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系统的科学理论,与邓小平理论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其自身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新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点是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说是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题的客观依据.那么,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回答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它们之间存在着内部结构关系,其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回答是主题的基础,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回答作为主题的核心内容,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回答构成了主题的目标意义.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经济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系统性地回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原则性问题。习近平经济思想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怎样看""如何办""怎样干""为谁干"的问题,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4.
我们党是一个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党,是一个勇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毛泽东思想科学地回答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邓小平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江泽民同志集中全党智慧,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三个代表"的提出体现了时代的需要,从根本上回答了在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历史任务面前,我们党要把自己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它有自己的基本内涵和理论创新,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指南.  相似文献   

6.
我们党历来都非常重视人生观教育。无论从战争年代,还是到和平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以及邓小平同志都多次强调,“共产党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其目的就是教育人们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特别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更要加强人生观教育。这也是深入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部分。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也是指导我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对事也要对人。对…  相似文献   

7.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光武 《湖湘论坛》2008,21(4):126-12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而且还从本质层面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同时也强调了“社会主义始终代表”,它深刻地揭示了“三个代表”与社会主义的必然联系,创新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境界、新水平。  相似文献   

8.
陈殿林 《传承》2009,(6):36-3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题的客观依据。那么,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回答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它们之间存在着内部结构关系,其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回答是主题的基础,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回答作为主题的核心内容,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回答构成了主题的目标意义。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综合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华,结合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对党的全部历史经验进行重新总结的结果。它正确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根本问题,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王守卫 《政策》2004,(7):28-28
胡锦涛同志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也是指导我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三个代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文化研究中一个重要领域,大众文化(流行文化)与精英文化(高雅文化)的关系问题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近年来出现的众多文化现象也成为这一问题研究的素材。然而这一划分本身在消费时代的合理性还有待探讨,通过回溯源于西方的关于这一问题研究的历史,阐释这一二元划分的思想基础,在消费社会及媒介构建下这种思想基础遭遇的颠覆,进而得出结论:二者的二元划分已经不能成立,由此产生的争论已经没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学,就其"源"而言,我们可以说,先秦诸子之学,是"国学"演变发展的活水源头;与此相对应,先秦以降,儒、道、佛等学派思想的演进,催生出一系列前后相继的学术思潮,如汉初黄老思潮、两汉尊儒思潮、东汉反神学思潮、汉魏道教思潮、魏晋玄学思潮、隋唐佛学思潮、宋明理学思潮,以及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潮等等。这八大思潮,前后相继,奔腾向前,组合成"国学"发展演变的汹涌潮流,构成了"国学"发展的宏伟画面。  相似文献   

13.
何林 《思想战线》2006,32(6):71-75
以二元论、二元对立思维定式为基础的研究视角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甚至会遮蔽和阻碍理解“和谐共存”等文化事象。有别于“二元对立”的“多元统一”思维结构和观念模式不仅是一些民族解释世界、处理内部关系的核心结构,而且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和谐共存”的根源。  相似文献   

14.
韦有多 《桂海论丛》2002,18(1):24-26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领导核心.我们在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过程中,既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更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三个代表"与"以德治国"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一书,始终坚持以实践为出发点和归宿,运用马克思主义正确把握现实的实践,同时科学指导未来的实践。因此,从“三个代表”与实践关系的意义上,包括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两大方面去学习和研究“三个代表”,对于深刻理解和身体力行“三个代表”来说,都将会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思想,对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新闻舆论要始终贴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要始终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齐爱憎,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新闻事业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总体小康水平与全面小康社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21世纪头一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凝聚党心、鼓舞民心的宏伟目标,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延伸和发展。本文就小康社会的概念,当前我国的小康状况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自上世纪20年代、30年代之交"中国社会史论战"以来,中国学界主流逐渐将以官僚政治(大一统的君主集权)和地主经济(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为基本制度的秦至清两千余年的社会冠以"封建",此说广为流行,影响至大至深。厘清"封建"概念,进而为中国"封建社会"定位,就是一项关乎中国史研究大局的无法回避的课题。考之中国古史实际,经历漫长的"氏族社会"之后,殷商、西周形成"宗法封建社会",东周进入由"宗法封建"向"专制帝制"的转换期。秦汉以降,中国长期延续的社会主流,不是已居次要的"封建制",而是由宗法制、地主制、官僚政治综合而成的"皇权社会"。  相似文献   

19.
20.
论"治未犯"——关于"溯源防范"与"不管而管"制度的建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对预防犯罪的研究应理论研究和实务研究并重、东方文化的“心性教化”与西方文化的“行为规制”并重。我国预防犯罪应借鉴中医“治未病”的道理而“治未犯”,即未犯先防、刑后防犯,建立“溯源防范”制度,在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推广源流监控制度,建立“不管而管”制度,即被害人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