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李立 《统一论坛》2011,(1):51-53
台湾的政党政治源于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实行的威权体制,最初经历了蒋氏父子时期国民党"一党独大"、"以党领政"、"以党领军"、"以党领社"的"党国一体"威权体制;进而走过李登辉执政时期政治转型、国民党分裂、党外组党、  相似文献   

2.
国民党进一步成为“选举机器” 随着台湾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党国体制”早已被台湾民众所诟病,国民党中央及地方党部的职能进一步弱化。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虽然兼任国民党主席,但并不以国民党中常会为决策机构。加之台湾选举频繁,国民党中央也成为选举的指挥中心,各地方党部也成为地方选举运作枢纽。2011年国民党朝“选举机器”转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台湾革命同盟会团结大陆台湾人抗日力量进行保卫祖国、收复台湾的斗争,同时在大后方开展轰轰烈烈的宣传活动,为唤起祖国民众对台湾回归的关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台湾革命同盟会作为台湾人的民众团体,难免受到当局的监控,在国民党以党领政的党国体制下,其与国民党台湾党部争夺台湾革命运动领导权的过程中处于劣势,但台湾革命同盟会对于光复台湾所作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4.
新文治主义思潮、现实武装斗争、外部政治势力是推动国民党确立党军体制的三个主要因素.新文治主义思潮为国民党"党军"体制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和体制基础;从推翻帝制到打倒军阀的新型武装斗争实践,推动着孙中山探索符合时代要求和具有中国特点的建军之路;苏俄介入中国革命并向国民党输出其"治党"和"治军"体制,促使孙中山决心以俄为师,通过建立黄埔军校,最终确立起"党军"体制.  相似文献   

5.
国民党退台后,在台湾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一党制,经过上世纪80年代"政治革新"后,在政党多元主义环境下国民党成功实现了一党主导.进入新世纪,随着中产阶级和年轻一代政治多元化诉求的增强、泛蓝阵营和泛绿阵营及岛内民众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知差异、"单一选区两票制"等选举制度的改革,台湾地区政党体制逐渐形成"两党制"的雏形,并在政治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并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6.
朱海嘉 《求索》2011,(4):246-248,230
在近代中国政治体系剧变与转型的语境下,中国国民党历经议会政治尝试失败后,转而诉诸于革命话语。其先后通过整合政治体系﹑发动民众革命、维护政治秩序与推行社会政策等方式建构党国体制,建立具有"整合性"的党治政权。但受其政治属性的限制,国民党党治体制对政治社会的整合尚未充分,也难以真正做到充分。深入探讨国民党党治体制形成的内在理路及其演变趋势,对于认识其实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1年台湾政治发展史上最值得一记的大事是:中国国民党终于开始垮了。 2001年3月18日台湾大选陈水扁胜出成为台湾新领导人之后,第二天在凤凰电视台的特别节目中,我即指出,国民党自此之后将加速走向衰亡。我当时说,任何一个政党,无论古今中外,其建立及发展都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主义,主义即思想、方向及意识形态,二是资源,而资源常可借主义为号召而聚集,但也未必,有时没了主义,但过去累积的资源还在,仍可混一阵子。早年孙中山发起兴中会、同盟会、国民党时,主  相似文献   

8.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国民党的党务革新、解除戒严、解除党禁和报禁,以及终止“戡乱时期”,台湾进入重要的政治转型期。突出的标志是一批新党相继建立起来,呈现国民党一党优势下的多党竞争局面。随着政治转型的不断推动,台湾的政党体制也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推动政党体制演变的原因非常复杂,社会经济状况、政治思想意识及选举制度都会对政党体制的形成与演变产生重要影响。对台湾来说,省籍与族群矛盾、国民党长期的威权统治和黑金政治以及民主化和本土化等,都是台湾政党体制形成与演变的重要原因。展望未来,台湾政党体制似乎出现了政党的集中化、政党的力量对比有利于民进党以及政党的趋同化加剧等几大趋势。  相似文献   

9.
南方朔台湾作家、诗人、评论家、新闻工作者。《亚洲周刊》主笔《,中国时报》《、明报》专栏作家。1999年入选台湾《天下》杂志评选的"50年来影响台湾的200位人物"台湾民众用选票表达了对民进党"执政"8年的不满,但"马"上就会好起来么?在南方朔看来,国民党或许有长期执政的可能,但想要退回此前的威权体制,绝无可能。台湾地区完成了二次政党轮替。此前,台湾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为加强与台湾青年族群的沟通,获得青年一代的支持,国民党启用了一批青年才俊,其中李佳霏、殷玮身居上传下达的位置,活跃在台湾政坛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国民党给外界"百年老店"的印象,扩大了国民党在台湾民众中的支持基础。"猫女"李佳霏李佳霏是马英九的嫡系学生,因形象与沟通能力出众而受到重用,成为台"总统府"史上首位女发言人。  相似文献   

11.
正台湾"家庭计划"政策采取尊重民众自主意愿、注重宣传教育、结合经济诱导机制的综合措施,有效地影响了个体生育意愿。这对大陆调整人口调控政策大有启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台湾地区人口增长势头迅猛。为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台湾推行了与大陆计划生育政策类似的"家庭计划"政策,取得显著效果。缘起台湾地区在1945年光复后,受战后"婴儿潮"、死亡率下降及国民党退台等诸多因素影响,人口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人口自然增长率长期保持在36‰左右,并在1951年达到了38.4‰的历史最高值(见图1)。台湾地区人口总数也从1945  相似文献   

12.
黄涛 《两岸关系》2014,(6):49-51
<正>3月以来,由于接连遭受部分台湾学生占领"立法院"议场和反核四社会运动的冲击,国民党的好感度和马英九执政团队的威信受到重挫。经过反思,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决定大力推进党务改革,最重要的举措是延揽郝龙斌、朱立伦、胡志强担任国民党副主席。从目前台湾各界的反应看,此次党务改革有利于国民党世代交替,扩大决策圈,因而获得了国民党内和台湾舆论的普遍肯定。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大选,国民党推出的"马萧配"大胜民进党"长昌配"220多万票,终结了民进党在台湾长达八年的执政,成功夺回台湾最高领导人之位。加上先前在第七届立法机构取得超过四分之三的席次,国民党在台湾政坛奠定了"完全执政"的地位,可谓气势磅礴如日中天。然而国民党好景不常在,曾被学者预言二十年内难以翻身的民进党触底反弹绝地反攻,从2009年3月苗栗民意代表补选迄今,  相似文献   

14.
浅析现阶段台湾的“国家认同”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年以来,随着国民党主导的“宪政体制改革”的逐步发展和深入,台湾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生态发生了重大的演变。与之相应的是,台湾社会的“国家认同”危机日益严重。国民党的“宪政体制改革”目的在于把原来统治整个中国的“宪政体制”改变为能适应台湾特殊政治状况的“宪政体制”;并力图在名义上与原来维持的所谓“中华民国法统”相衔接,保持一个早已不复存在的“主权国家”形式,因此,这一“改革”过程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调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台湾政局仍然以蓝绿对抗为主要特征,从年初激烈喧闹的选举到年末沉闷僵持的对立,国民党还是国民党,民进党也还是民进党,几乎看不到败选后的民进党有改弦更张的迹象,也看不到国民党还有什么更高的招数来让台湾经济和社会振衰起弊。马英九在社会各界支持"九二共识"的声浪中胜选连任经过激烈的对抗和竞争,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和民意代表选举2012年1月14日落下帷幕。马英九以51.6%的得票率胜出,超出蔡英文近80万票。在台"立委"选举中,国民党依然固守了台湾民意机构的过半优  相似文献   

16.
韩冰 《统一论坛》2020,(2):33-35
在台湾地区2020年大选中,国民党虽在台湾地区领导人与立法机构得票、席次上都较2016年有所突破,但仍未能撼动民进党"一党独大""完全执政"的政治版图。面对挫败,国民党内部"世代更替"呼声不绝于耳。3月7日,国民党主席补选结果出炉,"中生代"代表人物江启臣成为新任主席,正式揭开国民党"世代交替"与新一轮改革的序幕。  相似文献   

17.
《黄埔》2016,(4)
正2016年1月16日,台湾举行第14任"总统""副总统"暨第九届"立法院"的"二合一"选举,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胜国民党朱立伦308万票,当选新一届台湾领导人。朱立伦选后请辞国民党主席。由于主张"台独"路线的民进党重获执政,岛内蓝绿政治版图全面异位,选后的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走势错综复杂。此次选情,折射出了当前台湾政治生态的某些特征,台湾政局演变的一些态势,以及两岸  相似文献   

18.
《两岸关系》2015,(1):48
<正>台湾《新生报》2014年12月17日发表社论说,国民党"九合一"选举大败,被不少人解读为是台湾民众对国民党大陆政策投下反对票,算是国民党大陆政策的失败。然而国民党这几年大陆政策,基本上反映经济全球化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方向是对的,因此,国民党这次的失败,并不能视为其大陆政策的失败,新"内阁"应让民众有感,民众就会重新认识或肯定其大陆政策。文章摘编如下:大陆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于国  相似文献   

19.
1986年,打着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追求民主自由、主张"台湾住民自决"旗号的各股"党外"势力,在台湾组成民主进步党(简称民进党),打破了国民党长期"一党专制"的局面,并在2000年一举取得岛内政权,开始了长达8年的执政  相似文献   

20.
篇(书)名现阶段台湾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70年代以来国民党的“党务革新.国民党.十三大”对权力结构和党内派系的影响 ‘十三全’以来国民党的权力斗争和派系重组 一一兼论“二李体制.国民党在台湾的“法统,危机也谈中国经济圈世台会性质初析略论台独思潮的社会历史根源试论“十三大”后国民党内的主要派系台湾高中后教育研究1086年台湾人口状况分析台湾集团企业的现状及趋势‘台湾经验.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谈厦台经济合作可能性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与道路作者范希周范希周李强 发表(出版)处本刊1989年第2期-《台湾研究》1089年第4期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