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公民治理理论虽源于西方国家,但以公民为中心的制度设计理念与我国基层的村(居)民自治都是基于人民主权理论,因此公民治理的精神应运用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以人民主权为政治权力合法性唯一来源的现代国家所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治理,即党组织领导下的村(居)民自治,就是人民群众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权利,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自治活动中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2.
正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大力推进智慧化基层社会治理改革,通过"一体指挥、一网统管、一格共治、一码通办、一号通服",探索一条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智慧化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一、通过一体指挥,构建区、镇(街道)、村(居)、网格协同工作体系。以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重点,以生态网格为底座,组建区、镇(街道)、村(居)三级社会治理机构,建立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批示,着眼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以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厚植发展优势,首都超大城市基层治理取得了新进步、实现了新突破。一、持续巩固夯实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一是做实党领导基层治理的制度。固化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居)民委员会主任制度,全面推行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制度,  相似文献   

4.
转制社区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社区形态,对城乡基层党建提出了新要求。缘于多方面的主客观因素,转制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地位被弱化,确定社区党组织对村(居)民自治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等共建主体之领导核心地位是必然要求。凸显转制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及其功能的现实依据,重点在于构建完善组织建设、工作方法、运行制度、激励考核、领导方式等方面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来,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围绕"健全村务监督机制,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主题,建立和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形成了村党组织领导下组织健全、责权明晰、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基层监督缺位问题,从源头上遏制了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规范了村干部权力运行,保障了村民群众合法权益和村集体利益,提高了村务监督工作整体效能,推动了乡村治理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为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一、优化顶层设计,推动科学运行。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完善了基层群众自治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村庄面临着形式化治理的困境。基于关中X村的考察表明:加强村民自治建设,提升乡村社会与基层政权、国家治权之间的协调能力,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协商共治,是破解基层治理困境的有效路径。小组自治是村民自治的重要形式,具备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和拥有比较完善的主体和治权,使得村民自治能够正常运行。在X村,村民小组具有自治主体性,行政与自治各得其所,国家与社会相互依赖,村庄实现了"双轨治理",有效破解了基层治理困境。国家需要给村民小组提供必要的自治空间,使其更好地将群众组织起来,并以资源输入为契机,实现国家治理与群众路线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慈溪市逍林镇党委探索实施“先锋户联”行动,通过加强网格支部建设、党员联户制度、党员联户促廉、党员积分制等基础工作,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有效联系服务群众,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走出一条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村)民自治良性互动的新路。  相似文献   

8.
正自治区民政厅最近公布了2019年星级村(居)民委员会评定结果,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平安镇桥头村、北洞源村和西岭镇杨溪村荣获"五星级村民委员会"荣誉称号。这是自治区首次开展此项星级评定工作,恭城共计16个村获评星级殊荣,数量在桂林市十一县六城区中首屈一指。近年来,恭城在推动村(居)民委员会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维护村(居)民合法权益、提升村(居)民委员会服务能力、推进新时代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基础上有了长足的发展。笔者先后走进桥头村、北洞源村、杨溪村,探寻这3个五星级村基层治理工作的亮点经验。  相似文献   

9.
在"乡政村治"和"街政居治"体制下,基层政府及其派出机关与群众自治组织间互动关系的失衡,以及由此导致的村(居)委会"附属行政化"、"过度自治化"或"被边缘化"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国基层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和村(居)民自治制度的有效运转。针对这一难题,广东省自2015年开展了旨在理顺二者关系的"镇(街)和职能部门与村(居)委会双向考核制度"试点工作。作为试点单位,增城区通过建立村(居)公共服务站、梳理镇(街)和职能部门与村(居)委会双方责任清单、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以及制定双向考核办法等举措,为基层政府行政与村(居)民自治关系困境的破解,以及二者良性互动格局的构建,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也遇到了改革对象内生动力不足,权力边界与职责范围难以清晰界分,考核结果难以被合理应用等问题。相关经验与问题表明,要想通过建立双向考核制度构建政府依法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间的良性互动格局,既要注意制度间的协调配合,防止单兵突进,又要着力破解制度创新进程中的法律障碍,还需要细化双向考核结果的应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长期以来,某些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服务机构乃至市场主体要求居民群众到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开具"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使广大居民群众和居(村)民委员会不胜其扰,严重影响了居民群众顺利办事、顺畅创业,损伤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给居(村)民委员会增加了大量无谓  相似文献   

11.
村(居)民自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基层妇女参与基层民主政治特别是决策与管理的重要途径;推动基层妇女参与村(居)决策与管理是保障妇女权益的重要工作。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基层广大妇女在村(居)民自治中的作用,是深化村(居)民自治实践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基层党组织是联系党和群众的纽带,担负着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在基层治理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提升基层治理效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因此,新时代推动基层治理进一步发展,要构筑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现代化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乡村治理时期会对不同的治理主体产生特定的结构性需求。在乡村治理步入现代化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显现出其巨大的基层治理优势。随着乡村事务逐步被纳入体制,基层治理同时遭遇行政内卷、自治乏力,以及行政与自治互为负担的困境。乡村治理亟需一个强有力的治理主体发挥组织村庄社会和回应村民需求的功能。基层党组织因其内含的组织性和政治性制度潜力,可以回应乡村治理实践要求,发挥精英重构与组织赋权、分类治理与分层动员以及政治引领与主动回应的作用。其弥合行政与自治裂缝、达至上下治理耦合的过程,也是在不同治理维度上将自身型塑为新时期乡村治理主体的过程。基层党组织借助其实现体系效应和国家力量在场的优势,获得了不可或缺的主体性地位。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时期,基层党组织将获得更大的治理效能释放空间。  相似文献   

14.
张德笔 《创造》2003,(5):26-27
村民委员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形式之一,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举。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有利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好的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下,社区党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基层社会中的力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社区党组织的功能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以社区居民自治为目标的社区治理中,首先要对社区党组织的功能进行科学的定位,明确其在社区中的政治领导、价值引导和利益协调的重要功能,才能科学地规范社区党组织在基层社区建设中的行动方式,进而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党组织的重要作用,实现社区的自治。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实行村民自治,是与联产承包责任制相伴随的一项重大政治改革,是宪法规定的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形式。在村民自治条件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与作用,关系到村民自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在农村基础的巩固。在纪念建党八十周年的时候认真研究这个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与作用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村民自治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自治制”思想在我国的创造性实践,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和支持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重要组织…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近年来,河池市凤山县把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屯级党建工作,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形成"党领群治共建共享"的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有力推动了全县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是我国农村现实的需要,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有助于充分发扬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在建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中,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办事和尊重群众等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创新活动方式,推进村级党组织建设,健全村民自治组织,进行制度创新及提高村民政治法律素质等。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围绕“完善村民自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的目标要求,探索实行强化村党组织的领导权、规范村代会的决定权、落实村委会的执行权和保障农民群众的监督权为主要内容的“四权”村级民主治理新模式,建立起了权责明确、决策民主、监督有力、运作规范的村级工作运行机制,把党的领导过程,变成凝聚民心、实现民意、服务民生的过程,实现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有机对接。  相似文献   

20.
<正>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共同体。社区工作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其保障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定祥和生活的重要性不可小视。特别是在新疆这个多民族地区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提高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和服务能力,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