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和平基因",这种"和平基因"将成为推动全球和平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作为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责任担当,能够推动全球经济体系朝着多样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并对原有全球经济秩序中的既得垄断力量形成一定的抑制和制衡作用。当前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对全球经济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的关联作用。与此同时,中国也在以  相似文献   

2.
孙红英 《政协天地》2008,(Z1):81-82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伴随着快速的发展,社会的目光也由集中在财富积累的过程上,转移到更多地关注财富分配的方式上。近年来,作为社会"第三次分配"形式的慈善事业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时,胡锦涛总书记特别把慈善事业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提出。慈善,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稿提出将"逐步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公共服务,覆盖城乡"作为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目标首次明确提出,将对中国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是政府治道变革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社会中心主义与国家中心主义是经典意义上的国家现代化主导范式,二者分别侧重社会和国家作为主导性力量来推动整体性现代化进程,并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构成了现代主流发达国家的历史演进主脉络。在以中国为代表的后发赶超型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前两种范式的解释力遇到了挑战。一种以政党为中心主导的,先由体制外产生的政党通过构建民族主义价值体系、规范体系与期望体系,实现新式权力结构革新,进而助推国家现代化的"政党中心主义"新范式逐步登场,并彰显了极具潜力的理论和道路力量。  相似文献   

5.
竹立家 《人民论坛》2012,(12):51-53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要确立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话语权,构建并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就只能是以"公正"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讲话,并按照"公正的世界"和"公正的社会"思考人类和中国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胡璇 《求索》2012,(3):192-194
"赵本山现象"已成为社会媒体和各文化阶层普遍关注的文化焦点之一,它是出现于特定时空,在历史和社会的多重因素聚合交融之下的必然爆发,它已经构成一个独特的当代文化奇观。探讨"赵本山现象"的形成过程并不在于描述现象本身,而是试图通过对"赵本山现象"这一文化奇观形成过程层层深入的剖析,探讨中国当代社会大众复杂的文化心理,发掘深藏在现象背后的各种社会文化力量的驱动作用,以及各种文化力量之间互利互赢、相互制衡的复杂关系,以此深刻揭示"赵本山现象"作为中国当代社会象征性文化隐喻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顺势应时地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作为一种治国理政的科学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深入总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矛盾运动、动力、主体力量和道路认识的时代展现。  相似文献   

8.
一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关系发生了从区域化到一体化再到全球化的演变,全球化是其中最重要的变革性阶段。作为强大的变革力量,全球化造成了社会、经济、治理制度以及世界秩序的大规模变动更新,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体系正在进行着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以来最不同的体系转型。中国需要基于对国际体系转型中的多元认识,处理好自己的战略和排序。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组织的力量,这是其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基本经验。当今中国,随着个体化社会的出现,"去组织化"成为一个难以阻挡的潮流,于是,在"去组织化"的同时如何有效"再组织化",就成为党引领基层治理的战略选择。为此,要以"再组织化"作为理论基础构建新的分析框架——"新市民社会"。新市民社会应立足于当今中国"常住人口市民化"进程;应该在"陌生人社会"环境中增加"乡愁""山水"的内涵,增强人情味,传播并落实共享理念;应植根于群众自治这个基本政治制度;新市民社会与党和国家是"同心圆"与合作关系,而非对抗与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动发生深刻变革。尽管西方还处于国际体系的核心位置,但由中国引领的新一轮全球化进程正在成为推进全球治理转型的关键力量。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必将开始塑造和影响全球化,这种"再全球化"进程超越传统全球化模式局限,将"二元格局"演变成"三元格局"。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的崛起,国际社会尤其是传统西方大国的质疑之声和忧虑之情与中国力量的提升呈现出一种"正比例"关系。中国"和平发展"话语已经成为当今国际政治舞台上一个重大全球性命题。由于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当今世界话语体系中西方话语权的绝对优势、东西方文化差异、目前西方国家利益的现实考量以及中国和平发展理论自身的建构与传播存在的问题,造成中国对和平发展理念的追求并没有在国际社会赢得足够的认同,极大地阻碍了当前中国和平发展理念的国际传播,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形成了巨大挑战。为了改善我们的国家形象为顺利实现"中国梦"的千年梦想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我们必须统一认识、坚定意志、加强中国和平发展理论构建与传播等方面的工作,推进中国和平发展理念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8·19"讲话中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既是一个事关中国自身发展以及如何构建中国与世界新型合作共赢关系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也是当前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中西文化深度互动条件下如何做好跨文化国家沟通和国家形象管理的复杂技术性问题。新的历史条件下讲好中国故事,要深入分析其中的现实困难,加强有关重大理论和技术问题研究,创新国家形象管理机制和手段,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形成战略清晰、措施合理、行动有力的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3.
汪朝晖 《人民论坛》2012,(35):240-241
以中国为代表的世界和平力量在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进程中,既付出了巨大努力,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建设"和谐世界"可谓任重而道远,它将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需要国际社会继续共同不懈努力。中国今后仍将是推动"和谐世界"建设的主要实践者和坚定力量。  相似文献   

14.
<正>社会工作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嵌入多种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领域,成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手段和力量,但对标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形势、新任务,社会工作行业的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强化。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一)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参与社会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社会工作在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22,(5)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又一个"五四"青年节来临,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无数心怀远大理想、深植家国情怀的青年正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乡村振兴热土、科研创新"战场",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众多领域.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当前中国政治社会转型的终点是"民治",那么以权利义务观念明晰的"现代人"作为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无疑是乡村治理着眼于长远的谋篇布局。而针对当下管控行政的权威危机与村民自治制度发展乏力的问题,如何处理好国家力量与自治力量之间的关系意义重大:只有实现两者的外在平衡,使两者真正内在融合,才能真正发挥自治的作用、改善乡村治理实践,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陶勇 《小康》2018,(24)
正"数字政府"建设作为"数字中国"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动"数字中国"改革发展、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再创营商环境新优势的重要抓手和重要引擎。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信息化代表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引领创新和驱动转型的先导力量。围绕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释放信  相似文献   

18.
相较于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概念,老子范式中的"柔实力"概念,对柔性力量与刚性力量之间关系、柔性力量发挥作用的途径、以及如何守柔等方面,都提出了颇有见地的观点,充满了东方智慧,有些内涵甚至远超越了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概念,一些方面克服了软实力理论的局限性。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中国视野"中,发掘传统文化典籍中"柔实力"等内容并使之现代化,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企筑梦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各方力量的汇聚。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手",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一直以来,我区国有企业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挥好作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主力军的作用。调结构、保增长、促发展,创新、思变、升级,它们始终走在前沿,承担经济发展重任,勇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提振足  相似文献   

20.
正工会是联系党和政府与群众的重要组织,在新时期为凝聚社会力量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把广大职工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这是我们党的一个突出政治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鲜明特点。"这个论断不仅对工会作为群众组织的地位给予充分肯定,也明确指出了工会工作未来发展的方向。工会作为联系群众、联络党与政府的群众组织,其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