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外社会参与程度与参与形式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的社会参与研究重点已转向社会参与的方法与技术。社会参与程度、不断创新的参与形式都属于参与方法和技术的研究范畴。对于社会参与的程度和形式的研究,国内外的学者已做出努力和贡献,但这与实现真正有效的参与目标仍有很大差距,有待学界的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提高,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村庄,农民主要是在利益驱动下参与政治,但这种利益主要是农民掩藏在"义务动机"之下的不太敢于承认、不太明确的利益.国家通过村民自治制度的供给拓宽了农民政治参与渠道,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除了民主选举之外的其他制度性正式参与方式几乎都成了摆设.要对农民进行利益维护的培养和教育,提高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水平,并正确看待非制度性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3.
赵臻 《理论月刊》2008,(4):12-14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而政治参与机制是民主政治运行的桥梁.本文认为,加强政治参与机制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而且其能促进政治稳定、实现对政府的有效监督及促进社会公平和促进党的和谐社会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4.
从界定公民街道事务参与的概念入手,分析我国已初步形成的公民街道事务评议参与制度。该制度在自主性和组织水平方面存在不足,可从培育公民自主参与评议意识和参与评议能力角度予以完善,在其基础上,从决策形成参与和决策执行参与两方面构建公民街道事务决策参与制度,进而形成我国双轨化的公民街道事务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5.
李泽 《求索》2008,(1):91-93
公民参与法律对我国法治运行的各个环节都将产生巨大的促动作用,是支撑法治运行的主体性力量。公民对立法活动的参与,有助于表达与平衡多元化的利益;公民对执法活动的参与,有助于提高法律的实效性,增强法律的开放性;公民对司法活动的参与,既能主张和维护权益,又有利于法院裁决发挥其意识形态功能。总之,公民对法律的参与将有效促进立法、执法、司法活动,进而推动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6.
公民能力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民主政治,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和法治建设,另一方面要提高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以实现人与制度的良性互动。本文从公民能力的含义、公民能力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以及提高公民能力的途径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非正式网络政治参与具有扩散性和互动性交汇、理性和非理性交织、潜伏性和爆发性交替等特性,其正面效应有助于扩大政治参与的广度,推进政治参与的深度,增强政治参与的效度,而负面效应则会弱化政治认同和政治信任,造成信息不对称,危害公共利益以及侵害公民权利等。为此,需要采取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保持畅通的网络民意表达渠道;科学引导,确立有效的政府回应机制;合理规范,健全相关法律保障;加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素质培养等措施,保证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8.
我国青年政治参与研究在最近几年逐渐繁荣,并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本文根据已有研究文献去粗取精,系统地整理出了关于我国青年政治参与研究的八个方面,即青年政治参与渠道研究、参与意识研究、参与动机研究、参与效能和效应研究、青年负向政治参与研究、分时期研究、分城乡研究、分阶层研究等.这些研究中有优点,也存在不足.因此,我国青年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形式、特点及其政治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网路政治参与,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新现象已经影响到中国社会政治的发展进程。公民利用网络平台参与政治,表达诉求,以此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网络政治参与既不同与传统的政治参与模式,又与其交织。它建构了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的新景观。  相似文献   

10.
环境公众参与在环境活动中已经形成了"爆炸"势头。许多国家从法律上赋予民众监管环境的实质性权利,NGO的环境监管模式更是受到普遍认同,环境民间组织在国内和国际舞台上发挥着巨大环境监管功能。我国的环境公众参与普遍存在着实效低下,甚至是活动合法性都面临质疑的的情况,这一新型制度的发展问题颇多。目前存在的根本问题是公众参与的过于分散,没有形成组织化规模,缺乏专业力量,民众参与成为政府部门可以控制的"合法"方式。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问题多发和利益主体多元的社会发展战略调整期,深化社会管理的公众参与是政府面临的现实选择。目前中国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呈现出两个发展路向:制度化的参与和自发式的参与,两种发展路向在参与的出发点、方式和效果上都有所不同,但作为参与发展的必经阶段,对于公众参与意识的提高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总体而言,中国城市社会管理公众参与的程度依然较低,要深化社会管理公众参与的程度尚需做出很多努力。  相似文献   

12.
论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公民参与是现代公共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是促使公共部门实现其公共责任和良好治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从个人、社会、政治和公共管理等层面分析了公民参与的价值和影响 ,进而阐述了公民参与的机制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公民参与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推进中国法治化进程,必须高度重视公民参与制度的法活地位,正确认识公民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断建立健全法治化、规范化的公民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14.
"企业白领"作为新的社会阶层之一,就其政治参与环境而言,有其自身特质,无论是其政治参与的宏观体制,还是自上而下的宣传力度,抑或具体而微的政治参与途径都有其与众不同之处.本文着力探讨了"企业白领"政治参与未来趋向,认为制度性参与仍是未来主角,参与方式将难以发生显著变化,另外,政治参与的层次将会发生跃变.  相似文献   

15.
城市社区居民政治参与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示了城市社区居民政治参与的含义,划分了居民社区政治参与的类型,论述了居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意义,并对居民社区政治参与的新经验、新做法等创新路径,进行了简略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是人民主权原则和协商民主理论,表现为公民平等地参与民主意志的形成过程。公众参与的现实意义在于能够更好地促进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保障公众对地方立法机关的监督,最终提高地方立法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面对利益多元化、复杂化的局面,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实践还存在诸多不足。对我国地方立法公众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反思,并从参与意识、参与程序和反馈机制三个方面寻求改善地方立法公众参与效果的方法,以实现地方立法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增强地方立法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7.
公民参与是民主政治和善治的核心价值,而公民参与意识是自主性公民参与的必要前提。本文从实证角度考察了社会资本与公民参与意识的关系。研究发现,参加志愿组织具有促进公民政治参与和社区参与意识的功能;参加官办组织和社会宽容只激发政治参与意识,而信任对两种公民参与意识均没有促进作用,信任熟人反而不利于政治参与意识的形成。因此,我国应积极推动公民参与网络的发展,尤其是促进志愿组织的发展,推动适用于现代复杂社会的社会性信任,在全社会推广社会宽容和和谐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李茜 《人民论坛》2012,(26):156-157
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合法方式影响公共决策制订和执行的行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文章力图从参与动机、参与范式、主体意识、规定性因素等四个方面对此进行简要分析,探讨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生成原因及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完善新社会阶层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国平 《前沿》2008,(8):71-74
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于我国合理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现状、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以及存在约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我国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住的客观要求,提出了积极引导和不断完善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良性有序发展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20.
田小平 《人民论坛》2013,(12):154-155
随着改革的深入,进一步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是我国面临的重要任务.这其中,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进一步发展好、管理好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同样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