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提出了“和”的思想。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中国古代有关论述中,“和”主要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指“和而不同”,讲的是要充分尊重创造性、差异性,广泛参考借鉴不同意见,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实现和谐。另一层是“和和美美”,讲的是一切与“和”有关的美好的东西。如  相似文献   

2.
“和而不同”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语出《论语:子路第十三》,“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后来成为一个对当代人有重大意义的成语,它至少也描述了一种非常重要的人际交往能力:既善与人同,又能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在多元化已经成为生活现实而不仅仅是趋势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具备“和而不同”这样一种能力,以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是一种最高的人生与社会境界,具有美的价值。我本人就写过《和:审美理想之维》的著作。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将“和”与“同”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加以区别,这对于我们今天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和谐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孔子在谈到朋友交往时就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也就是说,君子交往时是有原则的,充许不同的意见成立,而不是不讲原则,沆瀣一气,这就是“和而不同”:而小人则“同而不和”,即不分是非,只求同一。所谓“和而不同”,是中国古代哲人从天地自然的生长与发展中悟出的的素朴而…  相似文献   

4.
“和而不同”是一个古老而又日新的哲学命题。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介绍了博大精深的中华哲学文化,指出“和而不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个伟大思想。“和而不同”语出《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当时论述的是社会和谐之道,但其中蕴含深刻的哲理。“不同”是指物质世界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和”是指不同事物相辅相成,共生共长;“和而不同”的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和均衡,达到总体上的和谐。温总理力主用“和而不同”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有利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和而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山东人大工作》2008,(3):58-59
中共老党员、国务院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原顾问石山近日在《炎黄春秋》上撰文说,和与同的关系,是我国历史上政治生活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孔子有感于当时的形势,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标出君子小人之别,用心可谓良苦。  相似文献   

6.
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语,在强调“思想统一”的时代,只能被当作谬理来批判。近来,大约与创建和谐社会有关,从文人学者到国家领导人,均有对“和而不同”一语内涵的诠释和其重要性的阐述,并大力提倡之,这不能不说是社会的进步。然而,我观其文章语录,只是侧重于对“和而不同”的解释与提倡,对“同而不和”这种由来已久的社会现象,却较少述及,故撰文聊补其阙。  相似文献   

7.
和而不同的含义 和而不同指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和而不同指的是和谐的共生关系,会产生1+1大于2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指出:两千多年前,中国先进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和而不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特别是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规律、准则和真谛。我国古代周朝时的史伯曾提出“和生实物”、“同则不继”的命题,即只有不同的事物统一起来,才能产生新事物,它是万物构成的法则。孔子在继续史伯等思想家的进步思…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东方正面临着现代与传统、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撞与融合。具有鲜明文化属性的建筑自不例外地卷入了这一“漩涡”。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天人合一”、“文质彬彬”诸思想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指导意义。中国古代哲人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是指相异因素的统一,“同”是指相同因素的统一。孔子倡导豁达大度、兼容并蓄、博采众家之长。中华文化千百年来就是在尚和鄙同的道路上不断充实发展的。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并不是简单的“移植”,更不是照抄照搬全盘西化,而是多方借鉴、巧妙“嫁接”。从…  相似文献   

10.
“君子和而不同”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发。“和而不同”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今天,“和而不同”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 ,新千年的帷幕徐徐开启。大团结大联合将是我国新世纪统一战线的主题。重视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态。西周末年的思想家史伯说 :“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 ,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说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而“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政通人和”、“内和外顺”、“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等观念更是深入人心。四大文明古国中 ,中华民族是唯一薪火不绝的 ;世界多民族多宗教国家中 ,中国是最和谐最安定的 ,原因之一便是中华文化中“和”的传统。包括各参政党在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  相似文献   

12.
老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其实,从古至今,为官交友部是一门学问,而且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交什么友,不交什么友都很有讲究!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美国乔治·布什图书馆的演讲中提出:“我们将按照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实现中国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接着,江泽民同志又指出:“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  相似文献   

14.
“小人”一词人们并不陌生。早在我国古代春秋初期,就把统治阶级称为“君子”,将被统治的劳动生产者称为“小人”。到了春秋末年,“君子”与“小人”逐渐成为“有德者”与“无德者”的称谓。从此,“小人”一词流传至今。“小人”矣,个头不一定小,但却心眼小,气量小...  相似文献   

15.
君子不器     
正孔子也认为,教育的目标是成人。人,其实也有好几种。最高级的叫圣人;最差劲的叫小人,是时时拉出来批判的。孔子是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因此他的培养目标在二者之间,具体地说就是君子。那么,君子是什么样的?这就不好说了,仅仅《论语》中就有三十多处提到君子。如果逐条分析,咱们这课要拖堂。举例说明呢?又会有盲人摸象之嫌。所以只能看,君子不是什么。不是什么呢?《论语》说:"君子  相似文献   

16.
张立文 《人民论坛》2013,(28):26-28
和排名:第7位得票数:5751得票率:52.6%精华阐释:"和"的本意可以理解为:人人都有饭吃,天下就和平;如果没有饭,天下就乱了。自古以来,中国人已经把"和"落实到生活中,成为中国人重要的信仰和思想观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家庭内部有"家和万事兴"之说,人与人之间讲"和气致祥",做生意讲"和气生财",国家之间讲"和衷共济"。  相似文献   

17.
宋代政治家司马光在论及才与德的关系时,依才德的多少把人分为四等:“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对这些人当如何取舍呢?“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在这里,清晰地说明了“德”对于一个人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者来说,如果不注重道德建设,“挟才以为恶”,  相似文献   

18.
“和而不同”是中国历史上的哲学理念。“和”是指不同性质的东西相掺和,强调的是一种有差异的平衡或多样性的统一;“同”指的是相同事物的堆积,反映的是无差别的同一或抽象简单的同一。大千世界,生机勃勃,不可能完全同一,若如是,就没有活力和生命力;但是,如果在多元社会没有基本的共同信念与和谐,则会失去秩序、失去祥和。因此,“不同而和”与“和而不同”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由此论之,“和而不同”的基础首先是有“不同”,“不同”之因来自诸多方面,既有经济原因,也有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和社会风俗习惯,更有政治制度和意…  相似文献   

19.
枉为小人     
昔人有言:“君子落得君子,小人枉为小人。”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这话的意思是:做个君子,又不要另外多做什么事,又不要特别下什么功夫,只消本本分分、坦坦荡荡做去,自然就是个君子了,所以说是“落得”的。这讨了多大便宜啊! 而做小人呢,动了多少心机,用了多少算计,使了多少手段,到头来还是什么没捞到,反而落了个小人之名,被人小看,你说说冤枉不冤枉? 这是劝人呢:做小人不划算,不如做个君子。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来,“坦荡荡”的君子往往受欺于“常戚戚”的小人,其原因,除了“君子可欺以其方”外,还在于“穷斯滥也”的小人往往并非都是不学无术之徒,虽正经事儿不愿干、干不来,但是整人之术还是有的。 一是小人工于心计。表面上一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