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某报记者最近一次调查采访发现,劳模的形象在一些孩子眼里正在渐渐淡化,一些孩子竟误把劳模和模特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2.
最近,笔者到一些地方搞调查研究,听说了几件事,颇有些感触: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只有敢于有所作为,才会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和社会上占有本来应有的地位,使人们真正地感受到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力是神圣的。  相似文献   

3.
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在中央和地方众多电视台已播出很久了,可剧中牵人思绪的情节和个性鲜活的人物仍然无法让人释怀。笔者曾深入采访过该剧原著长篇小说《父亲进城》的作者石钟山,他让我走近了现实生活中那个或许是那些真实的“石光荣”。  相似文献   

4.
刘纯银 《创造》2007,(9):15-15
据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报道:记者最近在山西离石、临县、交城、泽州等地采访时了解到,目前农村一些地方只有民主选举,缺少民主监督,更谈不上民主管理.  相似文献   

5.
国家信访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陈:2000年以来,全国信访数量一路高涨,特点是人数多、规模大、持续时间长、行为激烈,在一些地方和行业引起连锁反应。媒体也用“信访洪流”贴切形容这种汹涌的上访潮。  相似文献   

6.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地税所,因为冠以“中国最豪华税务所”得以往网上名声大噪。而记者亲赴河北调查采访终于揭开真相:网帖描述确实有夸张之处,但是修建一个耗资百万的乡镇级税务分局背后也有些解不开的症结。  相似文献   

7.
覃弢  杜丹娅 《世纪行》2007,(8):46-48
全国政协每年都会组织中央新闻单位采访团到一个省进行采访,目的是通过报道地方政协工作更好地宣传人民政协。今年,全国政协中央新闻采访团来到湖北,就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特别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实践和经验进行采访报道。采访过程中,记者提出的问题都有幸得到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及各地市州领导亲自解答,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省人民检察院: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一些地方检察机关遭受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致使一些正在审查起诉的案件无法继续办理。为保证灾区检察机关恢复重建工作顺利进行,维护灾区正常社会秩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
从两岸新闻单向交流,到2001年大陆记者赴台驻点采访正式启动;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两岸新闻与媒体交流,从低谷到波峰,如今“柳暗花明又—村”。在两岸直接双向“三通”成为现实之际,2008年12月18日,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和东南卫视的4位记者赴台驻点采访,开启了大陆首批地方媒体赴台驻点采访的序幕。掐指一算,东南卫视赴台驻点历程已过‘饲岁”,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聆听东南卫视作为首批地方媒体赴台驻点采访的经历与感受….  相似文献   

10.
《辽宁人大》2010,(4):36-37
学者:地方政府过度依靠“土地财政”致推地加速 “频频出现的‘地王’,令地方政府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这是他们所乐见的。”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  相似文献   

11.
《干部人事月报》2011,(4):12-12
美国人力资源协会对近500名人力资源经理进行了一项最新调查,发现应聘者在面试过程中有很多地方容易把事情搞砸,其中一些地方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对如下一些基本的错误,应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2.
杨济发  邓瑾 《公民导刊》2004,(11):40-41
人们常说,人大的监督是最高层次的监督,但如何行使好人大代表的监督权,特别是在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上,如何发挥好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成为近年来地方人大讨论的重要话题。南岸区人大结合区情,认真开展人大代表持证视察活动,充分行使人大代表的监督权,较好地发挥了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维护了群众的利益。近日,记者就如何开展人大代表持证视察活动采访了南岸区人大常委会的同志。  相似文献   

13.
蔡戎 《政协天地》2010,(2):11-13
国务院《意见》的颁发,胡锦涛总书记的来闽视察,为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十一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期间,记者采访了北京及其他地方的一些全国政协委员,他们对海西各方面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江宁 《人大建设》2002,(2):16-17
2001年11月29日至12月6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姜云宝带队,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组织的中央在京新闻单位“地方人大工作巡礼”赴河南采访团,在许昌市、平顶山市、洛阳市和郑州市对河南省的地方人大监督工作暨全省人大检查评议公安执法工作进行了采访,笔者作为省内新闻单位的记者随团进行了采访,对中央新闻单位记者的敬业精神感触颇深,现撷取沿途采访的一二镜头,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次艰难的采访,几乎所有的采访对象都无法与我们面对面地交谈,因为他们正奋战在抗击 SARS 的一线……  相似文献   

16.
雷锋式的好民警姚次会事迹采访侧记本刊记者姚次会,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名字响彻在中州大地。连日来。中央驻豫及河南省各地新闻单位的记者们络绎不绝地来到了烈士生前成长和工作过的地方:洛阳、汝州──采访姚次会的事迹。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记者所到之处,人们簇拥着...  相似文献   

17.
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这是社会主义企业的基本特征。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和企业将职工放在改革的对立面,当作改革的对象、障碍;一些地方和企业热衷于只靠“能人”,认为办好企业有一二个“能人”,就行了,“工人素质低,无法参与现代化管理”,不适当地夸大管理者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01年7月18日至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组织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赴上海进行“地方人大工作巡礼”采访活动,先后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和浦东新区、长宁区、闸北区、卢湾区、普陀区、闵行区、市工商局、市红十字会等采访了许多新鲜而富有成效的地方人大工作经验和事例。  相似文献   

19.
生死话题     
我在采访陈煌之前,心里真的很没底儿。陈煌是福建厦门 1997年 9月诞生的英雄,关于英雄陈煌的报道,从中央到地方可谓是铺天盖地。日前,我不远千里从北京到厦门采访英雄,倘若陈煌站在英雄的光环里把对所有采访过他的记者说过的话再向我复述一遍,那么,我的采访还有什么意义呢?再有我和陈煌彼此都是很陌生的人,陌生人和陌生人的聊天掖着藏着,伪饰的东西就要多一些,就是说陌生人和陌生人的心与心之间是有阻隔的,况且陈煌的周身罩着英雄的光环,那光环极像不真实的玻璃,隔着一层玻璃看一个人,心灵和心灵也是不畅通的,所以我很怕这…  相似文献   

2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许多热点问题都作出了明确承诺:好政策能否一竿子插到底?老百姓到底满意不满意?近日.本刊编辑部组织记者奔赴各地,深入田间地头、厂房校园进行采访.切实感受落实政府承诺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同时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有的地方依然存在落实承诺不到位甚至不落实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