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王斌 《求索》2010,(7):181-183
"古乐"之论即为儒家继承上古雅乐,使乐具有"先王之治"、"教化之功"之理论,"乐"的标准在于合乎上古律吕。"古乐"之论是我国古代中央政权为标榜自身的"正统"地位而采用的官方乐论,历代王朝往往根据这一理论来组织"礼乐"教化。"古乐"之论作为明代官方意识形态的一部分,贯穿明朝始终。但是,明代保守文人长期排斥属于"俗乐"、"今乐"范畴的曲体文学以及戏曲活动,使曲处于一个被压制的状态。然在"古乐"之论崇正、复古取向的影响下,明代曲论向"古乐"之论趋近,明人将曲与"古乐"的关系定位为传承关系,以《诗经》为曲体文学的源流,提高了曲在文学上的地位,从而弱化了"古乐"之论对曲学的钳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符伟  王德埙 《求索》2012,(1):189-191,148
中国历代统治者以"乐"作为立政和声政手段,屡屡将先代古乐赋予浓郁的文化意蕴和厚重的政治色彩,并引入行政领域且形成成规。历代统治者在立乐与用乐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上各有己见,从而导致乐的复古方式形形色色:有以武力和政治手段强力推行的、有以文的方式立法实施的、有以科学态度验取的,也有以宗教途径导入的。这些绍复先代古乐的方式给后世留下了可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3.
市依族民间戏剧文化,是指布依族的布依地戏、布依花灯戏、布依彩调戏、布依八音坐唱戏、布依傩戏为主体的总称。建国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布依族民间戏剧文化得到社会的公认和发展,布依戏确立为一个独立的剧种,屹立于祖国戏剧文化之林。布依族民间戏剧是布依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是布依族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武术、美术、说唱艺术等发展的硕果。 布依族民间戏剧文化、无论是布依戏或是布依花灯戏、布依彩调戏等,均有其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有较为稳定的戏剧化曲调,有近百个民族剧目和移植节目,也有一定的虚拟表演程式和与此相应的戏剧角色及行当,是布依族民间音乐、舞蹈、表演和谐的统一体,在我国诸多的戏曲中是独树一帜的。布依族戏剧文化活动,在布依族聚居地区相当盛行,深受  相似文献   

4.
文泉杰 《传承》2009,(7):54-55
纳西古乐,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是纳西族人民在接受中原文明的影响下创建的艺术结晶。它以系统的音乐形式和独特的演奏方式吸引了众多到丽江的游客驻足欣赏,它被誉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布依族首届“牛王节”于2004年农历4月8日(公历5月26日)在河口瑶族自治县桥头乡老董下寨(布依村)隆重举行。夏历四月八日的布依族“牛王节”,是农耕、稻作民族的节日,是“牛王”的生日,自古以来布依族是以“牛为伴”、“牛为友”而兴旺发达起来的民族。关于牛王节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据史料记载:古时候,在一次布依族与侵略者激战时,一头大犊牛怒冲敌阵,用牛角将敌人挑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使布依族队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反败为胜,为布依族战斗胜利立下赫赫战功。这天正是农历四月八日,又是这头大犊牛的生日,所以,布依族把这头…  相似文献   

6.
布依族是我们伟大祖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历史的长河中,布依族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同祖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开拓祖国的西南,缔造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创造了自己多姿多采的文化艺术。布依族的民间文学十分丰富。布依族曲艺就是布依族民间文学宝库中的一种。流传于镇宁市依族苗族自治县的“分彭饶”与“分浪论”,就是布依族曲艺中“唱述式”与“讲述式”的曲目。  相似文献   

7.
布依戏是我国少数民族戏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中体现了布依族各类艺术精华 ,反映了布依族的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本文通过对布依戏的戏剧特点和民族特点的分析 ,试图挖掘出这一民族艺术形式形成的内在和外在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8.
民俗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集中体现了族群和自然环境的结构关系。从对贵州毕节布依民俗文化入手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布依族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表层结构关系体现为布依族社会对自然的依赖、适应、利用和改造,深层结构关系体现为布依族社会在观念上与自然的混沌同一和在行动上对自然的有意识顺从。这种族群和自然环境的结构关系的存在,导致了布依族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无意识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布依族传统节日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民族文化传统的保护与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文化多样性的维护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面临传承与发展困境。规划建设布依族文化生态重点保护区、加强节日文化非遗传承人保护与培养、多层级常态化开展节日文化活动、多形式记录与保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成为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布依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布依语没有方言的差别,只有土语的区分。全民族的语言现在共有三个土语。布依文方案(修订案)是以布依语第一土语(又称为黔南土语)为基础,以规范的望谟县复兴镇布依话的语音为标准音。罗甸布依话和布依文修订方案的标准音同属一个土语。 罗甸、望谟两县毗邻,地处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交界地方,也处于这  相似文献   

11.
周茜 《思想战线》2007,33(5):61-66
中唐诗人李贺,晚宋词人吴文英,皆以其戛戛独造的艺术成就卓然自立。虽然他们的时代各异、文体有别,但却在艺术表现方面有着相似之处。其一,在语言的铸造上都追求炼字炼句,必新必奇。其二,在色彩的运用上都好以浓墨重彩之笔抒写人生和悲情。其三,在作品的意境美感方面都呈现出奇谲诞幻、哀艳冷隽的特色。对二者艺术风格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李贺诗歌的深远影响、吴文英创作的艺术渊源,以及诗与词的流变。  相似文献   

12.
选题之艺术与艺术之选题,是监狱学理论研究辩证思维的同一方面,是指作者将题怎样选好之技巧来撰写监狱学论文,以独特地表达其思想观点与其学术主旨的一种思维之法。选题新颖,则论文出新:选题得法,则论文得法;选题出色,则论文出彩,才能开启监狱学理论研究之门的“金钥匙”,才能写出思想有深度、理论有前瞻、观点有创新、风格有吸引和文风有新鲜的出彩论文。  相似文献   

13.
傩面具是民间工艺美术之一,是人类文明早期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内涵和造型特征。在此,从德江傩堂戏面具的造型原型进行考察,通过挖掘傩面具的视觉艺术信息,进而归纳总结傩面具造型的艺术特征以及其艺术造型所体现的人民审美情趣,从而揭示傩堂戏面具造型艺术中蕴含的人类初始审美力量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刘熙载对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质和艺术本源从多方面进行了颇具新意的评点.刘熙载的思想根基是古典的,评点方法是传统的,但他在古典中有创意,于传统中有新变.与以往对杜诗的评价相比,他以审美的眼光看待杜诗,其评点是在"胸中具有炉锤"、熔铸百家之后的审美观照,亮点聚焦,因之更具独特的美学蕴涵.  相似文献   

15.
张文勋 《思想战线》2001,27(3):58-60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性转换,并不是要西化,绝不能离开民族特色这个根,而是要在古代文论与现代文论的融通中实现转换,比如言志抒情理论的延伸与转换、意境理论的发展与运用、文艺社会功能的拓展及其特殊性、神思妙悟式艺术思维的肯定等.  相似文献   

16.
宋晓蓝 《思想战线》2001,27(6):95-97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交流,使民族文艺受到了严峻挑战,同时获得了创新发展的机遇.在开放性文化视野中,根植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文艺创新必须具有世界性、开放性、继承性,并保持鲜明的民族性.同时,应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不断出新作、出精品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向世界展示中国文艺建设的成果.只有创作主体具备爱国主义、求实、拼搏的精神和创新意识、超越意识,文艺的创新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描述了北京城市夜景照明的现状,提出了北京城市夜景照明总体规划的基本框架。北京城市夜景照明的目标是逐步建成具有较高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具有明显北京特点的世界一流城市夜景照明体系。  相似文献   

18.
侗歌是当代走向世界的传统民间音乐 ,这种传统文化焕发异彩 ,与现代文化并存的辉煌局面 ,并不仅仅在于它独特的艺术形式 ,侗歌丰富的精神文明内涵对侗族人民的滋养 ,才是这种文化代代相传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新教材编入了大量的诗歌,学生对诗歌的意蕴欣赏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实践和摸索,形成了自己对高中古诗词独特的教学模式,即教学的六个步骤--释标题、知人论世、分类别、赏意象、品意境和评技巧.  相似文献   

20.
古风 《思想战线》2001,27(6):63-66
意境与当代审美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近代学者梁启超和王国维的努力,完成了意境由近代向现代的转换,进而成为当代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当代美学体系的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意境在当代审美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对于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传统美学资源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