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今日民族》2021,(5):16-19
正"十三五"以来,云南省科技厅加快推进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不断优化、完善创新政策环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聚焦支撑产业创新发展,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平陆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关键枢纽工程,战略地位突出,产业带动作用显著。平陆运河经济带产业高质量发展迎来加速产业集聚、促进结构转换、扩大开放合作、深化制度创新的重大机遇。平陆运河经济带产业高质量发展具备交通物流条件便利、优势产业逐渐集聚、资源要素保障充分等基础条件,可重点选择交通运输和物流业、适合水运制造业、先进制造业、现代灌溉农业、“运河+海洋”旅游等产业。文章提出的对策主要有:高标准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高起点建设现代产业平台;高要求强化企业梯度引育;高水平构筑科技创新高地;高效率实施政策精准支持。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发展阶段,解放思想就是要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面对历史,面对现实,面对国际,凝聚共识,大胆实践,锐意创新,书写进入新发展阶段后中国共产党人改革开放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故事。具体而言,新发展阶段进一步解放思想,要坚定不移树立技术创新、企业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的理念;坚持协调的理念;要强化生态文明制度的理念;树立和坚持进一步扩大开放的理念;要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标准、评价标准、工作标准,在此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仲伟俊 《群众》2023,(21):14-15
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明确要求江苏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国际著名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经验和江苏高质量发展要求均表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提升世界级产品持续开发生产能力,是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服务融合创新作为服务经济时代产业创新的主要范式,可通过产品层面的融合创新使三大产业提供高品质的服务融合创新产品满足人民高质量的需求,可通过企业和产业层面的融合创新培育新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可以从三个方面推进服务融合创新培育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构建有利于服务融合创新的制度政策环境;建立服务融合创新平台;注重对跨界复合型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  相似文献   

6.
胡泽瑞 《乡音》2024,(2):35-36
<正>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提出10周年。10年来,瓣瓣同心的京津冀绽放出协同发展的绚丽花朵,激扬出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气象,向着更高质量、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迈进。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牛鼻子”,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集中力量抓创新、促疏解、聚人气,以重大国家战略活跃发展全局,  相似文献   

7.
<正>健康产业与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联系紧密,为推动海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农工党中央邀请了世界卫生组织荣誉总干事陈冯富珍及国务院有关部委领导到海南实地调研。调研发现,近年来海南不断强化顶层设计,改善营商环境,优化审评审批政策,大力推进社会力量办医,健康产业在创新发展中稳步前  相似文献   

8.
<正>在"第三届生物工业投资大会"期间,由农工党中央主办,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农工党滨海新区区委会承办的"生物产业创新发展高端圆桌会议"于2018年12月19日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举行。会议旨在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快我国生物产业创新发展,听取生物产业高端化、国际化发展的专家意见,探讨新形势下生物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和策略。中共天津市委副书记阴和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科院院士张亚平,中共天津市委常委、  相似文献   

9.
张新春 《前进》2023,(4):62-6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从战略高度发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岚县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工作部署,按照“坚持党建统领,推动融入山西中部城市群,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创新强县战略”的总体工作思路,高举旗帜、勇毅前行,奋力开创岚县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一、强化政治引领,把牢高质量发展方向党的二十大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政治成果、理论成果、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20,(19)
正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科技创新。江苏作为一个科技大省和经济大省,具有创新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善、发展环境良好等优势,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鹤壁市积极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关要求,将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作为重要战略定位,把经济功能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载体,积极推动功能区体制机制创新,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新一届市人大常委会履职以来,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深入一线调研,学习考察先进经验和做法,提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功能区高质量发  相似文献   

12.
正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制度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大胆改革创新,把不折不扣落实中央"规定动作"和立足实际做好广西"自选动作"结合起来,多谋善思、多方联动,创新推动广西治理现代化。一、围绕"高质量发展"开展制度创新一是着力突破产业发展瓶颈。订单式、组合式、链条式引进我区发展急需的"三大三新"产业联合体。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产业发展思路,以"国际高  相似文献   

13.
战炤磊 《群众》2023,(18):10-11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强化区域创新,引领产业科学布局,是落实强省之要的重要抓手。因此,必须准确把握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在规律和现实诉求,优化创新生态,补齐创新短板,持续推动产业科学布局,助力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8,(17):5-5
8月28日下午,省委、省政府邀请48位来自省内外两院院士举行座谈会,听取对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院士们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围绕江苏科技创新各抒己见、坦诚建言,就建设科技强省、产学研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基础研究与新产业培育、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等提出了一系列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杨先明  黄华 《思想战线》2023,(3):121-129
熊彼特创造性破坏命题的价值在于其结构变迁的内涵,在当下产业革命浪潮下,创新理论回归其创新引致产业演变的本质,具有历史必然性。创新不仅淘汰现有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引致产业间资源再配置和新旧产业替代、从而导致产业动态化:创新—产业动态化准确地刻画了这一本质特征,并应对于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需求,即认识创新—产业动态化是知识创新、技术突破、市场进入、范式替代到产业组织变迁的交互继起的机制过程,以及资源、需求、能力与网络等方面形成的约束条件,这有助于理解我国创新发展的实现机制。我国推进创新—产业动态化进程、把“创新落在产业上”的政策重点在于加强基础研究对产业的传导、构建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以及市场化的激励和创新采购制度。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公布,强调要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沈阳市作为东北区域中心城市,要牢牢把握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创新驱动、共创共享"四个要求",建设产业、协调、区域、绿色、开放、共享"六个体系",强化指标、政策、标准、统计、评价"五个支撑"体系,走出一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振兴的新路。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21,(11)
正自2010年8月深圳前海建设全面启动以来,前海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不断强化先导作用,探索粤港澳深度合作、协同发展新模式,创新发展金融、物流、文化创意等产业,深化拓展"前海模式",再创高质量发展奇迹。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18,(17)
正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江都经济开发区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产业政策、强化经济运行调度的根本导向,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精神,按照国家级开发区创建整体部署,重点实施产业转型、创新融合、政策统筹、保障提升"四轮驱动",全力打造高质量先进制造业基地江都沿江板块。一、紧扣转型升级实现产业驱动。经济规律表明,工业化中后期外在资源驱动型模式必然向内在提升驱动型模式转变,为此我们将坚  相似文献   

20.
沈志栋 《群众》2024,(3):10-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近年来,苏州市相城区以担当科技自立自强的地方使命为己任,以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积极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努力走出一条创新型城区转型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