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读者信箱     
《今日中国论坛》编辑部: 你好。 我是在某机关工作的贵刊的一名读者,在我们那样的工作环境中,我似乎已经习惯了说一些不温不火的话,做一些中规中矩的事……可喜的是,我还没有麻木,还能为从贵刊上读到直陈社会之弊、直面社会问题的报道而叫好。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我一直觉得《民主与科学》的知识性较强、文化层次较高、文风朴实,是我喜欢阅读的刊物之一。 在阅读贵刊时,我特别喜欢“院士论坛”、“科学博议”、“快语诤言”等栏目。但我也觉得贵刊在栏目的设置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欠缺些内容。 贵刊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报道及激励大家去深入探讨的力度不够。其实对于一些  相似文献   

3.
我是贵刊的青年读者。刚参加工作时,面对纷繁的社会有些不知所措,正是你——《政策》,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犹如一位导师,孜孜不倦给予我教诲;犹如一位朋友,时刻激励我奋进。《政策》对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帮助,我和我身边的一些青年朋友都爱看,获益匪浅。《政策》是我们青年朋友的人生指南。我觉得贵刊有以下四个特点,令人称道。 一是具有正确的舆论导向。我国正在进行史无前例的现代化建设,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面临一些困难,有些人怯懦悲观,从而对未来感到迷惘,正是你,站在理论的高度引导我们正视困难,迎接挑战,激励我们努  相似文献   

4.
贵刊真实、客观、平实、尖锐,贴近时代,聚焦社会热点,探讨改革的重大问题、矛盾及困惑,为时代把脉,思想比较前卫、敏锐,内容厚重、大气。目前我还订阅了其他一些报刊,贵刊之所以能“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名基层乡镇干部,也是贵刊的热心读者。(中国民政)是民政部主办的刊物,她不仅是宣传、矾究民政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而且是社会了解民政、让民政走向社会的纽带和桥梁。《中国民政》坚持“立足民政,面向社会”的办刊方针,在理论服务、工作股息俪m断总比任明书给大而他很了好成绩。我认为(中国民政)应该把选材范围再扩大一些,内容再新一些,再实一些,再活一些.可读性再强一些…··要大胆地向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驰骋。为此我建议,(中国民政)应多刊载一些政策性、指导性、实用性强的文章,文章要深刻地反映改革开放新形…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三年,贵刊改为月刊,我举双手赞成。为贵刊进一步提高质量,我愿陈述一些想法与建议,仅供参考。 (一) 贵刊自创刊以来,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围绕中学政治课教学任务,面向实际,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贵刊指导思想明确,内容充实具体、丰富多采、密切配合教学,我深受其益,愿今  相似文献   

7.
读者园地     
读者园地尽量通俗些三年前看过几期《今日中国》,感觉不错。三年后再看贵刊,感觉有些不同。贵刊比较严肃,不属娱乐性杂志,而且有一定的风格和特色。但贵刊读者似乎都是学历较高者,内容不易被一般读者所接受。所以,我希望贵刊多刊一些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尽量通俗一些...  相似文献   

8.
编读往来     
《公民导刊》2007,(10):58-58
我喜欢"争鸣"我常常与同事在一起,讨论各地人大工作中出现的创新作法,所以特别喜欢读贵刊"争鸣"栏目刊登的文章。个人认为,这个栏目办得比较成功。因为新形势下的人大工作,需要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和创新,贵刊每期"争鸣"都能抓住当前人大工作中的一些热点、难点话题,并结合实际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贵刊每一期的文章我基本上都能抽出时间来完整地阅读一遍。我特别喜欢“学术争鸣”和“圆桌会议”两个栏目的文章。比如周一平、杨德才和叶国伟先生关于新民本主义的争论;朱虹、叶斌先生关于“马加爵悲剧”现象的文化心理学阐释;王家范先生关于总结李自成失败教训的文章;潘旭澜先生关于还洪秀全历史真面目的文章;姜长斌先生关于质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历史背景的文章;关于“三农问题”、文化媚俗现象的讨论,等等。这些文章不仅不回避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敢于直面社会现实,释疑解惑,而且能够把握方向,弘扬先进文化(当…  相似文献   

10.
《同舟共进》是广东省政协主管、主办的一份杂志。去年下半年我的好朋友南昌县人民银行行长胡仁本同志拿了贵刊给我看。原来宜春市一位银行领导向他推荐贵刊。他看过后觉得贵刊办得很好,就推荐给我。我们经常在一起对贵刊一些好文章进行议论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     
·贵刊刊名十分可贵 ,是当今中国极其需要的东西 ,来之不易 ,望杂志办得更好 !(上海周铁水 )·我和周围的同事觉得贵刊是份挺不错的杂志 ,非得要提意见的话 ,我个人感觉 ,贵刊在信息量上还不够 ,特点还不是很突出。(北京郑兴祥 )·看了你们的杂志之后 ,总体上觉得贵刊秉承了学术思想评论的风格 ,很有思想性 ,而且在内容上也很集中 ,文章大多观点新颖、笔锋犀利。希望贵刊能够坚持自己的风格 ,坚持思想性 ,能够办得更好 !(天津柴宝勇 )·第一次看到你们杂志 ,说实话 ,作为一个民主党派的刊物 ,我没有想到贵刊是一个如此有活力的刊物 !希望你…  相似文献   

12.
为700期喝彩     
11月中旬,我收到了贵刊寄来的第19、20期杂志,还有一封将我列为特约作者的信,让我吃惊不小。我连忙查阅了一下15年来贵刊剪贴,有我18篇文章。很惭愧,因为平时工作太忙了,一年到头写不了几篇文章,即使有文章在贵刊发表了,可我一对照原稿,就知道编辑作了很大的加工,我连一个“谢”字都还没来得及说,不妨在此说一声“谢谢”!我今年54岁了,前年刚从派出所所长的位子上退下来,在另外一个离家较近的所里做内勤,具体地说就是专门调解民间纠纷。我大约是从1990年开始给贵刊投稿,写的东西,全是我亲身经历的人和事,写起来亲切、自然。以前写稿要用稿纸…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我既是贵刊的热心、忠实读者,也是贵刊勤奋的自由撰稿人。 几年来,贵刊的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栏目设置到字里行间似已可触摸得到。可以讲贵刊的发展趋势是越办越好。今后,希望贵刊不断开拓进取,继续守持“四贴”风格──贴近统战、贴近人文、贴近读者、贴近社会;搞好“两个服务”──服务好统战工作、服务好广大读者,把贵刊办得更好。其实统战工作是社会工作,是社会民众工作,领域广、内涵深、覆盖人群宽泛,因而贵刊似乎不宜为指导工作而办《中州统战》,似宜对社会变革时期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以及人文、法律、伦理、收入…  相似文献   

14.
读者来信     
《今日中国论坛》编辑部: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朋友那里看到了《今日中国论坛》这本时政杂志,发现了其中一些视角独特、言语犀利的文章。此后一段时间,我便经常关注贵刊,发现贵刊经常能抓住最新的动向,作出有前瞻性或颇具深度的报道,几乎是每一期杂志,都在印证和加深着我的这种印象。我记得,上一期的《今日中国论坛》就当下十分热门的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作了专题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政策》2000,(6)
政策杂志社全体同志: 您们好!工作辛苦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有幸能成为贵刊的读者。读完后,我爱不释手,希望在以后的日子中能多看到贵刊。在农村,普通老百姓很难见到贵刊,这也是贵刊的一大损失(《政策》杂志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编者注)。我有体会,一名公民要保护好自身的切身利益,如  相似文献   

16.
<正>前不久贵刊尚国敏女士微信我,说《民主与科学》创刊30周年,希望一些老作者写点文字以志纪念。说来惭愧,与诸位先生相比,我是一位新作者,本来没有什么资格的,这几年陆续为这家刊物写点小文,颇感荣幸。能够在《民主与科学》杂志抒发一点自己对于公共事务的看法,对此我深表谢忱。我一直认为,我们的社会需要各种言论,公共事务乃众人之事,只有放开言路,才能获得治理社会的良策。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基层的宣传干部,出于对贵刊的偏爱,我连续个人订阅贵刊5年了。在2008年度刊物征订发行工作开始之际,参照其他同类型刊物的发行工作,特提几点征订发行的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自从在好友处同贵刊不期而退后,便被贵刊琳琅满目、丰富多彩、贴近基层、可读性强的特色所吸引。好友见我这样爱着《中国民政),以后每期一到,他都会及时地给我寄来一本,每期我都一字不漏地回得津津有味。就这样,我同(中国民政)结下了不解之缘。贵刊之所以叫我爱不释手,其一是它可读性强。“社会写真”‘“警示录”“生活热门”等栏目追踪广大读者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关于家庭、社会、生活等一系列文章,有分析、有见解,发人深省,很有感染力和冲击力。其二是它栏目多、容最大、品位高。大大小小、…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政策》2000,(8)
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对《政策》情有独钟。多年来,我一直对贵刊抱着“须仰视才见”的感觉,只有敬仰。直到最近,因为投稿改稿的关系,被贵刊编辑平易近人、乐于助人的“师风”所动,才认识到贵刊不但是良师,更是益友。 笔者酷爱写作,但学的是建筑设计专业,1992年参加工作后,又从事文秘写作、通讯报道工作,工  相似文献   

20.
读者评刊     
贵刊创刊以来,在各类团校学报、青年研究杂志、青年读物中最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青年自我研究"栏,是很有吸引力的,衷心希望贵刊今后办出理性强、文章短、内容精、写法新、形式活、信息大、收益多的一本融理论性、现实性和可读性为一体的有影响的全国青年研究杂志.贵刊应该考虑搞些征文活动、论文竞赛、学术讨论、办讲习班、探讨班、培训班等一系列活动,培养一大批从事青年研究的骨干分子.贵刊能否吸收各省、市的一大批青年理论研究骨干,聘请他们为贵刊的通讯员、记者、调研员、专栏作者、特约编辑等等,形成一定的调研骨干网络,这样一是可以更广泛地宣传贵刊;二是可以协助贵刊做一些发行征订工作,扩大贵刊的影响;三是可以根据编缉部的意思、要求来搞一些组稿活动,收集社会各界对刊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