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取向的总和,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方面的方针和原则。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实践经验,吸取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
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治的功能、作用、实施等方面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信念和观念的总和,是社会主义法洽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反映,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这一理念将现代法治理念与中国特色结合在一起,既反映了法治发展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特殊需求,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以及和谐社会构建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论述。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于更好地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它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南,对做好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国的法治是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法治必须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必须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自觉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人大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它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政法工作实践要求的具体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个开放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用法治理念指导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把树立和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全面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突出重点,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7.
王柯 《人大建设》2008,(12):44-45
深刻理解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用科学、先进、正确的法治理念指导工作,对于确保检察队伍的政治本色,推动检察工作健康深入开展具有深远意义。检察机关应深刻理解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坚持以这一理念指导检察实践,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8.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建设“法治浙江”,必须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们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实践经验,吸收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念,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针。我…  相似文献   

9.
最近,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针,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人大论坛》2014,(11):5-5
“法者,治之端也。”今日中国,法治正在成为国家治理理念、社会共同信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1.
柯卫 《岭南学刊》2009,(1):48-51
人的现代化与社会法治现代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互为前提和基础,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的本质就是人的现代化,所以必须在人的现代化之中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重大创新,本文通过揭示现阶段社会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完政条件下政府从本身的角度如何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13.
政党文化对国家与社会的引领和导向功能,决定了执政党文化对于国家和社会法制文化的统领作用。因此,要使我们党成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构建者、推动者和领导者,就必须要以执政党文化的自觉机制促进法治的形成;以执政党文化的社会性机制弥补法治的功能盲区;以执政党的核心文化影响法治文化的价值倾向;以执政党的义务文化导向法治的权利文化;以执政党的精英文化领导法治的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依据、基本内涵、本质要求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在政法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深化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我国现有的社会维稳模式已难应对复杂的社会形势,改革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加快法治公民社会的建设已成社会发展的必然。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要实现社会管理从行政主导向法治主导的转变。其实现的路径应包括建立法治的有限政府、健全社会组织的法律制度、加强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加强虚拟社会建设管理创新、发挥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6.
应急行政行为主要包括应急抽象行政行为和应急具体行政行为,它以突发事件为前提,以应对突发事件为目标,具有自身特有的属性。为了维护法治原则和公民权利的安全,应急行政行为的实施必须遵循合法原则、比例原则、可救济原则;必须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以防止应急行政行为的滥用。  相似文献   

17.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当前,由于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四川在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必须树立广大公务员的依法行政意识,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整合政府解决纠纷机制,健全行政法律责任追究制度,建设法治政府,构建和谐四川.  相似文献   

18.
从近500名厅级和县处级领导干部的问卷调查看,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和居民的关系仍有各种不同的答案.一些领导干部把自己视为"父母官",虽有爱民的含义,但却不能科学反映现代民主社会的政民关系,更不能全面反映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政民关系.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公安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公安工作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高素质公安队伍的客观需要。当前,在公安工作中应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大局观念,牢固树立严格、文明、公正、效能、公开的执法思想,切实提高法律素养,自觉接受法律监督,从而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在处理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历来有国家优位论和社会优位论两种截然相反的理念。社会优位理念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理念,要树立这一理念,应当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是形成权力制约的观念,二是形成权利至上的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