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背景与内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多灾种重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防范技术研究"项目是科技部关于"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方向的重点专项,旨在通过厘清区域多灾种减灾能力,阐明多灾种综合风险内涵与形成机制,量化区域多灾种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和恢复力以及减灾能力,实现多灾种、全要素、多层级的综合风险动态模拟与评估,研发多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多灾种重大自然灾害问题与风险日益凸显.复杂的自然环境和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致使灾害风险以多灾种的形式逐步被人们所关注,频发的多灾种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峻挑战.特别是我国西南山区孕灾环境敏感脆弱,地震及其触发的地质灾害隐患不断加剧.地震对岩土体的破坏使得松散堆积体明显增加,为泥石...  相似文献   

3.
灾害与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一 《中国减灾》1997,7(2):18-23
1灾害与经济的一般关系灾害与经济是一种逆向关系,后者常常受到前者的威胁和破坏。灾害越大,对经济的破坏则越大;经济越发展,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大。这已为人类历史所证实。据联合国统计,世界各国因灾害造成的损失每年约200~300亿美元,1991年为440亿美元,1994年世界保险业为自然灾害赔偿的损失为188亿美元。灾害造成的损失占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美国约为0.6%,日本约为0.8%,中国约为2%,90年代以来,已占到3%~6%。我国是个多灾重灾的国家,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据统计,50~60年代每年约390亿元人…  相似文献   

4.
灾害链风险涉及多致灾因子内在关联机制及其对同一承灾体的脆弱性和复合性,其难点是精细化、定量化的多灾种灾害脆弱性与恢复力、情景动态模拟与综合风险评价.尤其是灾害链会使灾害的危害范围在空间上大大拓宽,在时间上造成多次延续灾害,延长了危险和危害时段.  相似文献   

5.
谢卫国 《中国减灾》1998,8(1):39-42
湖南省农业灾害状况和减灾对策谢卫国(湖南省农业厅办公室)湖南是一个多灾的农业大省,深入研究有效的减灾措施,对于减轻灾害损失,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尽快跨入农业强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1湖南农业自然灾害状况湖南年年都会不同程度地并发干旱、洪涝、冰雹、山...  相似文献   

6.
"多灾种重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防范技术研究"项目于2018年申报立项,2021年底结题.其中,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承担了"多灾种重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防范技术集成平台及示范"课题,研究集成平台搭建的技术方案,开发集减灾能力调查、评估与防范技术于一体的业务软件系统和移动APP,在上海、云南、贵州、陕西、四川、海...  相似文献   

7.
背景及意义 随着全球人口与经济的快速增长,自然灾害的频率和损失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区域自然灾害的形成,不仅受到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还跟日益增长的承灾体及其脆弱性密切相关.厘清区域灾害形成过程,特别是多致灾因子综合作用下的多灾种形成过程和机理,对于区域开展重大自然灾害灾情评估、综合风险评估和综合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自然灾害评估工作的意义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自然灾害形成机制、时空演化规律正发生深刻变化,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日趋多元化.近年来,各类自然灾害易发高发,多灾种集聚和灾害链特征日益突出,灾害风险的系统性、复杂性持续加剧,对经济社会和国家总体安全的影响更加深远.我国进入新的灾害多发期,极端灾害事件发...  相似文献   

9.
正空间技术具有对自然灾害进行大范围动态监测的优势,有助于提供更多更快的灾情信息,进而支持各国减轻自然灾害风险。然而,世界上拥有空间资源的国家仍占少数,依靠单一国家的空间资源难以满足重大灾害监测的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开展重大灾害监测已经成为空间技术应用最为突出的领域之一,目前世界范围内空间减灾国际合作机制呈现不断产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趋势。本刊《环球》栏目推出空间减灾国际合作机制系列文章,介绍相关机制的产生背景、运行规则、合作资源和应用情景等内容。本期介绍的是联合国灾害管理与应急反应天基信息平台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强调,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这一重要论述明确了我国综合减灾的发展方向。首先,必须高度重视自然灾害的防治工作。我国是多灾之国,各种自然灾害都是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因素,也是影响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1.
灾害风险管理与灾害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防灾减灾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加强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管理能力、完善减轻灾害风险措施、建立自然灾害风险转移分担机制等,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世界各国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我国《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也将“加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正式明确。本刊特开辟“灾害与风险”专栏,向读者介绍灾害风险、灾害风险管理、灾害保险等方面的知识和国内外先进经验及经典案例分析等内容。推广最前沿的防灾减灾理念。  相似文献   

12.
郑勇  罗玉婷  唐尧 《中国减灾》2023,(21):58-59
<正>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是我国防灾减灾救灾新形势下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开展多灾种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研究势在必行。为了解决多灾种耦合的风险评估问题,四川省结合全省自然灾害形势和特征,确定了在不同气象条件下各灾种叠加的危险性等级,选取灾害频发期的典型时段作为对象,验证模型在风险预判中的适用性,并提出相关思考与下一步实践思路,助力全省应急资源配置优化和应急响应决策制定。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多灾种、灾害区域性特征比较明显和区域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按照不同区域灾害管理人员的培训需求来设计培训课程,是提高培训效果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对灾害管理培训需求进行了区域比较,以期对灾害管理培训的课程设计和工作安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苟玉 《中国减灾》2023,(7):34-37
<正>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遥感技术利用其宏观、动态、综合监测优势,与灾害大范围、高频次和多灾种影响特点高度契合,成为我国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的技术支撑手段。本文从遥感技术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优势入手,阐述了遥感技术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案例与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具体实践,并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灾害评估"一词由来已久。过去,灾害评估主要服务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多是对于灾情及其损失的评估。如今,灾害损失与应对工作评估逐渐贯穿灾害管理全过程,对综合减灾、救灾救助、恢复重建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发挥灾害损失与应对工作,提高其支撑应急管理决策和灾害风险防范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了一套自然灾害情况统计的指标体系和调查制度,明确了灾害损失评估的指标内容。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极端天气显著,自然灾害频发。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完善全过程灾害评估体系,提升灾害治理效能意义重大。江西省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构建了江西省灾害评估业务体系。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江西省灾害评估业务体系建设和灾害评估工作开展情况,并以2022年江西全省大范围超历史大旱久旱为例,对本省此次灾害评估工作实践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史培军 《中国减灾》2014,(11):20-21
我国是世界上两大自然灾害带(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和环太平洋灾害带)复合的高自然灾害风险区,灾害具有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的特征.在环境变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类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并发性、难以预见性,以及相关联的风险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8.
日益严重,类型众多的灾害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全影响巨大,加强灾害法制建设很有必要,意义重大.我国的灾害应急法制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缺陷.我们必须加强灾害应急法制的理论研究、构建完备的灾害应急法制框架体系、强化行政执法和司法职能,建立抗灾风险防范体系,以完善灾害应急法制.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日益显著,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社会财富进一步向高风险区集聚.自然灾害已呈现出极端气候事件频次增加、损失加剧、灾害连锁反应、多灾并发等特点,90年代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比80年代高出130%.  相似文献   

20.
观点     
正面对气候变化和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多灾种灾害链并发多发、损失加剧和工程措施瓶颈制约等现实问题,可以运用系统分析理论界定多灾种重大灾害风险及其衍生灾害,基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原理和理论,从保险与风险管理角度分析评估多灾种重大灾害风险机理、风险因素相关性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伴生性,以商业化运行机制为主导的保险为主体的金融性(非工程性)防范体系与工程性措施结合,揭示传统与新型大灾损失的机理、机制和理论原理,构筑旨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