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李凤 《重庆行政》2008,(1):20-21
一、统筹城乡和大部门体制的提出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7年10月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大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大部门体制在我国的首次提出,意味着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目标已经明确,即整合政府行政资源,构建富有综合性、协调性的政府行政体制模式——大部门体制。而同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重庆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那么,两个新生事物的同时出现,如何去寻求二者的契合点,捕捉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就成为了当今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统筹城乡发展中的行政障碍与地方政府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批准重庆、成都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十七大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行政障碍,从政府职能与公共需求的视角,明确界定地方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责任,提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探索建立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重庆市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直辖以来,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努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要成就,在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一系列成果。在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对重庆市改革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这个改革包括了"探索建立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命题。  相似文献   

4.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21世纪中国改革的战略重点之一。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最早获批进行改革实验的地区之一,四川省成都市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走过了10年历程。改革过程中,成都市逐渐厘清了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和内容,以及与其他改革的关系。对成都市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进行理性提炼,有助于深化对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认识,发挥实验区试点改革的典型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5.
新闻视点     
《今日中国论坛》2010,(10):10-11
<正>9月13日,成都市政府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召开,宣布了成都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改革后,成都市政府部门由51个减少到41个。改革意在与构建统筹城乡一体化行政管理体制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完成中央规定的改革任务,又要结合统筹城乡试验区实际,突出改革重点。  相似文献   

6.
浅析深化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改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深化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改革,将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传统机关事务管理体制,转变成为与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现代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是当前各级政府机关事务管理部门面临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7.
根据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我国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经拉开了序幕。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按照《意见》的要求,科学规范职能,合理设置机构,加强制度建设,以适应保障政府运转的客观需要。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审视江苏省目前的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情况,基本适应其履行职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钟宜 《重庆行政》2007,(5):49-51
一、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成果重庆的改革总体上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围绕统筹城乡发展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二是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政策体系上的创新性探索。具体可以归结为以下方面:1.减少层级,精减机构,完成市、区县、乡三级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为城乡协同发展奠定体制基础。重庆直辖后首先着手行政体制结构的调整。从1998年到2000年,先后撤销原涪陵市、万县市和黔江地区,实现市直管所有的区县,之后又撤销县的派出机构区公所,实现市、区县、乡镇三级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9.
宋俭 《学习与实践》2008,(12):75-80
建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改革进入深化和攻坚阶段后出台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综合配套改革的核心、关键和突破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成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综合配套改革的重中之重。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要着重实现两大转变:从经济管理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从行政控制型体制向依法行政体制的转变。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应当和改革党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结合起来进行。  相似文献   

10.
徐国柱 《群众》2008,(9):32-33
根据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我国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经拉开了序幕。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审视我省目前的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情况.基本适应其履行职能的要求.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主要是各级机关事务管理条块分割.政出多门,以致部门之间占有使用的各类资源苦乐不均,存在着互相攀比、  相似文献   

11.
农村行政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不能仅仅从行政体制本身考虑如何深化,而应跳出行政体制的局限,调整一切束缚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体制相适应的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新体制,推进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重庆被国家批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深化改革的战略谋划.试验区为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先试,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绝不仅仅是为本地区的发展寻找更好的途径和模式,而最终目的则是把解决本地实际问题与攻克面上共性难题结合起来,为推动欠发达地区及全国性的改革提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以下简称省直管县)体制试点的部署,现就我省推进省直管县体制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4.
2007年6月,重庆直辖10周年前夕,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央要求重庆从实际出发,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  相似文献   

15.
略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集中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明确提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如何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笔者简略谈谈个人看法。一、准确判断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发展趋势我国城乡关系已整体步入国际上通常  相似文献   

16.
6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通知,宣布经国务院同意,批准重庆和成都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的要求,成渝两地要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两市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面对这一新的历史机遇,重庆和成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紧紧围绕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这一大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中央的要求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为推动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和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7.
肖万春 《湖湘论坛》2009,22(4):84-86
要促进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城市统筹发展,必须进一步创新体制:一是建立健全长株潭城乡统筹一体化规划体制,加快以扩大县权为目标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二是进一步改革城乡分治的各种制度;三是建立支持性多中心新型城市化体制促进长株潭城镇体系空间布局优化;四是建立健全城乡产业融合体制;五是建立完善城乡资源环境一体化管理体制;六是着力防范和化解城乡统筹体制创新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政府组织规模与行政成本的财政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合理确定政府组织规模,节约政府行政成本,构建一个成本低廉、运行高效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当前深化行政体制和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从合理政府组织规模的测度入手,对我国目前政府组织规模的现状、政府行政成本及增长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界定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财政资源使用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钱建超 《重庆行政》2013,14(4):55-58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抉择。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最大的资源要素是行政资源,应注重从体制机制、行政资源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统筹供给、均衡配置,推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公平交换、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实现融合发展、共同繁荣。为此,重庆市巴南区积极探索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方略,在建立"六大机制"上取得有效突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巴南确定为"人与生物圈城乡统筹项目"的全球性实践基地。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要求.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建立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需要我们准确把握特点规律,积极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