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丛斌 《中国人大》2009,(18):30-30
关于低碳经济的问题,有四点值得我们深思。第一,低碳经济不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惟一办法。不是说碳排放减低了,对气候的影响就会有很大的好转。排碳也不单纯是工业行为,自然界的自然现象也要向环境当中排很多碳,对这个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和碳减排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很多国家都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主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同时也是对地球生态环境保护负责任的国家,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来降低经济发展过程的碳排放,走低碳发展的道路。本文对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包括: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低碳城市"建设、优化贸易结构、促进低碳技术创新、转变消费方式,以及其它方面的政策,如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等。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是指以降低或消除碳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开发,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改  相似文献   

4.
朱光婷  甘卫星  杨绍安 《前沿》2011,(11):132-135
以碳排放量过大而导致气候变化为代表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使我国经济发展与城市化面临严峻的挑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生态文明建设指导下,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成了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在明确低碳城市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出我国低碳城市规划和行动要求,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5.
"低碳+"战略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建设发展存在问题的有效路径。通过大力实施"低碳+"战略,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能源消耗,控制碳排放,更好促进经济和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旗下,围绕着碳排放,富国与富国之间,富国与穷国之间上演了一幕幕没有硝烟的战争和贴身“肉搏”。究其根源,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还是以化石能源为发展基础的“高碳经济”模式中,碳排放权实质就是发展权,发展中国家争取排放权是“为发展权而战”。在世界需要寻找一条新的道路或模式时,发达国家抛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使得“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可操作性”及“可展望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实现经济方式的根本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贸易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从高碳排放对全球造成的危害出发,分别从全球气候变化、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碳关税、产业结构等方面论述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已成世界范围的热门话题。什么是低碳经济?从字面上讲,就是降低碳排放。其实质是能源的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是以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0.
发展低碳经济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焦点之一。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经济、技术和法制的支撑,其中法制方面的保障无疑具有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  相似文献   

11.
罗正富 《创造》2010,(11):26-28
当前,发展绿色经济、降低碳排放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潮流,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已经成为国际科技经济竞争的新领域。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确处理"发展排放"问题将始终伴随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李帆  李姗 《前沿》2010,(23):99-103
以碳排放为代表的环境问题日益制约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治理环境问题,公共政策必须有所作为。外部性理论是解释碳排放问题的基础性理论,通过低碳治理政策使碳排放的外部性加以"内部化"是实现低碳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通过经济假设和成本-收益的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行政手段、庇古手段、科斯手段这三类低碳治理政策工具的特点并给出政策选择矩阵。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治理政策组合框架。  相似文献   

13.
北京加快低碳城市建设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前,气候变化导致的气温增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频发,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北京实现低碳城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高宏星 《岭南学刊》2013,(1):97-103
低碳社会是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的一种新的社会整体形态。我国建设低碳社会存在着经济障碍、文化障碍、制度障碍。以国家所有、国家支配为典型特征的资源管理体制,是障碍形成的深层结构;以权力高度集中、政企不分的运行体制,是障碍形成的中层结构;建立在上述基础上的精神生活和思想模式为典型特征的文化体制,是障碍机制形成的表层结构。改革是打破利益集团、实现社会公平与效率的有效手段,改革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廖涛  安盛茂 《前沿》2012,(2):7-9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走低碳旅游发展道路已成为旅游业未来发展的不二选择。本文以成都市为例,按照旅游研究的六要素论对旅游过程中可能涉及的碳排放环节进行碳排放量的测算,指出目前成都市发展低碳旅游存在的问题。文章的研究结果不但能够给成都市发展低碳旅游提供指导,同时文中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也可以用以指导其他景区开展低碳旅游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14,(1)
<正>自1972年罗马俱乐部提出《增长的极限》以来,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引起人们的极端重视。当今世界以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低碳革命"已在全球悄然兴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成及其改革方向、重点任务,为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带来了发展契机。江苏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将低碳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以低碳发展作为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探索江苏可持续发展的低碳之路,力争在全国率先建成"低碳江苏"。  相似文献   

17.
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实验室。向低碳城市转型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大趋势。一座城市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发展的前列,开放、宜居、宜业并具有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低碳经济时代来临时的应对调整能力。  相似文献   

18.
降低碳排放量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手段。在新时代,必须要把低碳思维全面融入到经济发展之中,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丰收。当前,要通过供给侧改革破解低碳型经济发展产业障碍,实现低碳思维与社会发展的无缝对接,构建低碳型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正低碳概念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倡减少人类生产生活中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提出的。2003年5月,英国在其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正式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2007年,日本紧随其后开始致力于低碳社会的建设。低碳社会,观念先行。为推动低碳社会计划,日本在市民低碳生活价值观建设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低碳社会建设的先行者从推动《京都议定书》的签署,到"福田蓝图"的提出,日本低碳社会建设计划逐步成形并纳入到节能减排、构建低碳社会的根本国策中。2008年4月,地球环境委员会提出实现碳排放量最小化、实现能切身感受富足的简单生活、实现与自然共生的低碳社会  相似文献   

20.
苗成斌 《群众》2014,(1):39-41
自1972年罗马俱乐部提出《增长的极限》以来,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引起人们的极端重视。当今世界以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低碳革命”已在全球悄然兴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成及其改革方向、重点任务,为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带来了发展契机。江苏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将低碳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以低碳发展作为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探索江苏可持续发展的低碳之路,力争在全国率先建成“低碳江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