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梁隽 《中国民政》2013,527(2):49-49
如何加快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结合韶关市的具体情况提出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如下:(一)健全职业体系,完善评价机制。实行社会工作职业准入制度,引进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和资格证的人员。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促使现有实际从事社会工作或职业带有社会工作性质的人员从一般的社会服务人员转岗为社会工作者。  相似文献   

2.
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民政事业单位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以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民政系统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的事业单位——广州市老人院为例,在全面梳理和总结其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尝试回答了在我国老年福利事业单位为什么要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怎样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等若干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社会工作本土化是一个备受重视的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指出:“加强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动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吸引社会工作人才提供专业服务,大力培育社会工作服务类社会组织。”民族地区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如何建设?本文就此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12月1日,民政部在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召开“全国城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经验交流会”,总结城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成绩,交流工作经验,分析面临形势,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城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鲁青 《中国民政》2021,(4):28-30
用脚步丈量民情民意、用专业提升服务能力,乡镇(街道)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高质量、专业化、心连心的服务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升了基层民政服务效能。广东、湖南等地加强乡镇(街道)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创新实践表明,以专业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补充基层民政服务力量,以规模化社会工作站点夯实基层民政工作阵地,以规范化社会工作服务提升基层民政服务效能,有效解决了长期制约民政事业发展的基层力量薄弱这一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6.
培养造就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和培养造就一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中之重。为此,应该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工作人才的资格认证、注册管理、从业规范等各项制度,系统构建社会工作人才的教育及培训体系,加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投入保障,解决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的平台。本文在论述以上问题的同时,借鉴了发达国家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经验,对社会工作的概念、社会工作者的要求、社会工作的视角、社会工作者专业素质及其培养、社会工作者评估及监察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一支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近几年,我国通过创建培育平台、推进资格认证、建立政策体系、建设组织载体等措施,社会工作人力资源开发取得新进展,但还存在社会工作队伍实力不强、管理体系不协调、财政投入不足、缺乏法律制度保障等问题。当前,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经济社会的转型、社会管理的创新、和谐社会的建设,使社会工作人才资源开发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应当采取系统开发岗位、加强能力建设、完善管理制度、加大资金支持、优化工作环境等措施,加快社会工作人力资源开发步伐。  相似文献   

8.
潘文捷 《广东民政》2009,(12):39-41
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自助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社会制度。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建设,重在人才支撑。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大战略任务。当前,各地、各部门正在按照中央的要求,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民政工作是我国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各级民政部门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0.
从近年社会工作的实践看,建立一支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能力较高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推动社区工作不断深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社会工作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新概念,如何充分认识、迅速培养、有效利用社工人才队伍,发挥其在社会管理、社会服务中的基础作用,发挥其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主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袁光亮 《前沿》2011,(24):23-25,117
在我国推进社会建设,迫切需要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建设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但西方专业社会工作并不等于本土专业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也不等于本土社会工作人才。能够积极推进我国社会建设的只能是本土专业社会工作,以及本土社会工作人才和本土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为了培育和发展本土社会工作人才和本土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必须重视专业社会工作岗位的设置、购买和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其发展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和支持,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和完善。扩大人才队伍规模,提升社工专业能力,造就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职业人才队伍需要在长期的探索中完善。笔者就如何构建专业化、职业化社工队伍体系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后,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启动。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面,在已有200多所大学设置社会工作系或专业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社会工作人才是社会政策的直接执行者、社会服务的专业提供者、社会矛盾的有效化解者、社会公平的积极维护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山东省新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2012年12月以市委、市政府"两办"文件形式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  相似文献   

15.
社会工作人才孵化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本文以S市实证资料为例,采取制度理论视角,利用“制度性嵌人”与“制度性创新”概念内容进行分析。社会工作人才孵化的制度性嵌入不仅表现在社会工作人才孵化开启之初,而且表现在社会工作人才孵化过程之中,既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制度密切相关,又与社会工作人才评价、使用和激励等制度密切相关。社会工作人才孵化需要深层的、自主的、积极的制度性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广东民政》2010,(8):4-8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大战略目标。同年12月。民政部在深圳召开全国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之后,社工试点便在全国各地展开。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之地,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优势,引入港澳先进的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加强粤港澳之间社会工作的学术交流、实务探讨、人才交流等等,有力地推动了试点工作在珠三角地区顺利开展,多所高校也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各类高校支持的社工服务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相似文献   

17.
健全体制机制是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现实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励 《理论月刊》2008,(7):98-100
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要尽快建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和体制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卓有成效地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领导机制,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建立培训机制,促进社工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立服务机制,为社会工作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建立激励机制.打造社工人才"洼地".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目标后,各地加快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步伐,其中,通过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途径。但是,“社会工作是行出来的”,单靠通过职业水平考试的辅导和培训远远不够。本文在探讨了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的联系和区别后,在探讨继续发展本土社会工作的同时,摸索民政工作现有服务领域中引入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增加社会工作元素,加快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公安研究》2013,(6):90-90
王俊恒在《江淮论坛》2012年第6期撰文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进城务工现象越来越普遍,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多种力量的共同介入。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的价值表现为: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增强农民工对城市的适应性,开发农民工的潜能。同时,从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社会工作方法和社会工作教育等方面探讨介入农民工城市适应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他们在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实际上,由农民工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将会一直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始终。毫无疑问,这是对转型期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者提出的一个重大挑战。我认为,社会工作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三个方面来帮助农民工。下面就社会工作行政、社区工作、小组工作和个案工作等专业方法在帮助农民工进行政策倡导、社会服务、个体再社会化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