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德育途径与方法对我国德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丹 《青年探索》2001,(6):23-25
中国和日本政治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和文化也各有差异,在德育内容和目标要求上自然是不同的。日本中小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方式和途径有其独到之处,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借鉴。本文对日本的德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进行探讨研究,以收他山之石可攻玉之效。 一、日本中小学德育途径 与方法的主要形式 日本中小学的《学习指导要领》中规定:“学校中的道德教育必须通过学校全体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
在青年学生中,如何造就一代合格的社会公民,一直是世界各国教育界人士共同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不少国家,即使在西方国家,也相当注重学生的德育,普遍把德育教育列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强调在智力开发的同时,要进行“德育投资”。这几乎是英国、联邦德国、瑞典、美国和苏联等国教育界人士的共识。他们认为“只有不吝惜在德育上花钱,才能使智力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德育投资并非“纯非生产性”投资,它会很快地得到“经济偿还”的。因此,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采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一、把加强德育教育纳入各种改革方案,提高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德育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重视实施德育教育。其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有:美国精神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健全人格教育和道德认知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通识教育、实践与服务教育、开发与利用社会资源和校园文化德育资源来进行。其带给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启示是: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地位,多学科配合形成合力;重视生活化德育教育;开发利用校园文化德育资源。  相似文献   

4.
英国是一个非常注重教育的国家,尤其是针对16岁以前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更加凸显出渗透式与生活化的特征。所谓渗透式、生活化的道德教育,就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设置道德教育的课程、编写道德教育的教材,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和社会教育之中,实行情景化的道德教育,在日常学习、游戏和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英国的德育教育往往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设计,注重加强学生的道德认知,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道德能力和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即“对人的尊重、公正、合理、诚实和守信’。其特色就是把道德教育寓于社会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5.
构建高校和谐德育——加强高校德育的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桂平  王晓华 《传承》2007,(7):122-123
德育创新是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提出"和谐德育"的新理念,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本质要求。构建高校和谐德育,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重视生活道德践行,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德育环境;建立和谐的德育评价机制;充实德育教育内容,创新德育工作的形式、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德育美学寻回德育的原貌与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德育教育效度和信度有所下降的今天,德育美学的提出和发展成为一种必然。德育美学是将道德理念化为美的形象或在美的形象中寓含道德理念、让教育双方愉快沟通自觉接受的教学模式,强调美感是德育美学的属性,用形象诠释道德理念是德育美学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德育与课程内在联系紧密。中小学课程体系本来就包涵着道德文化课程系列,并且在国家新一轮课改实施《纲要》中明确地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所有课程的共同目标予以定位,因此德育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同时,课程实施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和载体,特别是当人们把课程本质提升到“人的各种自主性活动的总和”之后,德育与课程交合的范围更广了,因此课程改革自然是德育改革的重要内涵。“两改”之间这种相互包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决定了二者协调共进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余义文  肖榕 《传承》2013,(11):68-70
红色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思想道德以及现阶段的德育教育均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大学生出现了道德失范等现象。红色文化可以从顺应潮流指引德育大方向,结合实际扩大德育教育范围,重视实践丰富德育教育途径等方面在高校的德育教育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新 课程 改革 不断 推进的需要 中小学 德育教学 急需开 ,拓 创新一些新的路径与方法 其 、 。中 在德育过程中突出情感教育目 ,标 实施情感德育教学就是时代的 ,呼唤 教育发展的使然 、 。 一 实施情感德育教学的意义 、 情感德育 教学 是培 养学 生优良道德品质的内驱力 是实现德育 ,教学目标的主渠道 所谓情感德育 。教学 就是指教师有 目的 有计划 , 、地对学生施加一定的教育影响 促 ,其在情感领域发 生特定方 向上的变化 表现出新的品 质 导致新的 , ,道德情感的形成 和…  相似文献   

10.
肖榕 《传承》2013,(13)
红色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思想道德以及现阶段的德育教育均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大学生出现了道德失范等现象。红色文化可以从顺应潮流指引德育大方向,结合实际扩大德育教育范围,重视实践丰富德育教育途径等方面在高校的德育教育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