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浙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由政府组织和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浙江是最早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省份之一,通过近  相似文献   

2.
朱红霞  解之诚 《创造》2009,(1):82-8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相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传统农村合作医疗模式而言,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为实现到2010年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2003年在全国选择了304个县(市)先行进行试点,  相似文献   

3.
安静 《协商论坛》2009,(12):40-4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领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其现阶段目标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终极目标是对农民医疗实施全额报销,形成全民医疗福利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是保障农民健康、缓解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国家、地方政府和个人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保障制度。黄冈市委宣传部组织的调研课题组在对黄冈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与思考的建议,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和实践思考。  相似文献   

6.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自2003年开展以来,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试点地区、各有关部门扎实工作,积极推进,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全市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了贯彻落实2005年国务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工作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白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保护农民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的重大决策。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直接关系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利益,是有效破解"三农"问题,促进  相似文献   

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我国新农合保险的实施,对身患大病而家庭困难需要救助的农民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是国家推行的一项重要惠农政策。  相似文献   

8.
2002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作出后,武穴市第四、五两届人大常委会围绕“要让农民看得起病”这个主题,进行了不懈监督。一个由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武穴市逐步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9.
《人大论坛》2006,(8):15-17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减轻医疗负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筹措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按参加合作医疗人数,每人每年各35元标准资助(其中中央财政20元,地方财政15元,省地县三级财政按3:3:9的比例分担),农民人均每年缴费10元,以及乡镇政府、社会团体、企业、机关、个人等资助的合作医疗款组成。其补偿范围主要以大病统筹为主,对农民在县、乡镇、村各级医疗机构看病时门诊费、住院药费进行一定比例的补偿。以普安、贞丰两县为看点,黔西南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与探索走过了30个春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经历了许多艰难与曲折,终于闯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道路,建立起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互助共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本文拟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与探索,进行专题探讨和研究,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新时期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1.
从传统政党向现代政党转型,这是政党继续保持执政地位与实现国家善治目标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也毫不例外.中国共产党应认真从世界大党的兴衰中总结并汲取经验教训,深刻认识政党现代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借鉴现代治理与善治理念,不断提升政党的合法性,尽量拓展政党的包容性,努力保持政党的稳定性,强化政党治理的规范性,推动政党治理的互动性,增强政党治理的有效性,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从传统政党向现代政党转型从而实现长期执政必须选择的目标性治理方略.  相似文献   

12.
政党政治和政党外交是当今国际政治领域中的普遍现象,政党政治的普及为政党外交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国际活动空间。政党外交是政党政治在国际政治领域中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且政党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总体外交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历来高度重视政党外交,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时期,都十分注重自身建设,逐步形成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形成了党的七个方面建设新布局.从党的建设角度看,各级党校应围绕党建新布局,转变或强化传统职能,拓展培训教育职能,巩固理论、政策宣传职能,强化决策咨询职能,增强理论、政策研究职能,以增强党员干部教育的实效性,为党长期稳定执政服务.  相似文献   

14.
政党认同是政治主体对政党的一种思想、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其对政党做出的一种肯定性的心理反映和行为表达.政党领袖是以个人或者小集团形式出现的、并以其理论力量、人格魅力和实际组织经验为广大政党成员以及人民群众所接受和公认的政党主要负责人.政党领袖是政党认同形成的魅力性资源,一个成绩卓越、品格高尚、魅力十足的政党领袖对于政党争取民众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政党领袖与政党认同之间应该维持一个良性的互动.如果打破这种均衡,在政党认同中"人"的因素过大,而"党"的因素过小,则会造成对政党认同的扭曲,并出现个人崇拜盛行、政党组织发展不稳等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15.
搞好一所党校,必须具备三项基本条件:第一,党委重视是搞好党校工作的根本保证;第二,党校自身作为是搞好党校工作的关键所在;第三,财政支持是搞好党校工作的重要保障。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要求在党校工作中的具体展现。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重新审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意识,实现党的执政长久稳定是当前执政党建设的核心内容。党在执政理念方面要实现新的认识,应重点把握执政合法性意识的新建构、执政党新的阶级基础意识的建构、执政党新的社会基础意识的建构。  相似文献   

17.
正Elections are done to embrace the upcoming national congress With the conclusion of the 11th Beijing Municip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on July 3, China has completed the reshuffling of its Party leaders at the provincial-municipal level.INTLOA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对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认识:他提出党政分工以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对权力加强制约,以防止个人集权、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出现;加快法制建设,强调党员必须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把实行法治作为共产党的基本执政方略。刘少奇对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的艰辛探索,为新时期实行全面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战略高度,全面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贯彻党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深入学习贯彻党章提出了明确要求。讲话立意高远,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我们要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章落实到直属机关党的各项工作之中,积极开展以“学党章、懂党规、守党纪、强党性”为主题的学习贯彻党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学习…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一些有益观点和做法,阐述了为什么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对党校应如何完成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将建设学习型政党这一任务落到实处,以党校的工作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企业的建设,最终实现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推动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