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生产力的要素之中,人是最能动、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任何生产力的发展都是以人为中心进行的。我们要克服在发展生产力的工作中只见物不见人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2.
高铁时代的来临,对干部职工队伍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郑州工务机械段充分认识到,人作为生产力中的决定性要素,其素质越来越决定企业的发展。该段未雨绸缪,通过改革用人制度、创新激励机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途径提升职工文化和技术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相似文献   

3.
(一 )科技的价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具有鲜明时代感的科学论断 ,其科学内涵愈来愈被全社会所认识和接受。所谓现代生产力包括三要素 ,一是主体要素 ,即包括智力和体力劳动者在内的整个劳动者 ;二是客观要素 ,即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三是决定性要素 ,即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之所以成为现代生产力诸要素的决定性要素 ,主要是因为它决定着劳动者包括劳动技能和创造能力在内的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决定着劳动资料效能的改进和质的飞跃 ,决定着劳动对象的深度、广度以及新领域的创造与开拓。具体地讲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是新生产力形…  相似文献   

4.
高铁时代的来临,对干部职工队伍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郑州工务机械段充分认识到,人作为生产力中的决定性要素,其素质越来越决定企业的发展。该段未雨绸缪,通过改革用人制度、创新激励机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途径提升职工文化和技术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相似文献   

5.
吉平 《前沿》1996,(Z1)
教育发展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思考吉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主要是指,科学技术因素渗透到生产力的人和物的要素中。其中最主要的是把科学技术渗透到人的要素中。因此,发展生产力的实质就是提高人的科学素质,提高人的科学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教育。教育的...  相似文献   

6.
20世纪过去了,人类迎来了新的千年。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它改变了并继续改变着世界的面貌;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展望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普遍认为,21世纪科学技术将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等领域得到广泛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残疾人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发展残疾人事业也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需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要素,其中理所当然地包括了广大残疾人。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残疾人,有人的尊严和权利,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历史和现实表明,他们同样是  相似文献   

8.
在生产力理论中,有两个“第一”,即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前一个观点,我们并不陌生,列宁说:“全人类的第一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列宁全集》第29卷,第327页)毛泽东同志也曾明确指出:“世界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0页)20世纪80年代后,邓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创造物质财富所需要的传统要素如自然资源、资本的作用会相对下降,各国经济的增长将以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为依托。在此,我们对21世纪的人才素质及我国未来人才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一些构想。一、21世纪人才素质的构想1.21世纪的人才必须是面向世界的“国际人”。美国的诺曼·卡鲁斯在谈及21世纪时说:“整个世界都有一种日益增长的人类共同意识,人们越来越感  相似文献   

10.
一、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正确地反映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生产力起决定的要素,企业的人、财、物,人是主导要素,人使用生产工具进行生产才能形成生产力,由人不断地改进生产工具,生产力才会不断地发展。掌握和改进生产力工具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或阻碍作用。这是因为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正确的思想会引发正确的行为,错误的思想必然引发错误的行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本质上是通过对人的思想管理,达到对人的行为管理。把…  相似文献   

11.
企业素质     
企业系统所具有的内在特征。构成企业素质的基本因素有:(1)职工素质。包括领导人员素质、技术人员素质、管理人员素质和。人素民等。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最基本的因素。只有提高人的素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获得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职工素质主要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世纪,人类在本世纪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和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面临世纪之交和千年之交,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她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世界的面貌。一、20世纪的重大科学成就20世纪的科学是在19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如热力学与电磁学理论、化学原子论、生物进化论与细胞学说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世纪前30年的物理学革命,诞生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成为20世纪科学发展的先导和基础。四五十年代以来,物质基本结构、规范场理论、…  相似文献   

13.
百家论萃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也见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同志指出:“科学当然也包括社会科学。”为什么说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呢?首先,社会科学与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劳动者素质紧密相关。劳动者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劳动者的素质如何,是决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其二,社会科学特别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生产力发展的生命线。江泽民同志指出:“社会科学研究方向正确与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如何,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的道德风尚,对经济建设,对…  相似文献   

14.
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关键的因素是人的素质提高及其作用的发挥。围绕这个主题,我们绥化地委努力从当前的实际出发,着重在县、乡、村三级班子和干部、党员、知识分子三支队伍建设上,下了一番功夫。——选贤任能。强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人是决定性的因素;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优胜劣汰的大潮中,经营者的经营素质及水平对企业的兴衰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从经济到社会各方面的深刻一、变革、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从思想上、体制上、结构上。管理上等各个方面完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而且要从人的素质,特别是经营者的素质上实现一个大的转变和提高。大量企业由衰到兴或由兴到衰的过程都一再证明,经营者是企业经营行为的核心。造就一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家队伍,是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动力是生产力,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然王国,这是一个伟大的实践过程,也是一个曲折的认识过程。在这一实践和认识的过程当中,如何用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去教育人,启发人,开掘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改造人的认识能力,激发人的创造热情,都离不开教育,这种教育的方法,我们名之曰“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证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对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尤其在…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希望所在。在知识经济年代,智力资本已经取代土地和自然资源,成为生产力第一要素,科技创新日益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世界上一些科技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劳动者是生产力诸要素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劳动力的质量状况与发挥程度对发展社会生产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作用在新技术革命的今天显得更为突出。作为农村市场的主体──农民,如何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在市场经济中奔小康的需要,这是小康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我们亟待研究的课题。一、农村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对农民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农民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民的收入不是根据对社会产出的贡献大小来决定,而是以平均主义分配来决定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打破了收入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相似文献   

19.
人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宝贵的资源,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诸要素结构中,人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企业职工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结构的优化。 应该看到,目前制约企业发展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职工素质与市场经济的需要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20.
唐永平 《前沿》2001,19(10):2-4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 :“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我国工人阶级 ,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我国农民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 ,同工人阶级紧密团结 ,是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接着又指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前一段话既指出了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地位 ,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中劳动者地位的重要思想 ,又指明了我国现阶段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劳动者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的不同地位 ,延伸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