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中国化的过程中,实现了哲学基本问题、核心范畴和逻辑结构三大转换,从而产生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是实践,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是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体系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体系是广义认识论。开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宣传和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海滨 《桂海论丛》2010,25(2):26-29
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治哲学开始复兴,在时代要求、中国现实与理论挑战的推动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也逐渐成为显学。反思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几种各有得失的理论进路,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范式面临的前提性问题在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以及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以领域定位、现实依据、理论维度、立体动态、旨趣倾向、研究路径和目标指向为结构内容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范式构想。  相似文献   

3.
胡群英 《理论月刊》2006,(11):11-14
随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诠释主体的重大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哲学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发生了重大转向,“理解马克思”和创新与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国内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指向。近年来,国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为我们解读当代中国现代化中的一些重大现实问题和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多方面的重要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王雨辰同志推出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继易克信、吴仕康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之后的国内又一部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力作。《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共分八章,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性质、特点以及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它的问世,拓展了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视野,将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一)梳理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中国,至今已有20年的时间。20年中,西方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由江苏省哲学学会、南京政治学院哲学系主办的“十六大精神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4月19日在南京政治学院召开。来自全省各高校、南京地区部队院校和科研单位的5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和发展的方法与路径、十六大精神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建构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现状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首先需要对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现状进行清理和反思。与会学者首先就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问题是近年来哲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对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问题的内涵及其研究途径和方法作一综合梳理,以期对人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问题有所帮助;在此基础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是我们这一时代不可超越的哲学,它仍然具有深刻的解释力、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如何科学认识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解释学命题。这一命题涉及这样几个理论性的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范式,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前提,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当代发展。这几个理论性问题是一个逻辑整体,关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原则、路向、理论前提和当代意义等,属于前提性问题。从理论上解决这些前提性问题,无疑对我们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性,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和规律,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试论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前进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一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二要认真总结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丰富和补充马克思主义哲学;三要紧扣时代发展脉搏,重视研究和吸取现代科学技术和西方现当代哲学中的合理成分,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化;四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大众人生观、价值观的结合,使之成为当代中国普通大众的基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9.
苏淼 《前沿》2012,(9):52-54
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如何从当代科学技术中采撷其精华,汲取其营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向哲学工作者提出的重大课题。广谱哲学之所以值得研究,就在于它在当代科学技术背景下,以一种新的方式,在若干重大问题上,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0.
刘丽娟 《长白学刊》2010,(6):153-153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以理论方式表达和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然而,如何能够系统总结和概括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与逻辑,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思考和展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趋势与走向,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何种意义上是"现代的"与"当代的"?现代与当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表现为"什么"?我们应当从何处入手,通过何种方式来研究、思考与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问题?这与其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学术话题,不如说是一项"尚未完成"的当代理论任务.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和最根本的理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研究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近年来,学者们在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若干前沿问题,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理论成果,积极推动了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价值面临巨大挑战。本文分析了这种挑战,并进一步论证了克服挑战、实现马克 思主义哲学当代价值的两个基本方面:既要正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价值,把握其中的哲学基本精神,又要把 握时代精神,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与时代精神相融合。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在中国的兴起是近些年来的事情,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还很薄弱。为改变这一局面,必须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重要性,要从时代的高度看到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需要、回应当代西方政治哲学挑战的需要、中国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与传统哲学相契合的需要以及保持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超越性的需要。为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对中国政治生活的认识功能、价值观功能、教育以及实践作用,我们需要运用重读、对话、反思的方式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孙民 《求索》2010,(1):98-100
本文分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是:缺乏沟通与对话,缺乏真正的问题意识,缺乏对现实生活的真切关注。承认和反思存在的问题,是深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第八届马克思哲学论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全国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与会学者分别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实质、历史进程、重要代表人物的理论贡献、基本经验、内在规律及其对当代中国哲学建设的重要意义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如何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可谓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体现着"实践精神"的哲学理论,他的内在结构理应是"按照实践逻辑展开的一定时代的社会实践的哲学抽象".为此,从"实践"这一视角去探索和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不失为一条可行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不是简单的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而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断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国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贯穿于这三个阶段中的研究范式主要是文本研究范式、对话研究范式和现实研究范式,而这三种研究范式的精髓集中于一点,就是返本开新。理性反思返本开新可以发现,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的关键在于:面向中国问题,建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术思想关系是近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审视这一研究中的解释学视角,深入分析围绕"马恩关系问题"所展开的争论,对于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湖南出版社出版)是刘普生教授撰著的一本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相结合的角度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的学术专著。作者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来就是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