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王太明 《桂海论丛》2021,37(2):90-96
绿色发展是内嵌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的发展于一体的新型发展模式,是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必由之路。资源型城市生态治理走绿色发展之路,有利于打造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动态平衡的复合型生态经济,促进城市转型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市文明发展;塑造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复合型生态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教育引导机制、管理协调机制和政策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其面临着认知困境、管理困境和发展困境,抑制资源型城市生态治理效能。资源型城市生态治理要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应当完善绿色教育体系,提升公众生态治理参与能力;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健全生态治理组织管理体系;优化政策支持机制,培育绿色发展动能。  相似文献   

2.
李云 《群众》2007,(11):36-37
21世纪是生态世纪也是城市的世纪,一方面人类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逐步迈向生态化社会.另一方面地球上越来越多的人口将聚集在城市生活或工作。因此,许多城市把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模式,这是明智之举,也是现实选择。但是,如何建设生态城市却是一个需要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人类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及交通拥堵等问题也日趋严重,因此国际上掀起了绿色城市化的浪潮。管理是城市发展的关键所在,城市的绿色发展必定要以城市的绿色管理为依托。促进城市的绿色管理,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城市绿色管理的发展现状仍存在诸多问题,国外城市绿色管理的经验为中国的城市绿色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刘伟 《湖北政报》2010,(9):50-50
<正>4月27日,以"城市森林·低碳城市·两型社会"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在汉隆重开幕。开幕式上,武汉等8城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江城多了一张靓丽的绿色名片。  相似文献   

5.
《当代广西》2012,(4):20-21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南宁市在上世纪90年代就制定了“打造绿色经济、营造绿色环境、培育绿色文化和造就绿色文明”的发展路线,确立了“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和宜居城市”的工作目标。2005年,南宁市正式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  相似文献   

6.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兴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和政策创新,推动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对武汉而言,倡导低碳经济、推行绿色发展,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和应有之义。本文分析了武汉市低碳转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促进城市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时代的绿色发展转型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进入城市时代,如何促进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双重转型,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融合,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文章剖析了中国城市发展绿色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探讨城市绿色发展转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城市时代绿色发展转型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安排,重点进行理念更新、构建绿色生产体系、建立绿色消费模式、加强市场建设和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实行绿色改革和政策支持体系、推行示范城市的试点等,开展绿色城市化工作。  相似文献   

8.
武汉城市圈实施“绿色促进计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促进计划”是政府为了应对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促使经济由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发展模式向绿色、可循环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转变推出的一揽子支持政策,包括立法保障、财税、金融、土地、消费、产业政策等,其核心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培育绿色产业集群,引导绿色消费,最终通过绿色改革实现绿色发展。实施“绿色促进计划”是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夺取绿色产业和绿色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绿色消费促进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消费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消费模式.绿色消费不仅是解决能源、资源短缺的有效手段,也是建设长株潭"两型社会"的有效途径.作者从探讨绿色消费体现"两型社会"的内涵与本质入手,进而分析绿色消费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内在动力,提出必须实施四大战略体系,倡导绿色消费,走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观点     
《时事报告》2011,(11):4-4
“生态城市”应符合六条原则 究竟什么样的城市才能叫“生态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对此总结了六条基本原则:紧凑的用地模式;可再生能源占比大于20%;绿色建筑比例大于80%;生物多样性;绿色交通占优先,步行、自行车及公共交通的比例大于65%;拒绝高能耗。六条缺一条,就只能算是“野鸡生态城市”,是“山寨版”。  相似文献   

11.
邹波  刘学敏  王沁 《中国发展》2012,12(4):7-11
该文基于绿色贫困的内涵和特征,研究绿色贫困主要类型、形成机理.结合新时期国家扶贫战略,提出实施生态补偿、生态建设与绿色产业发展相结合的绿色贫困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严安 《桂海论丛》2002,18(3):52-54
人类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绿色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呼唤 ,绿色消费的推动 ,绿色壁垒的挑战 ,必将使得以绿色价值观为灵魂的绿色经营成为21世纪企业的共同选择和制胜之道。开展绿色经营需要树立绿色理念 ,定位绿色市场 ,实施绿色生产 ,突出绿色营销 ,争取绿色认证。  相似文献   

13.
张惠 《桂海论丛》2013,(4):92-95
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攻坚期,绿色经济催生的绿色金融将可持续发展内生化,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杠杆。但当前我国的绿色金融遭遇到绿色支持政策重设计轻效能、绿色产业发展重投入轻效用、绿色金融服务重风险轻成效等现实困境。文章提出优化绿色金融顶层架构机制、实施绿色金融市场运作机制、打造绿色金融专营运作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及政策体系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玉春 《桂海论丛》2003,19(1):81-83
发展绿色食品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但绿色食品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六大问题 ,必须从市场开拓、保障体系、监督管理、投入、宣传等五个方面完善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5.
施本植 《思想战线》2001,27(5):45-49
云南绿色经济发展必须走以开放促发展之路.建设绿色经济强省,首先必须成为绿色贸易强省;发展绿色贸易,必须有效地应对日益兴起的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犹如一把双刃剑;绿色贸易的广泛兴起,对云南绿色经济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随着云南经济外向度的扩大还将进一步增大;云南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有效应对,以确保绿色经济强省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周宏春 《中国发展》2009,9(6):11-15
该文指出,必须从现在做起,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条件下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政策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信息化对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分析入手,探讨了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现行政策的缺失,阐明了信息化条件下构建制造业绿色创新政策体系的必要性。从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与引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六个方面构建了信息化条件下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政策体系,以期为我国制定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绿色创新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四川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可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还草 ,是四川民族地区达到环境持续、持续和经济持续发展 ,进而实现社会持续发展的手段 ,因此 ,是建立生态经济最重要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绿色标志的监督认证是政府运用行政手段监督管理绿色产品,保障消费者和企业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博弈论这一经济学研究工具,探讨政府如何高效地监督绿色标志的使用情况,打击违法使用绿色标志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以期得出政府监督管理绿色标志使用行为的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武汉城市圈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晓莉 《中国发展》2009,9(6):36-41
“两型社会”发展战略的确立,既为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该文从武汉城市圈的实际情况出发,基于“两型社会”发展战略框架,探索性地提出加快武汉城市圈发展的三大具体战略,即绿金经济和结构调整同步发展、金融强市和科技发展深度结合以及政府管理和市场模式创新互动,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