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青年工作者"从广义上来讲,指的是从事有关青年工作的人士,例如学校的教师、政府有关机构中以青年为服务对象的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团体机构中为青少年提供服务的社会工作者.在香港,青年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部分,因而,"青年工作者"通常是指从事青年工作的社会工作者.与国内青年工作主体相比较,香港青年工作主体的显著特点就是职业化.在香港,青年工作  相似文献   

2.
应广州市青年研究会邀请,由香港社会工作者总工会组织的香港青年赴广州生活体验的“拾穗行”旅行团一行五十九人,从六月二十一日到六月二十七日,在广州体验生活。他们参观了工厂、农村、中学、夜校、个体户和部队,与广州青年研究会会员举行了两次专题交流和联欢,  相似文献   

3.
青年工作者是指在青年社会化过程中,以某种方式同对青年进行教育、帮助和指导的人.进一步界定,内地与香港青年工作者的主要成员构成则有所不同.内地青年工作者主要是指和青年有着相对固定和明显组织联系的青年组织和青年团体中的工作人员,例如共青团组织的专职干部;同时也包括共青团和社会各种专门机构中为青年提供某一部分教育、指导和帮助的专门人员,例如青少年研究所的专家学者、青年训练院校的教师、青年宫工作人员等.而在香港,青年工作是社会服务中的一部分,青年工作者主要是指受过专业训练并被聘请在提供青少年服务的机构内工作的社会工作者.  相似文献   

4.
九月二十七、二十八日,广州市青年研究会与香港社会工作者总工会在穗举行了青年工作技巧交流.参加交流的人员共三十二人,其中香港方面十六人.这次交流是双方整个青年工作技巧交流的一部分.双方探讨了交流的项目,初步提出了在青年活动的设计组织、提高活动整体效应、增强青年活动参与欲与投入感和青年领袖训练  相似文献   

5.
广州青广州青年研究会赴港考察团一行七人(余世喜、刘小钢、杨晓平、刘钧演、李庆光、张安平、李丹戒)于1988年9月18日至9月25日,应香港社工总会的邀请,对香港的部分青年工作机构进行了访问考察。考察团在港期间,拜访了香港社会服务联会、香港社工总会、香港青年协会、香港明爱、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香港突破中心、香港小童群益会等机构,加强了广州青年研究与这些机构的联系,加深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并表达了进一步交流的意向。考察团这次赴港考察的一个特点,是深入到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们邀请了几位在国内读大学的香港青年进行座谈,请他们谈谈香港青少年的情况以及对生活方式、传统观念等方面的看法。通过座谈,我们从一个侧面更多地了解当代的香港青少年,这对增进国内与香港青少年之间的沟通与理解,无疑是有益的。以下为几位香港青年的谈话记录。  相似文献   

7.
香港青少年中心的发展历史概况香港青少年中心服务历史悠久,早于世纪初便有青年服务机构在港开展工作。但从50年代到现在,青少年中心的发展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50年代时期,香港社会教育设施不足。中小学学额未能满足青少年人口的需求,青少年中心当时遂扮演补充基本教育不足的角色。到了六七十  相似文献   

8.
穗港青年工作者于去年在广州进行了十个月的“青年小组工作”技巧交流。在“小组目标”、“小组模式”、“小组历程”和“小组技巧”的研习项目中,两地青年工作者就理论问题的认识与工作技巧的运用进行了探讨和实习。一些问题颇给人以启迪。一、小组目标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由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室、香港青年协会和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联合进行的京、穗、港青年比较研究系列第三主题——国家与民族的调查工作,于 94年 11月结束。本次调查在广州、北京、香港三地各抽取约500名15至29岁的青年进行访问,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青少年对民族身份、与国家的关系、对中国的期望,以及对一国两制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以来,乘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广州青年的“炒更”(即兼职或称之为第二职业)之风日益盛吹起来,还曾一度成为广州青年的一大热点。“炒更”一词是从香港引进过来的,初为广州青年之中的时髦流行语,后来遂渐成  相似文献   

11.
李祎妮 《青年探索》2017,(5):107-112
香港新生代青年是香港社会最敏感、最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他们肩负着21世纪建设香港的历史重任,他们的人心所向和政治理想追求直接关系到香港的繁荣发展和祖国的和平统一。香港新生代青年统战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继续做好香港青年的人心回归工作、进一步壮大和凝聚爱国爱港力量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概述了香港新生代青年的成长背景、群体特征及成因,分析了当前香港新生代青年统战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并对如何加强和促进香港新生代青年的统战工作进行了思考:加强香港青年的国民意识教育,强化青年的国家认同感;发挥广东地缘优势,加强粤港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粤港两地青年交流;重视青年领袖的塑造和培养,建立健全香港青年人才资源库;加强香港青年内地就业、创业的政策扶持,充分保护其合法权益;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辟网络统战工作新阵地,通过线上、线下两个"统战阵地"的融合,不断增强香港新生代青年统战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以"九十年代青年价值观"为主题的中港青年交流研讨营于8月12日至16日在香港举行.应这次活动的主办者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的邀请,以广东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徐萍华女士为团长的广东省青联代表团一行42人专程赴港参加这次活动,香港方面的参加者包括部分青年问题的专家学者以及60多名香港各界青年代表.  相似文献   

13.
国内关于青年工作的概念,从一般意义上说,在香港被称之为“青年服务”,尽管两者在工作对象上没有什么区别,而其内涵却有本质的区别。在香港,所谓青年服务,简而言之是指“服务于青年的社会工作”,它是香港社会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工作中以青年为其服务对象  相似文献   

14.
从跨世纪角度看香港青年与青年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期推出的“港澳台之页”栏目中,分别刊载了“从跨世纪角度看香港青年与青年政策”、“港澳学生的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初探”两篇文章。众所周知,香港已于97年回归中国,而澳门同胞也将于今年回到祖国人民的怀抱。为了加深对两地青年的了解,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魏雁滨博士在他的文章中,为我们展示了处于世纪之交的香港青年所具有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香港青年政策的启示。身处广州暨南大学的李世云老师,经过数年的探讨,也对来自港澳学生的特点以及教育管理方面的对策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及闸述。  相似文献   

15.
主席先生:各位同工、各位专家学者:能够参加由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主办、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协办的"穗港青年研讨会",感到很高兴.感谢香港代表团代表伍建新先生为我们介绍了香港青年辅导的现状及发展.这里,我想对伍先生的报告作一回应,以便共同分享香港的经验.希望各位指教.  相似文献   

16.
广州青年研究会、广州社会科学联合会和香港城市理工学院应用社会科学系联合主办的"穗港中学生人生价值观对比研讨会"于今年3月在广州举行,穗港两地的青年工作、青年研究和青年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共三十多人出席了这个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京穗港青年“政府与政治”比较研究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香港青年协会、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联合进行的京、穗、港青年比较研究系列的第四专题——“政府与政治”于日前结束。本次调查分别在北京、广州、香港三地各抽取约500名15至29岁的青少年接受采访,目的在于探讨三地年青一代的政治参与意向、政治观念,以及他们对政府施政和政府工作人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1950年△香港政府设立“青年福利主任”。△香港“青年工作机构常务会议”组成。1958年△香港政府设立社会福利署,该署下设“儿童青年福利及感化部”。1961年△“爱丁堡公爵奖励计划”在港推行。1962年△香港政府在大会堂设立首间公共图书馆。  相似文献   

19.
北上消遣成为香港青少年的潮流。一项研究调查指出,近五成的受访者曾在过去半年到深圳消遣,虽然大部分受访者以逛街购物为主,但两成受访者曾尝试滥用药物、找寻性服务另类消遣等。有关受访者表示家长即使知道也无所谓。 香港的报章曾以显著的版位报导过一个特别的记者招待会,那就是由游乐场协会所宣布的一个有关香港青少年性行为的调查报告。而它的特别就在於各有一名男女青年“现身说性”,其中一名十八岁青年更当着男女记者面前毫无愧色、甚至眉飞色舞的讲述他在一星期内有五天到深圳嫖妓,至今已同一百个女人上过床的“光荣历程”。 …  相似文献   

20.
京、穗、港青年“国家与民族”比较研究结果 蔷研/1一25广州青年的法律观念与道德观念谢惠娟/2一24当今中学生价值观透视涂敏霞/3一20广州青少年保护的现状与对策刘小钢/4一28你在他乡还好吗?—对广州市500名外来青工的调查 涂敏霞谢惠娟/4一30’94年广州青年关注的热点间题惠敏/4一32京、穗、港青年“政府与政治”比较研究结果 警研乃一29深圳青年工作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邹冯平曾令逸/5一30中国青年的社会参与吴鲁平/6一231332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王玲/6一25变味的“面包”我们怎么吃?周明荣/3一22点歌,让人欢喜让人忧静思/3一24青年人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