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李新灵 《理论月刊》2010,(10):33-36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分工进行过大量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工理论研究主要从分工范畴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社会分工的本质、社会分工的种类以及与分工相关的一些现实问题等角度进行的。整体而言,我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工理论的研究虽然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仍存在明显不足,如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解读和社会分工思想资源的挖掘,在社会分工理论本身的内在逻辑以及相关现实问题的研究等领域,亟待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2.
无论从当下现实世界所面临的问题,还是从中外思想家对马克思思想的认识、解读、阐释、运用、丰富与发展;无论是从马克思理论本身的宗旨,还是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各个学科的渗透,我们都可以断定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越来越显示出马克思唯物史观方法论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这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所有观点都不会过时,任何一种理论都不可能永远是科学、真理,所以马克思主义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而对经典文本现实意义的挖掘、对理想和现实的社会主义模式的探索、对现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都是我们将马克思主义向前推进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3.
运用症候阅读法,阿尔都塞不仅从马克思那里读出了不同于古典经济学的总问题,而且还读出了他自己的“理论实践”和马克思寄予后人的殷切期望。这一方法不仅启示我们去直面经典作家的文本,而且还给当代人解读马克思文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三个不同视角。  相似文献   

4.
从总体性视角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历史的和逻辑的解读。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实事求是,主题是发展,要义是创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解读:从中国特色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成果的逻辑解读:从一般、特殊、个别的统一上把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既坚持了具有内核性质的终极革命目标、根本原则和立场,又依据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形成了"通过长期的和平合法斗争积蓄暴力革命力量"的新策略观,其思想创新的方法论原则启示我们:把马克思主义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创新思想体系,应努力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其科学品质的内在统一,彻底摒弃经验依赖型思维模式;应反思出于"需要"或经过"主义"中介了的文本解读范式的不足,彻底摒弃"预设论"和"非历史性倾向"以及把经典作家的立场、观点、方法同理论割裂看待的旧观念。  相似文献   

6.
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推动工作具有重大意义。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可以感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崇高价值追求,不断升华思想境界;可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严谨的论证逻辑,掌握科学思想方法 ;可以体悟马克思主义经典蕴含的强烈问题意识,聆听时代声音。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无疑是后人争议最多的文本之一,而其中异化理论又是争论的焦点。在发展问题业已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联系现实重新解读与思考马克思的这一理论文本,我们会获得一些新的启示。一、马克思异化理论再认识在《手稿》...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写作和出版专门论述人口问题的著作,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理论的空场,关于它的讨论内涵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和批判中。从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批判,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口的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命题,呈现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不断结合新的时代特点进行创新的历史图谱。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社会形态理论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高度契合的内在关系,这体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及其手稿、《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经典文本的展开中,它们为新时代人口理论的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示和宝贵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9.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成果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法律思想那里演变发展而来的,但二者之间的演变路径需要学界进行探讨。《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路径研究》一书具体分析了这个问题。该书从实践和文化两个层面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路径内涵进行了解析,并从哲学与法学、历史与实证、启示与价值等多个视角分析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之道。  相似文献   

10.
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的返本与开新,是当前理论界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根据文本的时代背景解读经典著作,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轨迹,并在新的社会实践中理解和检验经典著作,才能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总结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开新。  相似文献   

11.
厉有国 《前沿》2008,(1):148-151
深入探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历史的启示,实践的需要,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应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从现实国情、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出发,和谐社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人民的现实需要,确立和谐社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密切相关的两个基本理论问题。历史上,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它们作出各种不同的回答;在现实中,许多人也由于不同的需要产生各种不同的理解。联系我国理论界和现实生活的实际,我们深感有必要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力求比较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分析执政的基础、宗旨以及方式等问题入手,科学地回答了"凭什么执政"、"为什么执政"或"为谁执政"、"如何执政"等基本问题,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执政理念.马克思主义执政理念的中国化自然有着不同的发展逻辑:政治发展逻辑、经济发展逻辑和文化发展逻辑.其中实现由局部执政条件下的联合执政向全面执政条件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转变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执政理念中国化的基本政治逻辑;实现由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自由民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执政理念中国化的基本经济逻辑;实现由传统发展观主导下的执政理念向科学发展观引导下的执政理念的转变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执政理念中国化的基本文化逻辑.  相似文献   

14.
正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将遇到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寻求答案,可以给我们带来希望和启示。《共产党宣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源头和思想源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共产党宣言》的现代发展和新的形态。重读《共产党宣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重要论述具有理想与现实意蕴。美好生活是自古以来人民的生活向往,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的中西方哲学思想家都有对美好生活的描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赋予美好生活共产主义理想意蕴,并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指出了美好生活理想的实现途径。习近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理想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而不至于成为空想,包括物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个方面的现实意蕴。人民美好生活的认识和实现必须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马克思著作的文本解读,可以看出,马克思对环境伦理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基本规范都作了深刻阐发。深入研究马克思的环境伦理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是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一直没有解决好的历史理论难题。毛泽东在探索有中国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 ,形成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这些思想成果 ,不但代表了当时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探索的最新认识 ,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下的历史理论难题做了新的科学破解  相似文献   

18.
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耕耘,其思想内容丰富深刻。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散见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献中,洞察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需要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从而审视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的精神实质及内在逻辑。这对于富有代表性的东方民族国家中国的社会发展进步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赫斯对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思想影响主要表现在德国与法国的比较及哲学现实化思想两个方面。从文本研究角度探讨两者的关系能够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带来诸多启示,即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需要回溯历史、面向思想与现实以及最终能够得到人民的认同。  相似文献   

20.
在视野、原则和方法等元理论问题上搭建好基础性平台,是客观、准确、全面和系统地评价第二国际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重要问题。从视野上讲,需要确立理解史视野、效果史视野和社会实践视野;从原则上讲,需要坚持实事求是、全面系统、凸显创新和综合定位等原则;从研究方法上看,问题入手、文本切入、思想史解读以及客观分析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方法。上述视野、原则和方法的厘清和确认,根本目的是呈现一个客观、真实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进程和思想史发展阶段及理论家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