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单独二孩"政策依法启动实施。当时,因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了三十多年,许多人担心"单独二孩"会使我国人口增长会出现骤然高峰期。国家卫生计生委预测政策调整后的一段时期,出生人口将会适当增长。2015年全国总人口在13.8亿人以内,不会超过13.9亿人的"十二五"规划控制目标,也不会突破国家人口发展远景规划目标。同时,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也表示,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可为今后进一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逐步实现城乡、区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时代基本上执行人口自由增长政策,一方面,人口快速增长,带来了劳动力的快速增加与社会财富的增长;但另一方面,人口的过快增长稀释了人均社会财富,也带来了资源、环境和就业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因此,进入邓小平时代,中国实行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生育政策。这一方面减少了中国增加的人口;另一方面,通过改革开放以及人口红利等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实际上是在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嵌入了新马尔萨斯主义。中国沿着同时减小分母和增加了分子的第三条途径实现了人均GDP的快速增长。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控制人口增长政策的实行,中国人口结构出现少子化和老龄化两大主要问题,继2013年的"单独二孩"的人口政策之后,2015年实行普遍二孩的人口政策。这是中国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必要人口政策的调整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说起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天下第一难事"。面对人口增长失控的状况,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国政府提出了"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在随后一段时期内,计划生育以政策为主导即依靠政策推动。从80年代初开始,省级人大相继制定地方性法规,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以地方性立法为主导,法规与政策相辅相成的阶段。2001年I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随后,国务院又颁布了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省级人大也相继修订相关地方性法规。至此,我国初步建立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4.
张翼 《半月谈》2004,(22):47-49
我国现行人口政策取得巨大成效:一方面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使我国人口到2004年年初才达到13亿左右,将达到13亿的时间推迟了整整5年;另外一方面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不可或缺的人口优势,  相似文献   

5.
1973年起我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而后独生子女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的具体政策相继出台并全面实施至今的30年内,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发生了大幅度下降,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人口政策的动态调整,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变化。人口政策从"一对夫妇一个孩子"到"全面二孩"的转变,表明了我国人口发展观已经从视人口为经济增长的拖累,严格控制增长,逐步转向人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适当可控的人口增长模式。然而,上述人口政策的转变仅仅是近5年内完成的,"全面二孩"制度短期内能否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文章通过对人口制度转型的演化分析,强调旧制度的功能性锁定、人们的生育偏好降低、认知模式趋于稳定、演化博弈策略均衡,对夫妇生育选择的影响。对"全面二孩"生育政策提出如下建议,重塑生育制度结构;创造与生育制度相适应的社会环境;加强人们生育认知模式引导;注重制度实施后的动态跟踪,并不断修正。  相似文献   

7.
戴宜生 《公安研究》2000,(2):54-56,53
文章从经济增长、人口结构改变、司法、警务政策调整等方面描述分析了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犯罪情况的变化;从犯罪行为描述、成因分析、预防措施改进等方面介绍了西方国家犯罪学研究的发展和目前的困惑。  相似文献   

8.
矫正农民生育观念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到1989年40年间,黔东南州的总人口由170.64万增加到362.95万,增长了127%,大大高于全国105,9%和全省124%的增长幅度。农业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比重高达91.5%,黔东南州人口的过快增长,主要是农村人口的增长过快。这其中的原因,固然既有党的民族政策的落实,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等因素,又有多数农民生育观念封建陈旧的消积因素,而后者则是直接因素或关键。研究黔东南农民的生育观念,是为了引导他们逐步树立起正确的、科学的生育观,转变他们的生育行为,从而解决好农村人口过猛增长状况,使人口增长与物质生产的比例相适应。  相似文献   

9.
世界各国共识:制订人口政策具合法性 20世纪之前,资本主义国家因工业化的刺激人口激增,转移过剩人口的方式是强制的政治性移民, 人口的数量增长并没有成为关注的问题。直到20世纪40年代之前,发达国家认为人口问题主要是增长缓  相似文献   

10.
美国是全世界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回顾美国建国后短短200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其经济发展的轨迹:通过西部大开发,造就了一大批农场主,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基本完成工业化进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在美国兴起,美国经济强劲增长,进入历史上少有的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时期。数据显示:美国2.68亿人口中,城市人口占80%以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口增长会造成世界粮食危机吗[日]若林敬子1995年2月15日,中国大陆的人口达到了12亿,占了全世界总人口数57亿的21.4%。尽管如此,中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仍然说:由于70年代(1973年)起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人口的增加数减少了3亿...  相似文献   

12.
朱金莉 《当代广西》2007,(10):12-13
在计划生育政策推行30年后,在我国人口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向现阶段的“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之后,我国人口发展再次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农村劳力的隐性失业问题相当严重,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建议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控制人口基数。我国正处在高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人口转型阶段,人口规模庞大而且增长迅速。到2000年,我国人口比1980年增长了3亿左右。今后十年,在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下,人口仍将增加近2亿。继续增长的人口是经济发展的重大约束条件。古人曰:“一夫不  相似文献   

14.
人口控制是消解人口危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可持续发展向当代人生存伦理提出的更高要求.世界各国都根据自己的国情和人口价值观,制定了相应的人口控制政策.本文通过对人口控制政策的多样性及其引发的伦理问题,以及中国人口控制的政策、实践及环境伦理原则的探讨,阐明了坚持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这一基本国策,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保护生态环境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长子中 《中国发展》2009,9(4):20-25
当前中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其实是一种压缩型人口政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计划生育本身作用的发挥,人口增长面临严重下滑趋势,不利于中国可持续发展,亟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方针,使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抑制,减轻了环境、资源对经济建设的压力,有利于今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但这个方针的核心内容“独生子女”政策经过多年实践,其负  相似文献   

17.
当前,特朗普政府采用强硬的单边手段,推行"美国优先"的贸易政策,反映了美国对自身经济发展的焦虑。美国焦虑的主要原因在于财富分配不均日益严重、核心领域竞争力逐渐下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新竞争、经济长期增长动力不足,从而使其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  相似文献   

18.
试析少数民族人口过快增长问题联研在我国少数民族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人口政策,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于提高少数民族人口质量,改善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促进少数民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及战略意义。笔者就这一问题谈些认识。一在...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熙保  尹娟 《理论月刊》2005,(11):68-74
本文从概述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出发,用简单的人口增长模型论证了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阐述了其衍变过程;并从人口增长速度降低、占世界人口比重逐渐下降和人口转变乘数变小这三个角度对计划生育政策所取得的效果进行了评估。但是正如没有任何一项政策是十全十美的一样,中国在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由于城乡之间政策本身、推行力度、经济水平以及生育观念的差异,我国乡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要高于城市,这导致我国人口发展存在着潜在的逆淘汰倾向。计划生育政策将我国的出生率在短期内强制性地压了下来,这种迅速的人口转变导致了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到来。与此同时,出生婴儿性别比例失调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最后,本文提出了应放松一胎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22年1月1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一组数据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1062万人,死亡人口首次达到千万级,人口净增长48万,自然增长率为0.34‰。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这组数据表明:我国正处于从人口正增长向人口负增长的转换时期。2022年,我国人口能否避免负增长?“三孩政策”的实施成效备受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