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文明导刊》2013,(6):49-49
【原文】 吴王夫差兴兵伐齐,掘为渔沟。通于商、鲁之间。北属之沂,西属之济,欲以会晋。恐群臣之谏也,乃令于邦中曰:“寡人伐齐,敢有谏者死。”太子友乃风谏以发激吴王之心。以清朝时怀丸挟弹从后园而来,衣洽履濡。吴王怪而问之曰:“可为如此也?”友曰:“游于后园,闻秋蝉之鸣,往而观之。夫秋蝉登高树,饮清露,其鸣悲吟,自以为安。  相似文献   

2.
鼓与中国古代的言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鼓有一种特殊的声响,鼓在中国古代言事制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尧舜时设“敢 谏之鼓”,从此,鼓也就成为谏宫谏诤的重要道具。直诉是中国古代法律规定的一项诉讼制 度,鼓又充当着直诉的道具。周代建路鼓于大寝之门,以达穷民,汉朝实行“击鼓上言变事 ”,魏晋以后置登闻鼓,使皇帝直接“天听”。盈盈鼓声,警于帝心,虽听谏与直诉冤抑之 事大打折扣,但它毕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谏言和冤情直达于最高统治者。鼓实在是人民喜 好之物。  相似文献   

3.
诤言     
敢于直言规劝,诤言是魏微向唐太宗“一言胜十万师”的秉公谏陈;  相似文献   

4.
《精神文明导刊》2013,(10):51-51
献子贵言【原文】范献子游于河,大夫皆存,君日:“孰知栾氏之子?”大夫莫答。舟人清涓合楫而答日:“君奚问栾氏之子为?”君日:“自吾亡栾氏也,其老者未死,而少者壮矣。吾是以问之。”清涓日:“君善修晋国之政,内得大夫,而外不失百姓,虽栾氏之子,其若君何?君若不修晋国之政,内不得大夫,而外失百姓,则舟中之人,皆栾氏之子也。”君日:“善哉言。”明日朝,令赐舟人清涓田万亩,清涓辞。君日:“以此田也,易彼言也。子尚丧,寡人犹得也。”古之贵言也若此。(群书治要·尸子)  相似文献   

5.
枉为小人     
昔人有言:“君子落得君子,小人枉为小人。”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这话的意思是:做个君子,又不要另外多做什么事,又不要特别下什么功夫,只消本本分分、坦坦荡荡做去,自然就是个君子了,所以说是“落得”的。这讨了多大便宜啊! 而做小人呢,动了多少心机,用了多少算计,使了多少手段,到头来还是什么没捞到,反而落了个小人之名,被人小看,你说说冤枉不冤枉? 这是劝人呢:做小人不划算,不如做个君子。  相似文献   

6.
《九成宫醴泉铭》是唐代欧阳询的书法作品之一,习楷书之人,无不奉为圭臬,加之魏征撰文,因此得以广泛流传。文章辞藻华丽,音韵铿锵,内容充溢着克己爱民、社稷为重的民本主义精神。当年魏征借奉敕撰文之机,以溢美之词,对唐太宗言规谏之意,“黄屋非贵,天下为忧。人玩其华,我取其实……居高思坠,持满戒溢”,道理深刻,言辞恳切,比之《谏太宗十思疏》亦不逊色,对当代党员干部提高修养亦有教益。  相似文献   

7.
道德的根本属性就是践行。离开了践行,不可能有任何真正的道德。《周易》说:“是故‘履’德之基也”,强调修德的核心就是要践履“礼”的要求,把能否践行当时的道德规范“礼”作为道德的基础。苟子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国妖者,就是我们所说的“两面派”、“伪君子”,  相似文献   

8.
《三国演义》“舌战群儒”一章中,诸葛亮给“小人之儒”下的定义是:“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而今天,“笔下虽有千言”已发展为“嘴上超过万语”,将上至官员、学者,下至各式人等每天的“精彩语录”加在一起,其数量之多,足以让人瞠目结舌。  相似文献   

9.
畏法度者快活□景凯史载,明太祖朱元璋曾问大臣:“天下何人快活?”群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言功成名就者快活,有言金榜题名者快活,有言富甲天下者快活……朱元璋听后脸露不悦之色,沉默片刻,一个叫万钢的答道:“畏法度者快活!”朱元璋顿时大悦,夸其见解“甚独...  相似文献   

10.
骆诚 《当代广西》2004,(15):9-9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还主张“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言语要谨慎而行动却要敏捷,养成少说多做的习惯,不要夸夸其谈。光说不做是君子所不齿的,作为君子.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孔老夫子的这些观点是很有见地,很有哲理的。古今还有许多相类似的话。比如“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百姓从行不从言”、“言论是花朵,行动是果实”等等,这些可以归结到一点.就是“为政不在多言”。  相似文献   

11.
张家界抒情     
张家界抒情罗荣汉人言:“看山要看张家界,看水要看九寨沟”。数年前身临“九寨”,乃得“九寨风光在水中”之吟;丙子初夏,有幸更历“张家”,目睹奇峰异石,苍茫山色,果然气度非凡,令人惊叹,故亦打油志之。为飨同好,就正方家,将录数首于后,以证人言不虚也。冒雨...  相似文献   

12.
听浮躁     
浮躁是时下常用的一个词。有人说这是贾平凹炒起来的,其实是个老话题。《论语》谓:“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鲁迅说:“轻薄浮躁……这是古来之所谓‘文人无行’。”以上说明,躁或浮躁.是自先秦以讫“五四”都很流行的词。据现代辞书解释,浮躁是轻薄、急躁的意思、引申言之,则如轻狂、轻率、轻佻、飘浮、浅薄、莽鲁、马虎等行为,大都有浮躁之意。浮躁有一个明显特征是傍大:利之所在,唯大是傍,如傍大款即其一态。贾府三小姐探春系庶出,为此她很瞧不起生母,只承认嫡母是母亲,不承认生母是母亲,乃至以“奴才”称呼影射生母。就封…  相似文献   

13.
所谓“无所畏”与“有所畏”,说白了就是“怕”与“不怕”。据记载,唐太宗喜爱鹞鹰,一日正在宫外把玩,却遇到谏议大夫魏征,惊慌之余,忙将鹞鹰藏于袖中,结果此鸟因窒息而死,面对谏官,虽眼见爱鸟死去,太宗却也是敢怒不敢言。而宋太祖则喜欢打雀,一日玩兴正浓,一史官路过,加以劝阻,言词犀利。太祖不听,并且弹弓打掉史官的两颗牙齿,史官也不甘示弱,说要把这件事情写到正史中去。这时太祖有点怕了,忙向史官赔罪。无论唐太宗怕谏官,还是宋太祖畏史官,他们想到的是同一句话:“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祸。”二人最终能成就一…  相似文献   

14.
朱传(1803—1861),字伯韩,号演甫,广西临桂人。他从小勤奋好学,道光十一年(1831)参加乡试,以第一名的成绩中举。道光十五年(183),进京赶考,中进士。起初官授编修,后升给事中,官至监察御史。因直言敢谏,“直声震天下”(《临桂县志》),与陈庆搞,苏廷魁等均忠言直行、“慷慨言事”,时人谓之“谏垣三直”。由于清王朝残酷统治,多年来,形成“谏官多不言事”,朱传满怀悲愤,“气节红亮”,舍身进言,在朝廷上直言不讳,侃侃廷泽,痛陈天下大事,因而与当权者不合,许多条陈都不被采纳,一道道奏章被束之高阁,朱倚遂愤而…  相似文献   

15.
《精神文明导刊》2013,(4):52-52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因说日:“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秦伐韩,军阏与。王乃令奢将救之,大破秦军,惠文王赐奢爵号为马服君。孝成王立,秦与赵兵相距长平。使廉颇将,固壁不战。秦之间言日:“秦之所恶,独畏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之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日:“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相似文献   

16.
另一种呐喊     
我想把自己定位在身为知识分子的人大代表这一点上。就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而言,就是要言他人所不能言、不便言、不敢言、不善言之事、之理。我当人大代表就应当力求体现“社会的良心”。我给自己确立了当代表的准则——坚持实事求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相似文献   

17.
明太祖朱元璋“删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意味深长的事件。 作为亚圣,孟子的火气很旺,思想中也颇有一些原始民主主义的原素,他并非无原则地强调臣民对君王的服从,相反还认为,恶法非法,暴君非君,面对恶法和暴君,人民有反抗的权利。“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些都是中国思想史上光彩夺目的名言。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的“七一”重要讲中提出“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的认识”。研究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就不能不研究苏联。为此,本文就前苏共的之党教训和我国党风建设问题作一探讨:苏共亡党的原因,中外理论界早已谈得很多,但概括起来有七条:  相似文献   

19.
杨挺 《求索》2007,(11):180-182
随着宋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宋代文学责任观念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自觉与审慎。文学的社会功能也出现了自周汉以来的不同程度的变化:文学的教化功能伴随着“玷于名教,必加朝典”的警告;讽谏功能表现出“怨不至乱、谏不至讦”的劝诫;垂范功能则表现为“后世规蠖”,“精加订正”的自守;博识功能则表现为“传信审疑”、“言必有据”的自控。  相似文献   

20.
《精神文明导刊》2013,(5):51-51
优孟者,楚优人也。庄王之时有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以大夫礼葬之。下令有谏者死。优孟入门大哭日:“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发卒穿圹,老弱负土。庙食太牢,奉以万户。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