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淑琴 《求索》2008,(7):55-57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主张维新救国的重要启蒙思想家,从文本考察的角度看,《时务报》刊发的梁启超的维新主张反映了近代中国面对民族危机而做出的强烈反映和路径选择。梁启超的维新思想深为中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又不受拘泥。他以“公理”观论述维新的合理性,这是认识和思维上的一种提升;同时梁启超认为维新的核心在变革政治制度,这与之前的洋务思想从物质器皿层面改革的思路已经大为进步;更重要的,梁启超主张“开民智”、“育人才”。注重“民”的作用和价值,显示出他的政治文明远见。这奠定了梁启超不朽的思想文化地位与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雅荣  费建中 《前沿》2001,(12):113-116
郭嵩焘是中国近代第一代驻外公使 ,以宣传洋务和出使英伦并提出最早的维新思想闻名。他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对夷患及夷患的解决就提出独到见解。他的洋务观比洋务派的观点激进而深刻 ,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维新运动史上,湖南无疑是维新变法的主要阵地。以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皮锡瑞、樊锥等为代表的湘学人物向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宣战,掀起了全面学习西方的高潮。与此同时,湖南守旧士绅也从政治上和思想上对变法进行了联合扼杀,导致了维新变法的失败,也促成了中国历史由维新向革命转变。  相似文献   

4.
刘兴豪 《求索》2010,(10):238-240
《万国公报》对办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报刊功能的认识,启发了维新派投身报业的热情,同时它对维新思想的宣扬激发了维新派投身变革事业的热忱,鼓吹要在中国实行变法、推行新政的言论,在中国产生了非常广泛的社会政治影响,对维新思想的萌芽起了一定的作用,为维新派变革主张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为维新运动的开启起了舆论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1月17日,浙江温岭市拉开了今年预算民主恳谈的序幕。1989年,巴西劳工党在阿雷格里港首次进行了参与式预算的实践。虽然巴西经验到上世纪90年代末才引入中国,但中国农村此类实践从90年代早期就开始了,当时不叫“参与式预算”而叫“村务公开”或“村务民主管理”。  相似文献   

6.
在近代维新运动史上,湖南无疑是维新变法的主要阵地。以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皮锡瑞、樊锥等为代表的湘学人物向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宣战,掀起了全面学习西方的高潮。与此同时,湖南守旧士绅也从政治上和思想上对变法进行了联合扼杀,导致了维新变法的失败,也促成了中国历史由维新向革命转变。  相似文献   

7.
戊戌变法时期,湖南有一批知名的维新人士在巡抚陈宝箴支持下,积极开展变法活动,他们设学堂,开学会,办报刊,举行各项新政,很为突出。湖南的维新变法值得探讨。一湖南的维新运动发端于1895年谭嗣同、唐才常在浏阳兴办算学馆。它的高潮是在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事变后出现的。这正是帝国主义横行无忌,纷纷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年代。当时英国驻汉口领事援引清政府颁布的《内港航行章程》,要挟开辟岳州为商埠,意在打开湖南的门户。这一件事在社会各阶层中引起了极大震动,“外夷以湖南为射之鹄,不知何为乐土?”地方官吏和维新人士普遍存在危机到来的紧迫感,广大贫苦群众  相似文献   

8.
恽代英同志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在青年时代,他就阅读了许多中外哲学名著,撰写了不少宣传近代唯物主义思想和切中社会时弊的哲学论文,力求把哲学研究同改造社会和中国革命紧密结合起来.在恽代英的早斯哲学思想中,认识论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于破除当时各种妨碍人们认识发展的障碍,鼓励人们解放思想,研究和接受新事物起了重大作用.本文仅对恽代英的早期认识论思想作一点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当代水彩画印象老迪水彩画艺术传人中国大约是在本世纪初,早期的发展较多地受到英国传统水彩画的影响,经过先辈画家们的辛勤耕耘,到了四五十年代,中国水彩画开始初具规模,在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上海,形成了最早的水彩画家群体,老一辈水彩画家如张充仁、张眉荪、...  相似文献   

10.
於世海  何叙 《求索》2011,(11):171-173
梁启超作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开拓者,对中国法学做出了杰出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的法学思想是中国法制迈向现代化的明镜,给人以深刻启迪。作为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之一,梁启超是中国最早较为系统接受和介绍欧美近代法学思想的人,其法学思想和实践也是伴随维新运动而展开的。梁启超教育法学开启了近代中国之“新民”教育,为国民思想之开化和近代中国女子教育之立法点亮了启蒙之灯,其体育法学思想更是为近代中国国民性之重建做出了重大历史性贡献。梁启超从不同角度阐述并提出了诸多教育法学思想,成为当代中国教育法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渊源。  相似文献   

11.
刘刚 《湖北社会科学》2012,(10):122-124
孙中山作为我国20世纪重要的历史伟人,针对中国当时的国情,提出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利用外资等主张,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现代化财政思想特征。孙中山财政思想具有先进性与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和局限,其思想对中国现代财政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民报》作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从创刊之日起就开始有意识地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前后共发表过30余篇译介社会主义的文章,主要承担起了社会主义思想早期传入中国的引介工作。虽然《民报》的译介并未让社会主义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但无疑推动了20世纪初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早期传入的历史进程。探析《民报》译介社会主义的主要原因、基本内容、历史作用与局限,有助于廓清社会主义思想早期传入中国的历史脉络,为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史研究和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提供案例素材和历史启迪。  相似文献   

13.
中国早期启蒙思想说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早期的启蒙思想开始于16、17世纪之间,即从明朝嘉靖(1522——1566)到万历(1573—1619)年间,也就是中国历史上资本主义刚刚开始萌芽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启蒙思想家把这一时代叫作“天崩地解”(黄宗羲语)的时代。在这样的历史时代,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的思想家、他们祛蔽发蒙,以六经之理开启生面,从而在封建社会内部树起了早期思想启蒙的大旗。首先,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把斗争的矛头对准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程朱理学。程朱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借助于程朱理学的“存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50年代初期贵州省惠水高摆苗族的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习俗作了较详细的实地调查,为人们了解当时贵州少数民族社会状况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之史的考察──从民族意识到民族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随着华夏中心论的破灭而逐渐形成的 ,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 ,早期维新者吸收西方的国家主权和国家平等理论 ,民族意识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早的体现。在甲午战争的刺激下 ,民族主义正式形成。维新人士希望通过吸收西方的自由平等民权思想资源 ,把传统的君主专制中国塑造成现代型的民族国家。国家局势的进一步恶化 ,国人对满清政权的失望也日益加深 ,各方人士从自身的学术素养和政治立场出发 ,各自提出不同的民族主义主张  相似文献   

16.
张利民 《传承》2010,(36):78-79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兴起了洋务运动,它以自强、求富、制内、御侮为目的,对当时及以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史学界对其评价却是褒贬不一,尤其是在制内、御侮两方面,学术界大多认为是真制内假御侮。事实上,从当时统治阶级思想、办洋务运动的目的以及洋务运动所起到的作用等方面分析,洋务运动有很强的御侮性,并在某些时候还占据着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田伟  张金荣 《传承》2009,(18):166-168
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自觉利用报刊的功用,使其成为推进维新改革运动的有力工具,在思想启蒙、倡导民权和配合新政的举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黄遵宪是维新报刊中影响最大的《时务报》的重要发起人,与湖南《湘学报》《湘报》的创办也密切相关,他的办报实践与思想在维新启蒙运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自觉利用报刊的功用,使其成为推进维新改革运动的有力工具,在思想启蒙、倡导民权和配合新政的举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黄遵宪是维新报刊中影响最大的<时务报>的重要发起人,与湖南<湘学报><湘报>的创办也密切相关,他的办报实践与思想在维新启蒙运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五十年代对胡适的统战工作沈卫威50年代,共产党高层领导人在发动批判胡适思想的同时,也没有完全放弃对胡的争取。这和抗战胜利时,毛泽东通过董必武、傅斯年争取胡适道义和精神上支持的情形完全不同了。当时毛泽东与共产党人处于弱势,是希望得到胡适作为一种力量的支...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中美关系逐渐解冻,开启了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体系层次和个人层次的因素分析该理解该进程的有效方法。当时的国际大环境,特别是苏联的威胁,是决定中美走向缓和的决定性因素。毛泽东作为中国的最高领袖,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对国际形势的认知判断和战略思考,是中美能够迅速摒弃前嫌、实现缓和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