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城市治理现代化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现代城市治理法治化直接助力城市治理现代化.城市治理法治化有助于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有助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有助于全面建设法治政府.城市治理法治化应将公平正义、良法善治、平等竞争作为价值目标.提升城市治理法治化水平应同时着眼于立法、执法、司法、法治思维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曹达全 《群众》2014,(11):20-2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把法治建设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目标。四中全会则直接以法治建设作为主题,在目标定位、道路选择和重点任务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把法治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由此可见,在当今中国,正把法治建设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先手棋"逐步加以展开。  相似文献   

3.
金东霞 《新东方》2014,(5):63-65
国家走向法治是政治文明的体现。从政治学角度看,精良的制度、合理的结构和充分的绩效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标识。在实践中,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三位一体同步建设,将促成一个法治中国的建成。  相似文献   

4.
《民主与法制》2014,(31):24-25
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关系。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核心是要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坚持和实行依法治国,可以从宪法、法治、立法、依法执政等多方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法治化。为此,应当根据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强化法治权威和良法善治,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推行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在加快建设法治中国进程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政治发展规律有了新的认识,标志着我们党从一个革命党真正转变为执政党。法治化是衡量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标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本身就是法治化的过程。当前,在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法治建设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从法治理念、法律体系、法治平台以及治理能力和化解矛盾等等方面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创新,不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6.
梁太波 《桂海论丛》2014,(5):122-126
建设法治中国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要把法治作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核心来抓。"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是迄今为止国家治理视域下,对具体从事治理活动的领导者基本素质的高度概括和要求。治理能力的关键是人的素质,特别是领导者素质。必须大力提升领导者的法治思维能力,以法治思维能力的提升助推国家治理能力的飞跃。提升法治思维能力的主要路径包括:一是以履行做全社会学法守法用法表率的法定义务为动力,强化提升法治思维能力重要性的认识;二是以完善学法用法守法的制度建设为契机,加强法治思维的培训和教育力度;三是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创建法治环境为目标,形成提升法治思维能力的制度保障和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7.
郭伯权 《中国民政》2014,(12):42-44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民政作为在社会治理建设和民生领域保障服务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重要职能部门,建设法治民政是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中国、法治陕西、法治民政……是一种包容的关系,前者为统领,后者为基础。实现总目标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的基础上,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了新部署。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诸多基本又繁杂的工作任务需要从社区开始推进,因此传统的治理模式受到挑战。在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和平安中国建设的背景下,结合海南自贸港的发展特色,探索新型基层社区治理模式,加强基层社区的法治建设,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洪鸿  章涟漪 《台声》2014,(11):20-27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通过智能技术融合社会治理行为、扩充社会治理主体、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以及增强社会治理效果,社会治理智能化建设实践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但仍然存在智能技术与社会治理融合不充分、顶层设计与重心下移不充分以及技术保障与法治改革不充分等问题。作为一项贴近中国基层实践、面向未来的事业,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建设,需要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基层实施的关系,同时要在法治轨道内深化社会治理智能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像两个轮子,共同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业滚滚向前。有媒体解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继"四个现代化"之后的"第五个现代化"。加强法律的实施,特别是对法律的自觉遵守和执行,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保证宪  相似文献   

12.
黄永忠 《群众》2020,(3):63-6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政府治理法治体系是政府治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进程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职能作用。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加快健全完善政府治理法治体系,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是健全完备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完善,依法行政持续深入,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明显,政府治理的各方面、各领域、各层次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3.
省委作出建设法治浙江决策部署8年多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加快建设法治浙江作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各领域法治建设向纵深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必须全面谋划部署“深化法治浙江建设、提高依法治理能力”各项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和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牢牢把握“法制主治、党政善治、社会共治、基层自治、全民德治”这“五个着力点”,切实深化相关工作,不断提高法治能力,努力把浙江建设成为法治中国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相似文献   

14.
《时事报告》2014,(1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法治正日益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具有法治思维、能否善用法治方式,关系到法治浙江建设的深入推进,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浙江的实现。我们必须把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能力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着力破除影响和制约领导干部厉行法治的旧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切实增强法治意识、崇尚法治权威,提升依法办事能力,让法治成为领导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办  相似文献   

16.
陈菲  方列  王存福  杜放 《浙江人大》2014,(11):15-16,2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目的是什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阐明,“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的就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引人关注的是,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这不仅表明我  相似文献   

17.
牛维祥 《群众》2023,(12):41-42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法治化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南京市鼓楼区小市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弘扬法治精神、强化法治思维、培养法治能力为目标,充分利用专业化和社会化法治力量,聚焦问题,聚合资源,倾力打造“依法论市”工作品牌,激发基层治理法治新动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18.
正一、引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2019年2月18日,北京市召开第三次全市街道工作会议,并于2月26日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街道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街道在首都城市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街道是承上启下的重要枢纽和落实民生需求的切实抓手,街道工作在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王烨  ;阳叶青 《人民论坛》2014,(12):122-124
道德和法律对于治理国家、建设社会都是很重要的手段,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要坚持依法治理更要强化道德约束。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来看,法治是标,德治是本。社会治理要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加强道德建设,这样才能使社会治理效果有更高层次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社区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与发展趋势表现为:农村社区法律体系初具规模、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法治化进程有序推进、农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日趋优化、多元主体有序参与农村社区法治建设、农村社区公共安全体系逐渐完善。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社区在法治建设的实践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如何在理论与认识上对农村社区法治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凝炼和提升才刚刚开始。从我国农村社区法治建设目前所取得的成效来看,法治的实践性有效回应了农村社区建设中的民生难题;同时,在改善和保障民生中,法治突显出其特有的优势功能。民生法治的双重意蕴,要求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建构起相应的农村社区民生法治体系:培养社区规则意识,在改善民生中落实社区协商制度化;推进社区赋权转能,在重心下移中厘清治理主体职责;统筹城乡治理环境,在多元共建中共享社区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