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王莹 《中国减灾》2023,(15):10-13
<正>“以备不时之需”是应急物资储备的目的,作为国家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物资储备不仅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湖北省不断加强全省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注重顶层设计,不断夯实基础,着力提升基层应急物资保障水平,在数次灾害应对中,确保了应急物资供应充足,受灾群众生活得到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正>毋庸置疑,资源管理支撑着整个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过程的开展,发挥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减灾救灾应急资源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然而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储备、应急经费投入不足,应急科技支撑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都要求我国灾害应急处置资源保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加强我国减灾救灾应急资源管理能力建设,亟需从战略的高度统筹做好应急物资、资金投入、救援队伍、社会动员、军民融合等方面的应急资源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自机构改革以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做好基层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工作,浙江省诸暨市通过对应急救援物资及装备全面摸查,在管理体制、物资储备的主体与数量、购置和储备管理费用、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发现问题与不足,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十四五"时期是浙江省诸暨市应急管理部门理顺体制机制,健全工作体系,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公安机关日益增长的应急保障实战需求,南京市公安局大力推进警用装备物资保障中心建设,充分利用RFID、可视化等智能技术,健全警用装备、资产、车辆、服装智能化管理模式,增强警用装备物资储备、调配和投送能力,为全面提升公安机关应急保障水平做强智慧支撑。  相似文献   

5.
正顺畅的应急物资保障是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的必要支撑。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就健全国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和国家储备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着眼"十四五"期间加快建立储备充足、反应迅速、抗冲击能力强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议从以下六个方面聚力推进。一是理顺体制机制。明确应急物流主管或牵头部门,统一规划、统筹建设、统一调度;建立健全多部门协同、需求对接更新、军民融合保障、社会力量动员及补偿、常态化演练及考核评估等机制。  相似文献   

6.
资讯     
正江西:举办全省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业务培训班4月26—27日,江西省应急管理厅在南昌举办2021年全省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业务培训班。全省各设区市、县(市、区)应急管理局分管领导,厅救灾处、减灾中心共计120余人参加了培训班。培训重点提升"三项能力"。一是提升灾情管理能力。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
<正>民政部中央救灾物资成都储备库积极应用仓库管理信息系统、救灾应急指挥系统、远程视频会议系统、自动化办公系统、安防监控系统、车载GPS智能定位等现代信息化技术,创新了物资储备管理模式,全面提升了救灾物资的日常管理和调拨能力,圆满完成了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的物资保障任务,这也为各地救灾物资储备库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可参考的样本。民政部中央救灾物资成都储备库(以下称"成都库")矗立在美丽的成都国际航空港物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要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同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发展巨灾保险,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民政救灾物资储备库储存着棉衣被、折叠床、帐篷等各类生活物资,当自然灾害发生后,这些物资能满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提高救灾物资储备库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助于提升应急保障能力,第一时间将物资运达灾区,并及时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中央救灾物资兰州储备库、中央救灾物资成都储备库、上海市救灾物资储备库运用现代化仓储管理技术,通过打造自动化立体仓库模式、采用先进仓库管理系统、构建智能化仓储管理业务流程体系,全面提高了救灾物资储  相似文献   

10.
观点     
正在回顾我国典型物资的储备体系发展历程、研究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分析当前我国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存在关键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明确了我国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改革创新的总体目标:建立健全国家应急物资储备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立足国情,形成适应重大应急事件的现代化物资储备综合领导和管理能力;补充完善面向新型风险的物质  相似文献   

11.
正甘肃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近年来,甘肃省以满足新常态下救灾物资保障需求为核心,创新思路、主动作为,全力推进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救灾物资应急保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统筹规划布局加快物资储备设施建设针对甘肃省救灾物资储备设施匮乏、仓储能力不足的情况,综合考虑甘肃省灾害特点、人口分布、辐射范围、交通条件等,组织专家深入调研论证,在省政府出台的《〈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甘肃省实施方案》中,明确实施救灾物资储备库工程,推进省市县及部分乡  相似文献   

12.
正基层应急是灾害风险和损失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和建设重点。当前基层应急工作面临管理人员不足、技术水平不高、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需要基层自身在组织机制、队伍力量、物资设施等方面提高能力,也需要外部系统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正近两年,为有效应对自然灾害日益频发的严峻形势,适应减灾救灾工作发展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提升救灾物资应急保障能力,民政部认真总结经验,着力完善实战中发现的漏洞和不足,在救灾物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储备调度管理体系及机制、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要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把应急物资保障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救灾应急物资作为应对安全风险的物质保障,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吉林省第一时间安排省救灾物资储备库做好物资调研准备,调度人员24小时在岗在位,实时掌握了解当地防疫防控所需物资情况,做到了供应和需求第一时间精准对接,很好地发挥了应急物资的服务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徐娜  田琳 《中国减灾》2014,(5):14-17
近两年,为有效应对自然灾害日益频发的严峻形势,适应减灾救灾工作发展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提升救灾物资应急保障能力,民政部认真总结经验,着力完善实战中发现的漏洞和不足,在救灾物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储备调度管理体系及机制、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云南省委、省政府针对本省震情形势严峻、防震减灾任务艰巨的现实,决定实施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10项重大措施,即:进一步提高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公共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能力、全面推进农村地震民居安全工程建设、全面加强通信和电力设施保障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抵御地震灾害和抢通保通能力、全面加强水利设施应急抢险工作、全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面加强应急救援物资和医疗救援保障能力建设、全面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全面提高抗震救灾组织指挥和应急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10月31日,应急管理部救灾和物资保障司副司长(正司级)、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副主任胡晓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仓储安全与科技司司长王宏,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一行7人,来到上海市救灾物资储备库调研救灾物资储备工作。调研组参观了上海市救灾物资储备库仓储大楼等硬件设施,听取了相关工作汇报,观摩了智能化信息系统物资出入库演示,详细了解了上海救灾物资储备的制度建设、库存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储备物资种类规划、人员编  相似文献   

1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发展巨灾保险,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应急管理体系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和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的"智治"载体,与常态化政府管理体系互相作用、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应急管理体系,需要根据突发事件或危机事务特点,围绕萌芽、响应、处置、恢复阶段的物资调配、岗位配置、任务分配等管理问题构建完整责任链条,以数字技术为驱动,科学设计智慧应急体系,努力提升应急管理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救灾物资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新进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中提升救灾物资和装备统筹保障能力要求,推动实施全国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工程,加快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切实做好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是"十三五"时期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20.
正应急物资保障对于顺利开展抢险救灾、保障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快速恢复正常社会生活秩序、减少各类损失及不利影响等有重大意义。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需融合统一生产、储备、调配三个方面。在汶川地震、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我们既能观察到我国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的进展,也可以看到一些明显短板,例如还无法很好应对"峰值需求"带来的挑战,物资保障的"可靠性"还需要大幅提升等。在前期课题调研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