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城市品牌战略与我国新型城市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文金 《求索》2011,(6):82-84
进入21世纪以来,新型城市化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新型城市化进程和城市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塑造城市品牌已成为我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分析城市品牌内涵及我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特征,探讨城市品牌战略与新型城市化的辩证关系。我国新型城市化进程中可选择的城市品牌发展模式主要有地理型品牌发展模式、历史文化型品牌发展模式、城市产业型发展模式及城市功能型发展模式等四种。在实施路径上应坚持"调查研究———筛选评价———提炼设计———实施建设———全程营销"思路,建议新型城市化中打造城市品牌时要多元整合、重点突破、合力推进。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发展问题,城市不断地蔓延,城市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导致城市人口迅速膨胀的同时,土地供需矛盾严峻、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道路交通拥堵严重、社会稳定存在隐患等综合性问题。本文在这种背景下,提出建立立体城市的城市化创新发展模式,以期能够解决居民的居住、生态环境、道路交通、土地供需矛盾及社会和谐稳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际城市化发展模式与中国城市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芳 《求索》2010,(4):55-57
城市化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最早研究城市化的是城市区位理论,然后有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乔根森的二元经济模型、托达罗的劳动力迁移和产生发展模型、舒尔茨的农民学习模型以及钱纳里.塞尔昆的就业结构转换理论等。中国作为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双重压力下,特别是在加入WTO后又面临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挑战,这使得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更具复杂性。本文在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对中国城市化演进特点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结构性偏差作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对中国城市化进程有益。  相似文献   

4.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了以“农村兴办乡镇企业”为典型特征的小城镇化模式与以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典型特征的“农民进城”城市化模式 ,指出两种模式的特点、不同的阶段性作用及其最终融合。并在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其城市化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全域城市化的目标与法治功能的很好切合有助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经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的特质的比对分析,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选择法治主导模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城市化进程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城市软环境的重要途径。本文采用对比分析、实证分析法,在全面剖析全域城市化中的法治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以加强地方法制建设和加强行政执法、坚持司法独立为切入点的法治进路是全域城市化的"阳光之路"。  相似文献   

6.
郊区城市化就是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在越过了聚集发展阶段后,出现的分散发展状态,在这一阶段大城市开始对更广大的腹地产生辐射作用,郊区和更广泛的农村地区进入城市化阶段。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城市集中发展阶段后都经历过郊区城市化阶段,在这一阶段城市化率达到较高水平,人口、工业、商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德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郊区化模式表明,交通条件、工业化进程、郊区的基础设施以及规划政策等是城市化进程后期阶段郊区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中国郊区化的驱动因素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进入了郊区城市化阶段,自此郊区小城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在郊区城市化进程中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协调好各种因素发挥聚合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已进入到高速城市化的起飞线上。与此同时,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却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针对我国城市化发展实践中存在的诸如城市化建设规模选择、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机制失灵、行政区划对城市化发展动力不足、城市化加剧区域经济不平衡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提出了加强中心城市辐射力和集聚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再工业化、加强城市化硬件建设、创新行政区划制度、生态低碳、城乡一体化的创新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改革前一阶段,中国形成了政府主导的空间城市化与市场自发的人口城市化并行的城市化模式。以基础设施与房地产投资为主要内容的空间城市化,以农民工进城务工为主线的人口城市化,都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是,地方政府主导的空间城市化与农民工自发进城的人口城市化模式不仅自身存在很大缺陷,而且相互之间严重脱节,导致城市化的收益递减,成本不能有效分摊,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与房地产市场难以持续良性运行,人口城市化速度减缓,严重妨碍经济持续增长。通过改变地方政府的激励与行为模式,确立空间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相统一的新型城市化模式,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9.
张福成 《公安研究》2001,(10):30-32
本文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犯罪现象以及城市犯罪的特点、变化趋势,提出了城市化进程中犯罪预防与控制方略。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可 《桂海论丛》2002,18(2):73-75
当前在我国 ,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 ,但是 ,滞后的城市化水平却越来越严重地限制了第三产业的成长空间。在新一轮城市化浪潮到来之际 ,应该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加速新一轮城市化的动因 ,尽快消除第三产业发展中的城市化壁垒 ,以最终实现城市化与第三产业之间的良性互促关系  相似文献   

11.
城市是区域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区域内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聚集体,资源利用的集约化、人口聚集的规模化、产业结构的非农化是其主要内容。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组织和带动区域发展;构造区域空间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演进等。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分为没有政府干预的与政府参与下的两种模式。如果我们将本文城市化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于我国城市化实践,就可以使我国的二元城市化模式得到很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据联合国统计分析:“世界上25个最有经济实力的国家,拥有世界上281个百万人口城市的70%”,“全世界24亿城市人口占用20万平方公里的城市用地。”这些统计数据表明:进入21世纪,世界将是一个城市的世界,城市化将成为全球发展的主流。而拥有世界1/5人口的中国的城市化必然会引起世界的关注。有学者预测,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影响21世纪全球发展的两大课题。二、城市化道路选择原因中国50年来一直是走一条在推进工业进程的同时,控制城市发展和城市化的道路。通过政府干预,试图绕过城市化,实现现代化。其结果导致我国二元…  相似文献   

13.
消防工作如何跟上城市化进程,这是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发展中普遍遇到的一个课题。消防工作要跟上城市化进程,必须:一、着力构建多层次、覆盖社会面的城市消防保卫体系。二、改革宣传模式,将消防意识融入城市文化之中。三、以社区为基点,以全面落实责任制为抓手,建立社会化城市消防工作机制。四、注重规划,保证消防基础设施与城市化进程协调发展。五、加快灭火救援演练,建立快速有效的实战机制,提高现代火灾扑救能力。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中国城市化速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步入新世纪后,中国城市化实现了加速发展,以年均1%以上的速度推动城市化进程。这无疑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的城市化通过加大固定资本投资需求,为工业化提供就业载体和推进消费需求结构的升级等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过快的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这种正负效应引发了中国城市化如何才能合理发展的研究。本文认为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应当既是高速度又是均衡化的速度,即国民经济发展目标要求下,各种城市化要素供给与需求实现均衡所达到的速度,包括由城市就业弹性所决定的城市就业供需均衡,城市建设面积弹性系数要求的城市化土地供需均衡,城市公共物品供需均衡和城市均衡发展中公共管理制度供需均衡。论文最后就国家如何引导城市化高速而健康地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拉美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教训为借鉴,指出,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必须防止因城市急剧扩大而带来的负面后果,认真处理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与保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城市为什么会出现、在何处出现、规模如何以及是否能够持续下去的问题,一直是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关注的热点问题。关于城市化的模式选择一直存在着小城镇优先型和大城市主导型的争论。本文根据空间经济学的城市化理论,根据市场潜能函数,考察了我国的城市化模式问题。我国区际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城市化模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实行差别化的城市化道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应选择以小城镇建设为中心的城市化模式,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应选择以大城市和城市群为主导的城市化模式。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测算与研究是制定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发展规划的首要问题,也是城市化研究相关学科经久不衰的重要议题。通过梳理2000—2020年间中国不同城市的城市化率与城市人口规模,考察两者的变动方向与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北上广深四座扩张型城市均存在城市化率停滞或降低、但城市人口增长的现象;反之,鹤岗、汕尾等收缩型城市却呈现出城市化率提高、但城市人口缩减的现象,这种城市化率与城市人口变动方向的背离现象可称之为“城市化悖论”。城市化悖论现象的形成机理在于城市人口与总人口变化速度悬殊所致,而其应对策略有赖于改良与反思经典的城市化指标与理论、重新审视人口规划与城市发展战略、及时弥补政策偏差与风险、深入改革户籍制度以及适时转变人口增长主义的思维定式。  相似文献   

18.
加快城市化进程中的犯罪问题及其控制对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产物。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标志,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规律之一。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城市化,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积极事物也会派生消极因素,城市化也不伤财。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定时期内,犯罪率的上升将是一个难以避免的社会历史现象。探索城市化进程中的犯罪问题及其控制对策已成为公安机关面向21世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文章分析了加快城市化进程与犯罪问题的关系,提出了在一定时期内城市犯罪率上升的必然趋势与控制犯罪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武汉城市圈在城镇化过程中,应该在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化经验的同时,根据时代的特征与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具体情况,开拓一条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或发展模式,即:以人为本、"两型"优先、区域互补、统筹协调。实现这一模式,需要在武汉城市圈内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布局、提升一体化水平,从而构建新型城市圈体系;需要选择合宜的新型城市化动力机制;以及需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新型城乡关系。  相似文献   

20.
城市经济理论研究表明,产业结构转换与城市化存在密切的关系,城市化的发生与发展受到三大力量的推动与吸引:即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这三种力量依次处于主导地位.其中,农业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母亲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体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农业发展给城市化提供基础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动力,在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中前期,工业的快速发展是城市化提升的主导力量,工业化的速度决定了城市化的速度,工业化的模式决定了城市化的模式;第三产业给城市化带来后续动力,尤其是现代服务业通过其较高的就业弹性直接推动城市化率提升,还可通过带动制造业升级而推动城市化进程,并利用其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展对城市群进行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