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国面对的最尖锐挑战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历史性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国家从欧洲版图上消失;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对抗、东西方冷战的世界两极格局终结;中国外部国际社会的形势仿佛倒转回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局面:少数西方大国既相争斗又相勾结,强行主宰国际事务、安排操纵弱小国家民族命运,企图把西方文明及其制度扩张到全球,把整个世界变成由他们控制、榨取的全球大一统市场。只不过他们已不再能实行直接的殖民主义统治。中国处在如此的国际环境中,建设和捍卫社会主义,环境貌似较宽松、缓和,斗争实…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世界诞生了十多个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今只有中国等少数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制度还顽强地生存和发展着。追问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发生巨变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笔者认为民主集中制异化为权力集中制是一个重要原因,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异化呢?其根源主要有四点:1.认识论根源多数国家的共产党执政后,不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而是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革命和战争年代建立的特殊的制度模式、措施和办法当作普遍适用的教条。同时他们还大搞个人迷信,神化领袖…  相似文献   

3.
谈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强调“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目前高校在校的青年大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是21世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决定着我们民族的未来,关系着国家的兴衰,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所在。高校作为国家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和科技文化发展传播基地,在全面提高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肩负着特殊重要…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是关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和改变的理论,也就是说,作为他们的国家理论主题的是阶级统治工具,而不是社会管理。但是,这不能说明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体系中不包含国家管理的思想。事实是,他们关于资本主义的批判同关于代替这一社会形态的未来社会主义国家的构想是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认识和管理方式的构想,都包含着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与管理的初步思想。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建设是农村奔小康的硬任务──竹山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调查彭景伦竹山县是国家确定的贫困县,是湖北省重点扶持的特困县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竹山县经济建设进人高速发展的快车道。随着经济的变化,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摆上重要工作日程。他们把工...  相似文献   

6.
自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之日起 ,帝国主义者就发誓要把它扼杀在摇篮里。他们为此目的不惜软硬兼施 ,无所不用其极。战后 ,当美帝侵朝、侵越战争失败 ,事实已一再证明用武力绝不能消灭社会主义国家之后 ,他们便改弦易辙 ,把战略重点放到用软战争来“西化”、“分化”我国。从杜勒斯的“和平演变”到尼克松“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和克林顿的“接触”政策等等 ,都不过是这场软战争的具体表现而已。特别是在七十年代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兴起以后 ,他们更是乘机向我国大肆贩卖新自由主义 ,威胁着我国社会主义的生存。正如我国著名的老…  相似文献   

7.
从十月革命以来,西方国家就一直不遗余力地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各种攻势,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就与西方国家长期进行的意识形态渗透有密切关系。现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正在不断发展、日益富强。西方敌对势力加紧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施行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他们的这种政治图谋是绝不会改变的。这些年来,他们不断利用所谓人权、民主、自由、民族、宗教问题和达赖、台湾问题等向我们发难。他们还与流亡在外的所谓“民运分子”和我…  相似文献   

8.
加强新形势下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覃德喜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这一客观现实要求青年知识分子必须担当起跨世纪的重任,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认真研究他们的思想状况,进一...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汕头被划为经济特区后,一个个潮汕弄潮儿,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率领他们的团队,把辛勤的汗水挥洒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奋斗历程中,同时,也把汗水洒向了军营这块热土,一脉承继着爱国拥军的优良传统,为拥有“潮汕七日红”光辉历史的汕头市连续四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一项宪法原则和目标写入我国的根本大法中,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我国,能否实现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键是能否树立起法律的权威、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11.
反“和平演变”是新形势下党所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考验。要经得起这个考验,必须把党建设好。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基础,必须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反对“和平演变”的坚强战斗堡垒。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颠覆与“和平演变”的图谋由来已久。近年来,他们依仗在经济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利用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暂时经济困难和进  相似文献   

12.
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根据党中央的建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一条基本方针,明确载入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党的十五大报告又重申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针,这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与现代企业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与现代企业制度厉以宁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前人不曾解决的难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包含两个内容:一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个是从发展中国家变成发达的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把这两个内容并在一起。这个问题是过去马克思、恩格斯不曾解决的。当时他们所设想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然而国外的宗教势力并不甘心就此退出中国,同时一些西方国家也一直把民族宗教问题作为遏制或颠覆社会主义国家和他们不喜欢的国家的重要手段。他们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手段之一就是通过宗教渗透以达到其目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清醒地看到,境外一些间谍情报机关和各种敌对势力,把社会主义的中国作为他们进行颠覆、渗透和破坏的主要目标,从未停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工人阶级政党的产生,必须以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为物质基础,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思想基础。具备了这两个基本条件后,更重要的是要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灌输到工人阶级当中去,变成指导他们进行革命斗争的精神武器。只有当科学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得到了有机的结合,工人阶级政党才可成立。这是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工人阶级政党产生的一般规律。但是,以怎样的方式结合,这是由各个国家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列宁曾指出:“在所有的国家里,只有当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结合以后,才造成了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牢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党的十五大上郑重地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中学政治教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在既往开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伟大时期中,要用自己的辛勤劳动,通过生动活泼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逐步把数以千万的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他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他们的水平高低、工作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年轻一代的政治素质,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未来。因此,为了适应新时期培养人才的要求,中学政治教师必须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这不仅表明党的领导方式的重大进步,而且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中新的里程碑。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将具有划时代的深远意义。在《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中,把依法治国规定为高三政治常识课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高三教材第二课中作了重点介绍。对中学生进行依法治国教育,这是提高学生政治素质、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需要。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需要。下面谈几点学习体会:一、依法治国是…  相似文献   

20.
官秀成 《传承》2007,(8):43-44
忧患意识是一种激励人生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中国近代史教育、中国国情教育、国家主权教育、环境教育等,努力培养其忧国忧民、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促使他们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以便更好地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奋斗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