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蔡名照 《人权》2013,(4):6-7
今天,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和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北京人权论坛"开幕了。在这仲秋九月,来自多国的人权专家及相关人士相聚一堂,共话人权发展大计,无疑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在这里,我代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论坛的各位朋友表示诚挚欢迎!享有充分的人权,是人类共同的追求。长期以来,各国人民为争取人权进行了不懈努力,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是距离达到享有充分的人权这一崇高目标仍然任重道远。本届论坛  相似文献   

2.
WANG CHEN 《人权》2013,(1):2-3
从2008年以来,我们已在五年时间里连续五次在中国北京举办北京人权论坛,就国际人权领域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发表意见,坦诚交流。五年时间,只是短暂一瞬,而我们却通过北京人权论坛这一平等、开放的平台,凝聚了智慧,促进了了解,扩大了共识,增进了友谊。北京人权论坛的举办,顺应了当今时代的发展要  相似文献   

3.
黄孟复 《人权》2013,(4):4-5
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北京人权论坛今天开幕了。首先,我代表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关心、支持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进步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北京人权论坛自2008年以来已经走过了六个春秋。六年来,世界各国的人权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和人权部门官员每年一次相聚北京,共同探讨世界人权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积极推动世界人权事业发展。北京人权论坛已成为探索人权发展模式、交流人权保护经验和展望人权美好前景的重要平台,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权合作与交流的重要途径,成为展示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进步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4.
本刊记者 《人权》2013,(4):58-59
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和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北京人权论坛”2013年9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建设可持续的人权发展环境”,下设“法治与人权”“社会建设与人权”“区域安全与人权”三个分议题。来自联合国以及33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高级官员和专家学者,相关国家驻华使节代表和国内人权领域专家学者100余人出席论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万鄂湘出席论坛开幕式。  相似文献   

5.
本刊记者 《人权》2011,(6):57-58
中国人权研究会和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北京人权论坛9月21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文化传统、价值观与人权”。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近百名人权高级官员和专家学者出席了本届论坛。  相似文献   

6.
王晨 《人权》2009,(6):2-3
在这深秋的美好季节里,中国人权研究会举办第二届“北京人权论坛”,邀请各国人权官员、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相聚北京,共商人权发展大计,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也是国际人权交流合作的一次盛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论坛的召开表示诚挚的祝贺!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罗艳华 《人权》2014,(3):34-38
2004年3月“人权入宪”不仅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也开辟了中国参与国际人权合作的新阶段,使得中国参与国际人权事务的力度和广度有所加强,中国在国际人权领域的影响力也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的第二届北京人权论坛11月2日至3日在北京举行。来自26个国家的近百名人权高级官员和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和谐发展与人权”,下设“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人权保障”、“以人为本的发展与人权保障”和“消除贫困和人权保障”三个分议题。  相似文献   

9.
张伟 《人权》2013,(4):44-45
在过去几届北京人权论坛上,笔者注意到了一些中外专家和学者提出的"中国式人权发展"这一命题,甚至有些国外的学者建议应将中国的经验推及世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扫除人权发展中的障碍。这些经验包括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坚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构建以宪法为核心的人权保障法律制度;以国际人权条约为标准,不断完善中国司法领域的人权保障体制和机制;以国家规划的形式明确促进和保护人权的  相似文献   

10.
<正>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的第三届北京人权论坛10月19日在京开幕,来自28个国家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港澳台地区的近百名人权高级官员和专家学者出席了本届论坛。论坛下设"科学发展与人权""文化多样性与人权""全球治理与人权"三个分议题。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人权与发展:概念、模式、途径再思考"。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记者 《人权》2010,(6):58-59
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的第三届“北京人权论坛”10月19日-20日在北京举行,来自28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近百名人权高级官员和专家学者出席论坛。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罗豪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12.
罗豪才 《人权》2013,(4):2-3
人权不是孤立的,而是置身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网络之中,是社会中的人权,人权保障离不开一定的内外环境和制度安排。早在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即指出,"人人有权要求一种社会的和国际的秩序,在这种秩序中,本宣言所载的权利和自由能获得充分实现。"人权的实现不只包含了对权利本身的主张,也包含了对一种有利于人权发展的环境的要求。创造一种有利于人权充分实现的秩序,建设可持续的人权发展环境,是我们人权保障工作的重心。各国政府和人民都有义务和责任在《世  相似文献   

13.
论人权教育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延平 《人权》2007,(1):51-53
人权教育是推动人权事业不断进步和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促进人权已成为国际人权界的共识和国际人权运动的重要步骤。人权,简言之,就是使人成其为人、使人成其为有尊严的人的最低限度的共同标准。  相似文献   

14.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中国人权研究会在北京举办“尊重和促进人权与建设和谐世界”国际研讨会,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权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促进人权事业发展、推动和谐世界建设,我谨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15.
《人权》2013,(3):61
《人权》杂志创刊于2002年2月,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和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是中国人权领域第一份公开出版发行的国际性刊物,是中国人权理论建设、人权知识普及教育和中外人权对话的重要园地。《人权》杂志的宗旨是:讲述人权故事,探讨人权理论,开展人权对话,普及人权知识促进中国人权的进步和国际人权  相似文献   

16.
罗豪才 《人权》2008,(3):4-6
今年是《世界人权宣言》诞生60周年。《世界人权宣言》是联合国关于人权问题的第一个专门性文件,对于唤起世界人民的人权理想、指导和推动国际人权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一份有重要影响的历史文献。60年来,在《世界人权宣言》的激励下,国际人权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权的内涵也不断丰富。进入21世纪,发展和安全在人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7.
刘杰 《人权》2007,(5):26-29
国际人权机制是二战后人类社会追求和平、正义的产物。国际人权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不仅为推动各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平等、对话和合作提供  相似文献   

18.
浅谈人权的国际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保护是自二战后全面进入国际法领域的,国际人权保护现今已经是国际人权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国际人权的保护在领域上不断扩大、保护机制上逐渐完善。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人权保障的实现仍是一个漫长和艰难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9.
《人权》2012,(6):61
《人权》杂志创刊于2002年2月,由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咨商地位的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是中国人权领域第一份公开出版发行的国际性刊物,是中国人权理论建设、人权知识普及教育和中外人权对话的重要园地。《人权》杂志的宗旨是:讲述人权故事,探讨人权理论,开展人权对话,普及人权知识促进中国人权的进步和国际人权的健康发展。主要栏目有:  相似文献   

20.
《人权》2010,(2)
《人权》杂志创刊于2002年2月,由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咨商地位的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是中国人权领域第一份公开出版发行的国际性刊物,是中国人权理论建设、普及教育和中外人权对话的重要园地。《人权》杂志的宗旨是:讲述人权故事,探讨人权理论,开展人权对话,促进中国人权的进步和国际人权的健康发展。主要栏目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