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两岸统一人心所向泰璧,马燕萍1993年以来,台湾当局重新调整了对大陆的政策,在“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上开始倒退。他们在经济上推行“南进政策”;在政治上大搞“重返联合国”运动,其目的在于制造两个中国。破坏祖国统一。两岸统一,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任何人和...  相似文献   

2.
潘飞 《两岸关系》2008,(10):18-19
9月19日,第63届联合国大会讨论通过了联大总务委员会关于不将“台湾参与联合国专门机构案”列入本届联大临时议程的决定。这是马英九上台后首次推动的“参与联合国”活动,尽管其主张因违背一个中国原则、《联合国宪章》及联合国专门机构各自章程或组织法而无法为大陆所接受,但在当前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的良好势头下,双方在此议题上较量的激烈程度较陈水扁时期有所降低,该问题也未对当前的两岸协商形成明显冲击。  相似文献   

3.
文婧  王龙云 《台声》2004,(10):40-40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发表的《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3年中国第一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接受国——  相似文献   

4.
倪永杰 《台声》2014,(7):51-52
<正>5月27日,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发表《处理两岸问题五原则》,针对两岸定位建议以"大一中架构"取代"一中架构"。细观"大一中架构",就其方向而言,有为破解两岸政治难题的思考;而就其内容而言,其中不少地方虚化、淡化、弱化了"一中框架",例如其中寻求台湾地区和大陆均享有参加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权利,同时拥有与其他国家建立正常关系的权利。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亟需巩固深化的当前,个人认为,  相似文献   

5.
3月10日至22日,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台湾代表团的代表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京城.他们充分行使人民赋予的参议国是、提案立法的权力,就国计民生大事充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蔡子民代表说,对李鹏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台湾报纸的反映还好.我想谈两个问题:(1)现在两岸处于分离状态,这是中国内战造成的.两岸民间开始接触,正朝着统一方向发展.台湾当局企图“重返联合国”,搞“阶段性两个中国”和“度假外交”,固定两岸分裂分治,在目前国内外条件下,这是徒劳的.(2)不久前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台胞投资保护法》,两岸经贸关  相似文献   

6.
9月16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接受记者采访时,就陈水扁9月15日在民进党举行的游行集会上鼓吹"台独"分裂言论一事,发表了谈话。发言人说,近一时期,陈水扁当局不断采取挑衅行动,推动"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公投"、"以台湾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等"台独"分裂活动,遭到两岸同  相似文献   

7.
曾润梅 《两岸关系》2009,(10):24-25
在本届联大会议上,马英九当局并未依循往例委托“邦交国”提出所谓“参与联合国案”,这是台自1993年推动该案以来的重大策略转变,有利于避免两岸在国际多边领域的正面碰撞,营造两岸和解气氛。但台涉外事务主管部门亦宣称,今后将集中资源与精力务实争取参与对台湾具有重大意义、与岛内民生密切相关的联合国专门机构与重要国际公约,并将国际民航组织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列为优先推动目标。  相似文献   

8.
台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匆庸置疑主权属于中国。这是由历史、地域、经济、文化等原因长期形成,又是中国人民经过近现代多次反殖民主义民族解放斗争,以流血牺牲换来的,并依联合国宪章为国际社会所公认。在两蒋主政台湾省近30年的时间里,两岸政界所存在的争执,主要是政权之争。台当局曾提出“一个中国、两个对等的政治实体”,“一个分治的中国”和“两岸关系以分裂分治为定位”等分裂的主张。但主要强调在治权层面上。然而,近年李登辉、陈水扁抛出“两国论”和“特殊两国论”则将两岸之争上升到主权层面。即李、陈力争在主权内部进行…  相似文献   

9.
十大新闻     
《台声》2017,(2)
<正>1、"两岸一家亲"2016中秋慈善义演在北京举行9月12日晚,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指导,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台声杂志社主办,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两岸一家亲基金承办的"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2016中秋慈善义演晚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两岸的艺术家们共同为两岸同胞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WTO与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WTO下两岸四地实行一定程度的经济一体化安排 ,实现较之于WTO一般成员之间的更紧密经贸关系 ,是经济全球化深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为WTO有条件容许。当前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安排应以政经暂时分离原则、平等互利原则和符合WTO规则原则为前提 ,以超越WTO谈判内容原则为核心  相似文献   

11.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是其国内状况的外延,联合国外交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外交在新中国外交史中的地位有一条清晰的变化脉络,中国对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对抗、合作、相互倚重的过程。本世纪以来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重塑着传统国际关系体系和联合国的地位,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的国内发展和外交战略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联合国外交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在绝对值上进一步上升,但是对比于其他多、双边外交关系有相对值上的下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海峡两岸都有责任加以维护。两岸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合作有两层涵义:一是共同维护中国主权;二是钓鱼岛附近海域资源的合作开发。两岸同胞是一家人,钓鱼岛是两岸民众的共同财产,这是两岸在钓鱼岛问题上合作的根本动力所在。从两岸融合和民族感情的角度来讲,两岸携手合作维护钓鱼岛主权,也是一次加深两岸民众感情、消融两岸隔阂的良好契机。从经济利益上看,两岸携手合作,共同维护钓鱼岛主权,十分有利于两岸经济合作,有利于整体中华民族经济的繁荣发展。两岸在钓鱼岛问题上合作的路径可以是适时成立两岸钓鱼岛事务协调小组,双方成立两岸钓鱼岛共同开发委员会,共同开发利用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的资源等。  相似文献   

13.
何一枫 《政策瞭望》2013,(10):33-35
今年4月15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到海外旅游的人数从2000年的1000万增至2012年的8300万。中国已超越德国和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旅游消费国。原先极少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消费者群体,2012年他们在旅途中花掉了创纪录的1020亿  相似文献   

14.
今年10月,联合国迎来了60周岁生日。联合国成立以来,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进步事业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创建联合国这一重要国际组织中,都发挥了哪些重要的作用?联合国改革的呼声为什么如此之高?中国已经表态,反对为安理会改革人为设定时限,如果强行表决有重大分歧的安理会改革方案,中国将坚定地投反对票。为什么?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联合国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是其国内状况的外延,联合国外交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外交在新中国外交史中的地位有一条清晰的变化脉络,中国对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对抗、合作、相互倚重的过程。本世纪以来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重塑着传统国际关系体系和联合国的地位,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的国内发展和外交战略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联合国外交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在绝对值上进一步上升,但是对比于其他多、双边外交关系有相对值上的下降。  相似文献   

16.
孙冬雪 《两岸关系》2007,(7):F0003-F0003
一次两岸艺术家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一次两岸同胞艺术的沟通与情感的融合,一次两岸中国人求和平、谋发展美好愿景的呼唤与追求……由河  相似文献   

17.
在第十一届台交会的“2007海峡两岸经贸论坛”上,台湾区电电公会理事长许胜雄发表了《两岸企业齐创新,超越汉唐创新高》的主题演讲。  相似文献   

18.
7月初,台湾“陆委会”召开大陆工作会议,会后发表定名为《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的大陆政策白皮书.该白皮书重点在两岸关系中强调国际因素,称两岸处于分裂分治状态,两岸是两个政治实体 等.此前台湾“外交部”已声称今年要争取达到40至50个“建交国”,为今秋参与联合国造声势.白皮书则确立今年的目标要扩大提案国的区域性,不只是中美洲国家,并希望有更多的国家在联大发言支持台湾.台视该白皮书的发表为今年加入联合国的第一个动作.  相似文献   

19.
辛旗 《台声》2000,(6):16-17
自1979年祖国大陆实行和平统一政策以来 ,在海峡两岸各界共同努力和推动下 ,各项交流逐步展开 ,形成相当可观的规模。无论是在经济贸易联系、人员往来、文化体育交流、科技合作 ,还是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双方接触的基础是在一定层面秉持着“中国观念” ,即使两岸敌对状态尚未结束 ,即使对“中国观念”解释上存有分歧。这一“中国观念”决定了两岸政治分歧下特殊的交往模式和一个中国原则。“中国观念”和一个中国原则已经成为两岸尚未统一之下“维持往来的最大中介”和“缓解冲突的最大凭借”。近20年来 ,两岸为扩大交流所采取的一…  相似文献   

20.
"一个中国框架"作为一个中国论述的最新发展,对于"国家未统一前"的两岸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它搁置了两岸的政治分歧,尊重了两岸各自的现行规定,也充分照顾了台湾同胞的感情,为合情合理安排两岸政治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两岸应在"一个中国框架"下开展两岸政治协商谈判,解决台湾同胞关心的"国际参与"以及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等问题,推进两岸关系向更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