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祖先直立行走又一说从四肢爬行到直立行走,是从古猿转变到人所迈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一步。人类祖先究竟为什么采用直立行走?英国利物浦工业大学生物地球学系系主任彼得·惠勒认为:因为当初人类祖先发现,直立行走方式更为凉快。在大约400万年前的非洲大草原上,人类祖先发现了直立行走时直接暴露给太阳照射的皮肤少,从而使较凉爽的空气更自由地在整个身上循环。以往的学者认为,人类向两足状态进化,是因为可使人类便于在高深的草丛中搜索东西,或者使双手自由地携抱孩子和挥动工具。而惠勒的观点则集中在当时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左春和 《乡音》2014,(4):44-44
行走于龙蛇之间 庄子和他的弟子在山中行走,走到一条河边时见有一棵大树,直径足有百尺之粗,千丈之高,叶繁枝茂,直指云霄。树下停着许多车马在此休息。庄子便上前问一木匠:“为什么没有伐下这棵树盖房子呢?怎么让他长了这么大?”木匠说:“这样的树一点儿用也没有,用其做船马上沉水,用其盖房,很快虫蛀.正是因为毫无用途,才长了这么大岁数啊!”  相似文献   

3.
于晨 《创造》2009,(6):47-48
清代,官不是做得很大却为后世执政者留下大量警策之言的郑板桥,有一首诗脍炙人口:“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由此,一枝一叶总关情,便成了从政者必须体察民情、体恤民困的格言。前不久到昆明市东川区铜都镇调研,真切感受到作为一级政府是如何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忧民之心去赢得广大群众的认同的。  相似文献   

4.
年轮     
那棵长在祖先墓前的古松,已有四百年的历史。栽这棵树的人,早已化为仙云神雾了。可大树却风光美丽了几个世纪。它高大无双,丈量其粗,需四人合抱。似浓云绿盖的树荫,遮了足有三分地。村里不管年老年少的,闲了都爱凑堆儿在古松的树荫下,或蹲,或坐,或躺,或卧,你谈...  相似文献   

5.
刘邦的人才管理历来为人所称颂,难能可贵的是,他不避讳手下的人比自己强。刘邦取得天下以后,一次问功臣、将相们:“我和项羽争夺天下,为什么最后天下是我的?”刘邦听完各人的回答后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赏,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这三个人是当今天下的人杰,可是这三个人都能为我所用,所以我能够夺取天下。项羽呢?只有一个范增,而不能用,所以他丢掉了天下。”  相似文献   

6.
赶路要紧     
常常想起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行路的人,背上背了一只碗,走着走着,碗掉了,碎了。可行走的人头也不回继续向前走着。路人疑惑地问:“自已的碗掉了,为什么不理会呢?”行走的人这样回答:“碎了,拣起来又有什么用。赶路要紧!”  相似文献   

7.
父亲这棵树     
杨惠兰 《创造》2012,(6):67-68
小时候,我一想起爸爸,就感到很委屈。记得上小学时,有一天,老师教给我一首好听的歌:“爸爸是一棵大树,妈妈是一棵大树。我们是快乐的小鸟,在两棵大树间飞来飞去。”回到家,我背诵给姐姐听,背着,背着,我们姐妹俩就哭了。为什么哭呢?因为我们很少见到当时担任保山地委副书记的爸爸。记得我3岁多的时候,爸爸回家来看望我们,妈妈让我叫“爸爸”,我却害怕得直往妈妈身后躲。  相似文献   

8.
齐正妍 《政策》2003,(7):10-11
九棵松,蕲春县一个普通村落二十多年前,贫困的幽灵还在这里游荡。如今,九棵松发生了惊人巨变: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大道四通八达,一栋栋别墅并排比肩,昔日的破旧村落变成了村庄都市,“泥巴腿子”当上了产业工人。2002年,全村实现社会  相似文献   

9.
佐人 《现代领导》2008,(10):33-33
宋代的邵伯温写的《邵氏闻见录》中有一段谈到司马光,司马光曾问康节道:“某,何如人?”答曰:“君实(司马光的号)脚踏实地人也。”后来宋朝有个宝谟阁学士刘甲,也常对人说:“吾无他长,唯脚踏实地。”由此看来,古人是把脚踏实地看做一条事业成功的很重要的长处。  相似文献   

10.
漫画     
刘赤洲 《辽宁人大》2007,(12):47-47
作家史铁生在书中写道:“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舒服。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不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的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任何灾难前面都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  相似文献   

11.
我遇到的外国警察张一弓1.在墨西哥我保存着一张照片,是1985年9月在墨西哥街头与一位年轻警察的合影。他矮墩墩的身材,穿黑色警服,胳膊搭在我的肩上,面庞映着热带的阳光,笑着,像一个憨厚的乡下人,背景是参差错落的楼房和一株高大的棕榈树。我就是在那棵棕榈...  相似文献   

12.
赵书 《北京观察》2011,(9):54-56
歌谣是人民的心声。《尚书.舜典》说:“诗言志,歌永言”。歌,是代表民情民意的。北京的歌谣又叫“京师谣”,自古以来是以针砭时弊的时政歌闻名。北京人有一种侠肝赤胆正义心,只要遇到不平事,总要用民歌讽刺一番,遇到了天下大事,也总要评论一番。北京是封建王朝的大本营,在推翻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制度的辛亥革命运动中,北京人民是如何心态呢?  相似文献   

13.
杜烨 《今日上海》2012,(4):34-37
中国东部海岸线似一张拉满的巨弓,长江犹如弓上的利箭,而位于崇明最东部,海岸线和长江交汇点的陈家镇则如蓄势待发的箭头,直指辽阔无边的太平洋。上海长江隧桥建成通车后,崇明的生存状态就此改变,从此投入南岸大都市的怀抱,而位于“箭头”位置的陈家镇更是前景可期。  相似文献   

14.
赛装节的彩     
千里彝山,节日众多。细细地沉思彝山的民族节日,我最偏爱的是火把节的光,三月会的舞,赛装节的彩,插花节的歌,牡丹会的花。在神奇美丽的彝山,几乎月月有节,天天有歌,它们把彝山烧得通红,红似朵朵马缨,吸引着省内外的游客涌向彝州。不是吗?  相似文献   

15.
一位朋友曾说起这样一件事:她有次在美国中部一小镇行走,突然一辆车在身边停下来了,陌生的司机问她:“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她刚开始没反应过来,为什么就需要帮助了,后来才恍然大悟,这里的美国人都以车代步,行人就跟外星人一样稀少。  相似文献   

16.
蒙昧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对万事万物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和广泛,也就是说,我们离“无所不知”是越来越近了。这是很值得人骄傲的——很久很久以前,人怕狼,一听说狼来了就落荒而逃,只恨上帝少给造了两条腿;而有一天情况发生了变化,狼怕人了;再有一天,人要为狼划地为牢提供庇护,因为狼在人的围剿中已丧失了物种存活的可能。   这一切是从人的直立行走和会使用工具开始的;历史证明,人的强大应该拜科学所赐。   所以我们要:学科学、爱科学。   但神话和谎言还大有市场;更可怕的是,它们甚至是以“科学”的名义出现。市场上有大量…  相似文献   

17.
放牛娃     
史可:我的双耳仿佛有了自己的思想,正挣扎着想要感受来自自然的声音,我身边的牛儿张着嘴,我猜它正用它自己的语言唱着最美最动人的歌,却小气得不让我听见。那我呢?我的声音是否也能拼凑出一段欢快的旋律和牛儿的歌声相映成趣?我的声音是否也能引起这世间天地万物的共鸣?我的声音是否也能穿越草原,讲个故事给看着这幅画的你听?我……是否像你一样,也有动人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轻松一刻     
轻松一刻人手?兽乎?父亲时常给姐姐介绍一些未婚男子。一天晚上,他向姐姐描述一个将要来我家作客的男人,想给姐姐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这个小伙子,全好野外活动,喜打猎和在野外露宿,络腮胡子,胸部全是毛;……”“爸爸,他能直立行走吗?”姐姐插嘴问。祖国一将...  相似文献   

19.
一杆民用猎枪洞穿了一位县公安局副局长的脑袋,嫌犯是一位有被劳教.被拘留前科的人,仇杀?受雇杀人?种种猜测似初春的雾气弥漫在黑龙江省同江市的街头巷尾。  相似文献   

20.
贺龙还蒸钵     
《传承》2013,(4):147-147
红军即将离开湘鄂川省革命委员会所在地塔卧,开赴前线迎接新的战斗。贺龙带着几个干部挨家挨户检查红军执行纪律的情况。走到一家低矮的铺子前,贺龙问旁边一个干部:“这是张老板的家吧!”干部回答:“是的。”贺龙问道:“过年的时候不是借了他十几个蒸钵,还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