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李锋 《公安教育》2004,(12):40-42
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以下简称)《继续盘问规定》共6章44条,主要包括制定《继续盘问规定》的目的、依据,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必须遵循的原则,继续盘问的适用对象和时限,继续盘问的审批和执行,候问室的设置、建设和管理,执法监督和责任追究等内容,涵盖了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的各个环节,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目前,与继续盘问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人民警察法》、《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执行<人民警察法>关问题的解释》、《公安机关实施留置措施备案规定》、《湖北省公安机关适用盘问留置审查措施规定》等,除…  相似文献   

2.
从法律性质上讲,继续盘问是公安机关的一项行政职能,是一项行政强制措施。适用的主体,目前是公安派出所的人民警察,公安机关其他部门的警察除非确有必要,不得适用继续盘问。如此限制适用主体,严重制约着继续盘问的法定作用,是与立法本意相违背的。继续盘问的存在有其特有的制度价值,发挥着其他措施不可代替的作用,其重要作用并未充分发挥,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应对继续盘问被不当或错误适用对案件有何影响以及如何救济作出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3.
在司法实践中,对盘问权有一些模糊认识。本文认为,在盘问后可以适用刑事传唤,但要注意:(一)不能先实施刑事传唤以后再适用盘问;(二)严格遵守盘问的时限规定,最长不得超过48小时。  相似文献   

4.
继续盘问作为公安机关执法活动所具备的一项可以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性措施,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法治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继续盘问在实践中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其适用范围及对象关涉人权保护和治安实效。因此,需要从法律的层面准确把握这一法律措施的真正含义,正确运用继续盘问措施,杜绝因此项权力使用不当而产生侵犯人身自由的现象,从而推进司法文明和公正。  相似文献   

5.
治安传唤与留置盘问均是当前公安机关在办案过程中经常适用的法律措施,但两者在适用中容易混淆。笔者从七个方面对两者的区别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盘问的概念、作用、执行程序和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等作了一些探讨,以期为公安机关正确使用这一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留置盘问中有关问题的认识薛东生《人民警察法》第9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经盘问检查,有该条规定的4种情形之一的,可以将其带到公安机关继续盘问至24小时,必要时可延长至4...  相似文献   

8.
留置盘问作为公安机关所特有的一项权力,在打击违法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近年来的司法实践表明,留置盘问在运用中存在诸多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留置这一对人身的强制措施缺乏相应的法律理论基础,并且与依法行政、保护人权的时代要求相违背,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与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关于强制措施的规定相冲突.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继续盘问工作,保证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和行使权限,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0.
《人民警察法》第九条规定了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对其当场盘问、检查和留置盘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则规定了对当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人民警察可以对其口头传唤和强制传唤。准确理解法律设定的这两项规定并在经常性的维护社会秩序、加强治安管理工作中正确适用,对于提高办案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就此谈谈粗浅看法。一、盘问与传唤两者间的区别、联系(一)盘问与传唤的概念。《人民警察法》第九条规定的盘问是法律赋予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的一项重要职权。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遇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时,可以当即在当地对  相似文献   

11.
浅谈留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置,是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在行使当场盘问、检查权时,遇法定情形将被盘问人带至公安机关,经批准依法对被盘问人有条件的限制人身自由,并继续进行盘问的一种法定职权。它与公安机关行使的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刑事强制措施有很大区别。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民警对留置没有真正理解,不能严格依法留置,往往将其作为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使用,偏离《警察法》立法本意。规范民警正确运用留置手段,从根本上说要加强对公安工作常用法律、法规的学习,最终达到依法执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民普法教育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法律知识不断提高,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日益增强。这就对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准确运用法律、法规及各种规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唤和盘问是公安机关办理刑事和治安案件最常用的手段,能否正确运用直接影响到公安机关的执法形象。因此,在执法实践中,我们必须正确加以区分,不能混用,避免因使用不当而侵犯公民合法权利。 传唤和盘问有以下几种不同: 1.传唤与盘问的法律依据不同。 盘问是依照《人民警察法》的规定进行。传唤的法律依据由于分为刑事传唤和治安传…  相似文献   

13.
正确处理“传唤”和“盘问”两者之间的关系刘天峰《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传唤”和《人民警察法》中规定的“盘问”都是依法责令被传唤人和被盘问人到公安机关,或者指定地点,接受讯问和询问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92条规定,传唤持续的时间不...  相似文献   

14.
法律问答     
责任区刑警中队队长可以批准留置24小时吗编辑同志:根据有关规定,批准继续盘问(留置)24小时的是相当于派出所所长一级的“该公安机关负责人”。但是,目前我局设立了七个责任区刑警中队,其中最远的距县局刑警大队有50多公里,其编制级别与派出所等同,编制民警数量是派出所的两倍以上,辖区范围比派出所大得多。因此,我们认为,责任区刑警中队中队长应可以批准24小时留置。此意见是否正确,请予解答。安徽李传文李传文同志:根据《关于公安机关执行认民警察法)有关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对经盘问、检查,发现符合《人民…  相似文献   

15.
案情:2004年10月5日晚,外来人员曾策窜到钦州市某街道,携带一个编织袋进入一居民住宅楼盗走家电设备一套。价值2200元。当他携带赃物离开现场时。因形迹可疑被巡警盘问。做贼心虚的曾某当即如实交代了自己盗窃犯罪的事实。 因曾某无确切证件证明他的真实姓名,检察院以其自报姓名曾玉如,按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辖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钦州市钦南区人民法院以被告人自报的姓名曾玉如对其按盗窃罪定罪量刑,并认定其在因形迹可疑被盘问时如实交代盗  相似文献   

16.
贵刊1996年第21期《是具体行政行为还是刑事侦查行为》一文中所述蓬安县公安局茶亭派出所对后某留五盘查的法律依据,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观点。由于《刑事诉讼法》的传唤、拘传与《人民子察法》的姓续盘问(留五盘问)在时间上存在差异,因此,在执法实践中,引起种种争议。《刑事诉讼法》第92条规定: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而《人瓦警察法》第9条规定:对被盘问人的留置时间自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不超过24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48小时…  相似文献   

17.
锐词     
《群众》2017,(20)
正留置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该词原是《警察法》规定的一种行政强制措施,指经公安机关批准将当场盘问发现的违法犯罪嫌疑人留在公安机关继续查问的行为。报告中的"留置"与上述内容指涉有所不同。专家表示,留置的审批权力是特定的,留置措施的期限是确定的,留置的条件也更加明晰。  相似文献   

18.
警察盘查涉及对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限制与影响,需将其合理地限定在保障公共利益所必需的适度范围之内。我国现行法律对于当场盘查和继续盘问的条件及程序规定较为粗疏,还存在证明标准不明确、重要盘查类型未予列举,盘查救济途径不通畅等问题。由于权力行使界限不明,盘查权缺乏法律依据,进而造成人权保障缺乏防护。而完善盘查法制不仅使警察盘查权行使具有正当性,能够和谐警民关系,并能有效制约权力,保障权利和自由。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诸城市公安局潘昭虎、王军撰文指出,诸城市公安局从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和规范化建设入手,坚持五个“狠抓”,确保五个到位,不断完善留置盘问工作。 一是狠抓思想认识提高,确保组织领导到位。诸城市公安局针对基层执法单位在留置盘问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强留置盘问工作的实施意  相似文献   

20.
法律问答     
县公安局所属林业分局能否批准留置48小时编辑同志:《人民警察法》第9条第2款规定,对被盘问人的留置时间自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不超过24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48小时、公安部[87]公发20号文件规定.县公安局所属林业公安分局可以行使警告、罚款处罚的裁决权、请问,县公安局所属材业分局是否可以批准留置48小时?江西郭远华都远华同志:根据《人民警察法》第9条第2款规定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包括县级及县级以上地方公安机关和专门公安机关,如县公安局、县一级的林业公安局,但不包括县公安局所属林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