012,(11):25-26
当前,气候变化不仅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态环境脆弱,是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同时,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经济转型的要求日益迫切。  相似文献   

15.
从198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保护气候的决议以来,经历了21年马拉松式的国际气候变化谈判,2009年12月7日一18日将在丹麦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被喻为“拯救地球最后的机会”。气候变化谈判,既是保护全球气候和环境的重要谈判,更是一场国家间在经济、能源、环境、外交方面的重大博弈。哥本哈根会议能否达成“一个将全世界所有国家都结合在一起的雄心勃勃的全球协定”,依然是个巨大悬念。而中国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又将面临哪些压力和挑战?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化是全球生态文明之最大挑战。国家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北京作为全国首都,发展低碳经济有其必要性和示范标杆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发[2007]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同意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以下简称《国家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一、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气温增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频发等,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气候变化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今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低、气候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是最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8.
自从2009年被称为“史上最牛的会议”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以后,“低碳”这个词汇被无限地放大和传诵.几乎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有两种声音最具代表性:一种是低碳激进主义论。  相似文献   

19.
国发〔2007〕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同意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以下简称《国家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一、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气温增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频发等,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气候变化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今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低、气候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是最易受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20.
陆庆光 《当代思潮》2012,(11):37-40
后现代农业研究,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的一项前沿课题,为应对能源危机、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受到广泛关注。我国国情,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要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以深化改革为动力,调整产业结构,加速传统农业创新发展。本文从研究农业本质属性、实施主体功能区国家战略等方面提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