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思维  熊曦  刘玲 《湖湘论坛》2011,(5):79-83,107
城乡市场协调发展以及提升城镇化质量是“十二五”期间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调整城乡经济结构、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和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以我国1995~2009年的年度数据为基础,构建城乡市场协调和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城镇化质量进行年度综合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城乡市场协调与城镇化质量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以及城乡市场协调与城镇化质量之间的相关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我国城镇化发展质量在逐步提升,但是城乡市场协调与城镇化质量之间呈现出高度的负相关。在推进城乡市场协调发展与提升城镇化质量的过程中,应克服短期重视速度而轻视城镇化建设质量的行为,从长远来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打破城乡市场壁垒,同步推进城乡市场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地促进城乡市场互动,提高城镇化的整体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2.
杨佩  唐娟娟 《协商论坛》2017,(10):27-29
新闻背景: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近年来河南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当前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质量不高仍是不争的事实,中小城市尤其是县级城市承载力弱、城镇化区域发展不均衡成为制约发展的最大短板.为此,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将其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有力抓手,把中小城市特别是县级城市作为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载体和平台,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河南特点的新型城镇化路子.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地区经济差异评价及协调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地区间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当前,湖北省的地区差异之明显,因此,湖北省在协调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上,应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坚持“适度倾斜、总体协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本原则。同时,政府必须为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政策支持;重点塑造三大城市经济圈,增强其经济实力和辐射能力;提高落后地区自身发展的能力;坚持城乡网络化发展,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同于以"物的城镇化"为核心的传统城镇化,要求农村公共性与城镇化公共性对接、并轨,保障城乡居民公平、公正地享有同一、统一的公共性。解决城镇化发展中"人"的问题的公共性诉求在于:加速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优化城镇化发展的"人—物"结构;弥合城乡公共性断裂,努力让居村农民、进城农民和城镇市民都能享有均等化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籍于此,新型城镇化发展除了从拓展公共性空间和培育多元公共性两方面着力建构城乡一体化公共性外,还需要全面推进城乡政策、治理、服务和居民权益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杨梅 《长江论坛》2012,(1):37-40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方式、居民生活状况、社会事业同步推进的过程。研究城镇化不仅要关注城镇人口的数量增加,更要测度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复合效应。本文从经济绩效、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居民生活、空间集约、统筹城乡指标七个方面构建区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综合评价湖北长江经济带各城市城镇化质量及各自的短板,以期针对差距采取对策促进各市城镇化数量与质量的协调发展,推进长江经济带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是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文章提出新型城镇化的一般概念和遵循的基本原则,分析新型城镇化在扩大内需、统筹城乡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等方面的作用和重要意义,探讨了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重点解决的体制机制、城乡协调、社会融合和城市现代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镇化已到了从局部突破转向全面推进的重要时期。但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后也面临着诸多矛盾与问题,如城镇化水平明显落后于工业化水平、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进城农民难以享受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等。新时期,要处理好城镇化发展的效率和公平问题,必须着力解决好农民"市民化"、主导产业培育和耕地保护以及资源利用等问题。对此,应坚持市场和政府的双轮驱动,速度与质量并重,通过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加快推进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和土地制度改革,实施产业促进政策,提升城镇居民公共服务水平和土地利用效率等举措,走出一条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社会的和谐,既包含稳定、协调,又高于稳定、协调,它是社会稳定和协调的理想状态;既体现公平,又促进效率,它是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既包含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又包含社会发展的平衡机制,它是社会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的统一;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它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这样来认识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把治国理政的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等各个方面,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政策和道德等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  相似文献   

9.
<正>黄锟在2014年8月20日《中国经济时报》上撰文指出,新型城镇化能否保证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要有一套新的标准和要求来约束。一是水平适当。健康城镇化是适度城镇化,要求城镇化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宜,适度同步、协调发展。判断城镇化率是否适当,需从不同的角度考察。既要看城镇化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又要进行国际比较,考察同类国家或不同国家同样发展阶段的城市化情况。二是速度适中。健康城镇化是速度适中的城镇化,强调速度与质量相协调,即城镇化速度要与经济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反映城镇发展质量的指标相协调。城镇化是否健康不能单纯从城镇化速度来判断。  相似文献   

10.
<正>新型城镇化必须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居环境的改善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规划布局、产业集聚、公共服务等方面入手,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建议:一是坚持规划为先,完善功能布局。转变发展理念,充分把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功能区布局结合起来。摒弃城镇化就是城市建设,推进"多规融合",加快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强化规划执行,规划确定后要有相对稳定的实施期限。二是坚持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