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李秋高 《求索》2011,(7):160-162
行政复议机构公信力建构必须以独立的行政复议机构为基础。建立独立的行政复议机构,行政复议制度的司法性彰显而行政性弱化,将导致行政复议演变为司法裁判而最终使得行政复议制度与行政诉讼制度相冲突。在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二元行政争议解决机制并存的情况下,建立完全独立的行政复议机构以增强行政复议机构公信力并不可行。行政复议机构公信力建构必须在行政复议制度的行政性与司法性两者之中均衡,行政复议机构只能建立其有限公信力。  相似文献   

2.
《行政复议法》的修改应凸显行政复议制度的特点。行政复议制度的特点主要有:从制度设计来看,行政复议制度处于辅助地位;从制度定位来看,行政复议制度具有行政性;从制度发展来看,行政复议制度具有趋同性。完善行政复议制度的相关建议包括:明确目标定位,以解决行政争议为第一要务;适应治理形势,突出行政复议制度的行政性;规范复议程序,确保行政复议制度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3.
2007年国务院颁布的《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使得《行政复议法》更具有可操作性,并与《行政诉讼法》有了一个更好的衔接。一、明确了行政复议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即将来的行政诉讼原告和被告。二、合理的操作规程使得行政复议审理更加规范,更加体现了行政复议制度的准司法性质。三、化繁为简,行政复议申请方式的多样性。四、“驳回”的使用,使得复议决定方式更加多样化科学化。五、“终止”复议程序的有效使用,使得复议主动权掌握在复议机关手中。六、用和解和调解方式来解决行政争议开创了解决行政争议方式的先河。  相似文献   

4.
行政复议程序有限司法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磊 《公安学刊》2003,(3):49-54
行政复议制度在我国产生至今,呈现过度的、明显的和非规则的行政化的实践性格。行政复议制度的基本功能是权利救济,其基本功能的发挥需要司法化的复议程序,适度的、有限的复议程序司法化是实现行政复议基本功能的内在要义。  相似文献   

5.
<正> 一九九九年,杨某不服某劳动部门劳动仲裁决定向同级人民政府提起行政复议,因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复议机关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杨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受理了此案,并开庭进行了审理,最后作出判决,维持行政复议机关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此案在复议机关引起较大反响,对非前置性的不予受理决定,能否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应不应该受理?笔者就此谈一点看法。有关行政复议作出不予受理的决  相似文献   

6.
[市民咨询]什么是行政复议?公民对哪些事项可以申请行政复议?[部门答复](一)什么是行政复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利益,可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受理复议申请后,对该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这一活动就叫行政复议。(二)谁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犯的,均有权利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相似文献   

7.
《公安研究》2012,(4):94-94
卢护锋在《理论导刊》2011年第5期撰文认为,在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发展历史中,其基本功能长期以来被确定为内部监督和自我纠错。在当下行政纠纷日益激增的情形下,这种功能定位与现实需求之间的缺口已逐渐显现,因此,行政复议的基本功能应当向解决纠纷转变,以实现制度存在与制度效能的正向关系。功能的实现需要有相应的制度机制,当行政复议的功能定位于纠纷解决之后,独立性的复议机构、司法性的复议程序以及多元化的复议方式便是其应然内容。  相似文献   

8.
新《行政诉讼法》修改了经复议案件的被告资格条款,这一修改具有明显的问题导向,呈现出对提高行政诉讼法实效性的强烈追求。针对复议维持率高的现实状况,增加了复议维持复议机关作共同被告的具体制度。然而,将复议维持率高的症结过度归因于原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引导错误",不仅有失妥当,而且存在着诸多理论和实践上的障碍。"倒逼思维"可能短时间内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长期来看,行政复议实效性提升的根本之道应当在于完善组织法和程序法,并配套修改复议决定类型和健全复议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9.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为规范行政复议案件办理程序,保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复议案件办理程序规定》。  相似文献   

10.
行政复议是指:个人(包括中国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组织(包括中国和外国的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做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行政救济制度。由于国家安全机关兼具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的职能,因此,对国家安全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由于在实践中存在着不知如何向国家安全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申请内容不符合法定要求、越级申请、乱投申请书等诸多问题,笔者试图进行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1.
论行政复议案件纠纷解决机制中引入调解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行政复议案件一般通过复议机关单一地审核书面案卷材料,以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书的形式作为行政复议案件纠纷解决机制。然而,这种传统、单一的行政复议案件纠纷解决机制并不能完全解决公民私人之间所产生的民间纠纷。为了发挥行政复议救济手段的应然性价值,有必要在行政复议中引入调解制度,并构建行政复议调解机制作为行政复议案件纠纷解决补充机制。  相似文献   

12.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关系的实定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行政法上两种基本的救济制度和纠纷解决机制。纵观世界各国法制实践,在二者衔接关系上主要存在复议前置和自由选择两种基本模式。我国实定法所规定的衔接类型纷繁复杂,在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关系设置上存在不足。做好两种救济机制的衔接配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遵循司法最终解决原则,取消行政终局裁判权,加强司法对行政的监督审查;确立以自由选择为原则、复议前置为例外的复议与诉讼衔接关系模式;顺应行政法治发展趋势,将特殊类型行政行为纳入行政和司法审查范围。  相似文献   

13.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有执法权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其他机构的行政处罚不服,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凡是有行政处罚规定的法律法规,都有申请复议的规定。行政复议在不同的法律法规中又有不同的规定,主要是将复议作为前置,即只有经过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一是可以选择复议,也可以选择诉讼。初步查阅至1994年底我区人大常委会通过或批准的19件地方性法规,采取复议前置的有7件,选择  相似文献   

14.
抽象行政行为的可复议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针对非特定的对象作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和命令的行政行为。目前,抽象行政行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规章等规范性文件违法、越权;严重侵犯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规章、其他规范性文件之间相互冲突;不遵守必要的制定程序规则。为此,有必要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复议,这是加强对抽象行政行为监督、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抽象行政行为自身特点的要求。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复议范围是可行的,符合现行有关法律规定;我国七年多的行政复议实践及国外行政复议制度经验为对抽象行政行为复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建议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立法范围、复议申请人的主体资格、复议管辖等作出立法规定。  相似文献   

15.
1991年1月1日起实行的《行政复议条例》和1999年10月1日起实行的《行政复议法》都分别明文规定了台商在祖国大陆有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行政复议就是上级行政机关针对下级行政机关与其他单位和个人之间的行政管理纠纷进行复查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行政活动,或者说是上级行政机关纠正下级行政机关错误的一种监督制度。自行政复议制度实行以来的10年里,涉台复议案件虽然也时有发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其数量甚少,这种状况与大陆日益扩大的涉台经济活动不相对称,不利于发挥行政复议在涉台领域里的监督和  相似文献   

16.
《行政诉讼法》第38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复议决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复议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着重号为引者所加)  相似文献   

17.
小保:我是某企业主管,最近我企业发生一起生产事故,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定在这起事故中受伤的人员是工伤,我企业对此认定不服。请问,我企业该怎么办?林场林场:依据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对劳动保障行政机关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这是申请复议的前置性规定,即当事人如果对工伤认定不服,  相似文献   

18.
【案例】 某市出租车司机陈某因违章在市中心十字路口停车下客 ,被交警发现 ,并以陈某“违章停靠”为由 ,决定对其处以暂扣驾驶执照一个月的行政处罚。陈某不服 ,以交警支队为被申请人 ,向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要求撤销该处罚决定。受案后 ,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在法定期限内向被申请人交警支队送达了复议申请书副本 ,要求其在十日内提交书面答复 ,并提交当初据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依据。但被申请人在法定的期限内仅向复议机关提交了有关证据和依据 ,而没有提出书面答复。【争议】 复议机关在审查本案时 ,就复议机关能否以被申请…  相似文献   

19.
2007年8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是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之后,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条例》在对《行政复议法》作出执行性、解释性规定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在复议程序中引入了听证制度,在举证程序中增加了复议机构的职权,在结案方式中引入了调解制度。由于公安机关承担行政职能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条例》出台必然给公安行政复议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20.
谢平 《公安教育》2013,(7):39-42
复议是对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做出的具体决定不服向原机关或上级机关提起的重新审查程序。刑事案件复议复核制度是具有我国特色的一项重要刑事诉讼制度,是刑事诉讼的重要内容之一。公安机关刑事复议、复核工作随着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以下简称《程序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